林鑫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展ADR监测现状调查
- 目的:调查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ADR)机构开展ADR监测的情况,为国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提供监测中心方面的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5个监测中心ADR监测情况,包括机构...
- 张黎明林鑫詹思延张俊周冰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组织机构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北京医院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本院灯盏细辛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的情况及安全性。方法调查本院193例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男127名,女66名)的病历资料,填写研究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主要诊断、症状、用药剂量及疗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经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平均剂量分别为(39.17±3.73)mL,疗程平均为(8.8±5.2)d,每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1次;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用药前后,WBC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T、AST、BUN、CREA、GLU及H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灯盏细辛注射液使用较合理,按说明书推荐方法使用较安全。
- 纪立伟张亚同林鑫周冰倪倩胡欣孙春华
- 关键词:灯盏细辛安全性
- 986例老年住院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调查986例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住院患者(男620例,女366例)的病历资料,填写调查表。调查表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症状、用药剂量及疗程、实验室检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及药品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4.3±7.5)岁,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平均剂量为(38.2±4.4)ml,平均疗程为(10.8±5.2)d,静脉滴注,1次/d。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1%。用药前后,除血红蛋白及血糖外(t值或口值分别为1226.5,2620.0,均P〈O.05),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或口值分别为122.5、405.0、513。5、996.5、956.5,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按说明书推荐方法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较安全。
- 纪立伟周冰张亚同张俊林鑫倪倩胡欣孙春华
- 关键词:灯盏细辛药品评价
- 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影响的随访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安全应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5月至10月期间接受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475例来自13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纳入随访研究。其中加替沙星组230例,左氧氟沙星组245例。患者的给药剂量均为400 mg/d,静脉滴注,用药时间为7 d。给药前、给药后第4天及停药后测定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停药后高血糖和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加替沙星组高于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13.91%对6.53%和18.70%对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血糖降低的发生率,左氧氟沙星组高于加替沙星组(36.73%对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替沙星组停药后高血糖、血糖升高及降低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2.90%、17.74%及22.58%,非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4.29%、19.05%和2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替沙星可致血糖升高或降低,因此临床使用时应予以注意,并应作血糖水平测定。
- 周冰张俊裴振峨林鑫詹思延
-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血糖
- 加替沙星注射液安全性随访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观察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来自北京市13所医院的1963例使用加替沙星的住院患者和1954例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住院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观察给药前、后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及血糖的变化。结果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28%,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药均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加替沙星组用药后高血糖的发生率(13.92%)高于左氧氟沙星组(6.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对血糖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大,应用时,应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 张俊周冰裴振峨林鑫张黎明
- 关键词:安全性随访研究
- 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的调查
- 2008年
- 目的:调查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现状,为国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及定性访谈方法调查收集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有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监测和科研能力,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结果:共调查53人,收回有效问卷52份,52人平均年龄(35±8)岁,男女比较0.93∶1。高中级职称占53.9%,博士、硕士和学士分别占7.7%,32.7%和51.9%。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计算机、统计学专业学分别占46.1%,21.1%、5.8%、3.8%和1.9%。多数工作人员缺乏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结论: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可适应ADR监测工作的需求。但尚需增加一些公共卫生、统计学以及计算机专门人材,并对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上述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利于开展ADR重点监测工作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
- 林鑫张黎明张俊周冰詹思延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