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性生活及尿失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女性性生活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足月单胎初产妇716例分为剖宫产组338例,阴道分娩组378例,于产后2、3个月复查时,采用来院复查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产后性生活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产后2个月剖宫产组性生活恢复率高于阴道分娩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不适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复查时,剖宫产组性生活恢复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性生活不适发生率均与阴道分娩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性生活问题及尿失禁的发生在产后2个月内与分娩方式有关,产后3个月时与分娩方式无关。
- 王勤萍杨英聂清英
- 关键词:剖宫产阴道分娩性生活尿失禁
-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研究
- 聂清英姜彦王勤萍曹宠华杨英傅晓雁邱国英顾金燕徐迪红
- 妊娠恶阻为发生孕妇妊娠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系列妊娠反应,严重时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之妊娠恶阻,西医称之为妊娠剧吐。严重的妊娠剧吐可引起组织缺氧,肝肾功能受损,出现黄疸及肾衰表...
- 关键词:
- 关键词:妊娠恶阻妊娠反应
- 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和探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腹盆腔手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腰骶部酸痛发生率和腹部坠胀感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粘连发生率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腰骶部酸痛发生率和腹部坠胀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勤萍聂清英杨英张丽萍
- 关键词:盆腔灌注妇产科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1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病灶最常见的是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且常伴有痛经和不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式,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发生盆腔粘连,导致盆腔组织损伤、感染和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医疗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70%~80%的开腹手术已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1]。
- 杨英王勤萍曹宠华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天花粉蛋白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天花粉蛋白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有生育要求的19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天花粉蛋白针及MTX治疗,并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血β-HCG、盆腔包块等情况,评估两药的临床疗效。结果注射天花粉蛋白针组治愈率,血β-HCG下降速度,包块缩小时间明显优于MTX组;随访2年,两组宫内受孕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天花粉蛋白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显著。
- 曹宠华杨英
-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
- 小剂量结合型雌激素对绝经早期妇女骨骼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小剂量结合型雌激素对绝经早期妇女骨骼的影响。方法 绝经 1~ 4a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小剂量结合型雌激素 )和对照组 (谷维素等 ) ,随访观察对骨密度 (BMD)及总骨矿含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BMD均有显著增加 (P均 <0 .0 0 1) ,对照组骨质缺失明显 (P均 <0 .0 0 1)。结论 CEES能有效增加绝经早期妇女BMD和骨矿物含量。
- 杨英曹宠华鲁洪娟
- 关键词: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骨矿物
- 超声检测PCOS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PCOS患者9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育龄期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激素检测,对比PCOS患者与对照组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激素水平差异,并分析PCOS患者子宫、卵巢基质动脉血流特征及血流参数的特征表现。结果PCOS组患者LH、LH/FSH、T、F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E2、P、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左、右双侧子宫动脉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侧子宫动脉PI、RI与PRL呈负性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与卵巢血流参数异常的现象,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COS患者病情,结合合并症情况能够间接评估患者内分泌功能,对诊断及指导PCOS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 赵明珠刘丽梅陆凤华杨英潘雪梅
-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激素水平
- 人工流产术后不同时期放置TCu宫内节育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不同时机放置T铜(TCu)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160例临床资料,根据放置TCu宫内节育器时机分为对照组(80例,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干净3~7d放置)和即时组(80例,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对比放置TCu宫内节育器后月经情况,随访6个月,以了解避孕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放置TCu宫内节育器后月经恢复时间、出血时间、经期、月经量两组比较无差异,放置TCu宫内节育器3个月及6个月后,下腹胀痛、乳胀、腰膝酸软、白带增多等无差异(P>0.05)。放置TCu宫内节育器3个月后对照组续用率(96.3%)与即时组(97.5%),放置6个月后对照组续用率(92.5%)与即时组(95.0%)均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后放置与术后即时放置TCu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避孕效果相当且均较高,但术后即时放置可避免二次手术,临床使用价值更大。
- 陆美芳吴艳芳杨英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
- 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闭经的效果。方法对符合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标准的35例患者,刮宫去除子宫内膜后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d),连服3个月后观察诱导闭经效果,并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35例患者在用药期问全部闭经,停药后31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14.7±3.9)、(10.5±3.1)U/L]、促黄体生成素[(10.5±2.1)、(7.0±1.7)U/L]、雌二醇[(103.7±18.5)、(79.5±14.2)nmol/L]、泌乳素[(9.9±3.1)、(5.5±2.4)μg/L]、孕酮[(2.6±O.5)、(1.3±0.3)nmol/L]、睾酮[(0.6±0.2)、(O.3±0.1)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明显萎缩;贫血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杨英曹宠华
- 关键词:米非司酮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