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刚

作品数:40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幽门螺
  • 8篇教学
  • 7篇幽门螺杆菌
  • 7篇实验教学
  • 7篇螺杆菌
  • 6篇微生物学
  • 5篇阴道
  • 5篇小鼠
  • 4篇细菌
  • 4篇临床微生物
  • 4篇临床微生物学
  • 4篇蜂胶
  • 3篇医学检验专业
  • 3篇假丝酵母
  • 3篇假丝酵母菌
  • 3篇教学改革
  • 3篇白假丝酵母
  • 3篇白假丝酵母菌
  • 2篇大学生
  • 2篇多糖

机构

  • 29篇温州医学院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9篇林刚
  • 22篇杜季梅
  • 8篇周燕
  • 8篇李向阳
  • 7篇姚蔚
  • 7篇李超
  • 7篇曾爱兵
  • 6篇楼永良
  • 6篇刘佳明
  • 6篇刘佳明
  • 4篇徐昌隆
  • 4篇陆少燕
  • 4篇宗素进
  • 3篇周燕
  • 3篇曹建明
  • 3篇周铁丽
  • 2篇方舟溪
  • 2篇吴建波
  • 2篇潘智勇
  • 2篇姜爱英

传媒

  • 9篇中国微生态学...
  • 8篇检验医学教育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高校大学生HBV标志物与ALT检测结果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某高校在校大学生HBV感染与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状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某高校4408名在校大学生(男生1920名,女生2488名)的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法),以及ALT。结果检出HBsAg阳性298人,阳性率为6.76%,其中男生157人,阳性率为8.18%,女生141人,阳性率为5.67%,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抗-HBs阳性3052人,阳性率为69.23%,男生为64.69%,女生为72.75%,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HBe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2.86%、7.69%和19.23%,男生与女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LT结果异常为21人,检出率为0.48%。结论该校大学生HBsAg阳性率低于1992年我国人群HBsAg标化,抗-HBs阳性率较高,但乙肝预防工作尚需完善。
刘启真潘智勇郑晓云曾爱兵林刚李嫱
关键词: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谷丙转氨酶
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鼠胃部菌群改变及病理学变化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蒙古沙鼠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后胃部菌群及病理学变化。方法 5周龄蒙古沙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所有沙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实验组灌喂109CFU/mLH.pylori菌液0.5 mL/只,连续3次。对照组灌喂无菌肉汤。在4、8、16、24和48周处死动物,进行胃部菌群分析和H.pylori分离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沙鼠胃中存在着以乳酸菌为主的正常菌群[(8.43±5.21)×105CFU/g],感染H.pylori后正常菌群数量显著减少;实验组沙鼠H.pylori感染率为100%,第4周可见沙鼠胃组织红肿充血,第8周有炎性细胞浸润,16周和24周出现糜烂,48周见出血、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溃疡。对照组沙鼠无H.pylori定植及组织学病变。结论 H.pylori感染使蒙古沙鼠胃内正常菌群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胃炎和胃溃疡发生。
徐昌隆陆少燕宗素进袁世杰周燕林刚杜季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正常菌群
一种用于胃活检组织标本幽门螺杆菌培养用运送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胃活检组织标本幽门螺杆菌培养用运送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提高粘度、适当提高酸碱度、增加抗杂菌药物,有利于活检组织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存活,延长标本保存时间。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取材后24h...
杜季梅林刚徐昌隆刘佳明
文献传递
提高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初探被引量:8
2008年
该文围绕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而进行积极的尝试。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带教方法、实验课件制作、实验报告的评分及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教学活动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李超林刚周燕姜爱英李向阳
关键词:实验教学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专业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尝试和体会
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学生完成操作技术学习和训练后,按部就班地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们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学生的反应以及实习带...
杜季梅李超李向阳楼永良曾爱兵林刚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化学因素微生物学实验
文献传递
一种植物叶面光亮清洁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叶面清洁剂,主要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各成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8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15份,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盐0.1-1.5份,柠檬酸0.03-0.50份、低级醇0.5-2份,防腐剂0.01-...
刘佳明马美萍曹建明林刚钟崇洲
蜂胶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蜂胶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体外抑制作用,为进行体内试验提供依据。方法:95%乙醇溶解蜂胶并做连续2倍倍比稀释至1∶1 024。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抑菌圈直径随蜂胶浓度降低逐渐变小,1∶2时抑菌环直径达(32.15±0.91)mm;1∶1 024时抑菌环直径为(15.65±1.21)mm。结论:黑龙江蜂胶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
陆少燕宗素进杜苗苗林刚杜季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蜂胶抑菌作用
直接光度法测定乳汁锌
2005年
金月玲林刚
关键词:乳汁PADAP原子吸收法锌含量比色法
PBL教学法在《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2
2013年
实验课程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当代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的生物学人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实验操作上,对于理解原理、方法比较、结果分析讨论的参与性不高,缺乏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因而所开实验基本上是最为经典的实验,不能够全面展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项目拟对《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通过设置1~2项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引进以问题为基础PBL(中文)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经典的内容与新知识、新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索、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将PBL模式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提升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刘佳明杜季梅曾爱兵李劲松林刚周燕
关键词:PBL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蜂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长爪沙鼠胃黏膜影响的初步观察
2014年
目的 观察蜂胶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爪沙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 5周龄长爪沙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蜂胶组.所有沙鼠禁食24h后,感染组和蜂胶组灌胃Hp菌液109cfu/ml,0.5 ml/只,连续灌胃3次,感染后4周每隔5d灌胃一次,感染后第16周连续5d每天灌胃一次加强感染;对照组灌胃无菌肉汤;蜂胶组在第22周和第24周灌胃蜂胶溶液,感染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7周处死所有试验动物,测量肝、肾、脾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IL-8,取胃黏膜进行Hp定量培养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IL-8显著降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蜂胶组血清IL-8显著升高(P<0.01);各组肝脏、肾脏和脾脏脏器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蜂胶组的Hp数量(246±172 cfu/mg)显著低于感染组(1075±688 cfu/mg)(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胃黏膜炎症较严重.结论 蜂胶可抑制沙鼠胃内Hp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黏膜修复和器官保护作用.
任晓丽林刚王洁洁杜季梅
关键词:蜂胶长爪沙鼠胃黏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