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元素碳
  • 3篇古气候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 2篇土壤
  • 2篇坡地
  • 2篇丘陵坡地
  • 2篇古气候变化
  • 1篇猿人
  • 1篇植被
  • 1篇珊瑚
  • 1篇生物量
  • 1篇太阳辐射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环境
  • 1篇气候环境变化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杨英
  • 10篇沈承德
  • 9篇易惟熙
  • 9篇孙彦敏
  • 3篇邢长平
  • 2篇刘东生
  • 2篇彭少麟
  • 2篇李志安
  • 2篇周斌
  • 1篇蔡炳溪
  • 1篇金昌柱
  • 1篇黄卫平
  • 1篇余克服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火历史及其与古气候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火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并在现代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沉积物中的元素碳记录了大火发生的历史 ,对之进行定量分析可得到大火频率的长期记录 ,分析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氧化处理。化学方法通常是用 HCl- HF酸溶解碳酸盐及硅酸盐 ,再通过氧化反应去除有机物。几种沉积相中大火历史研究实例表明 ,大火改变了植被格局 ,进而影响区域气候 ;燃烧排放的气体和颗粒对大气化学性质也产生重大影响。
杨英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
关键词:元素碳古气候变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火历史及其与古气侯变化关系研究
易惟熙沈承德杨英孙彦敏
“元素碳”记录可望应用于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的识别,同时表明了东亚季风区与北大西洋区气候可能存在着某种遥相关性。
关键词:
关键词:元素碳古气候变化
利用14C示踪估算森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
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邢长平杨英
对中科院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地进行了野外勘察和采样。根据14C测定结果:估算了核试验14C穿透深度及土壤地层表观年龄;估算了土壤有机质更新速...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土壤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被引量:37
2000年
本文结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 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500~ 1000a;最大14C表观年龄分别为 5 572± 94aB.P., 8 663±112aB.P和2883±77aB.P.3个剖面有机碳及其δ13C变化均可分成2段:表面至约40cm段,δ13C变化范围分别为-274‰~-24.1‰,-27.5‰~-22.2‰和-24.4‰~-20.1‰,有机碳含量变率大,有机质由“活动型”有机碳构成 5约40cm至约160cm段,δ13C和有机碳趋于稳定,有机质由“稳定型”有机碳构成。剖面有机碳δ13C平均值不但可用于C3,C4植被之区分,还可用于阔叶林、针叶林等植被类型之区分。
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邢长平杨英彭少麟李志安
关键词:森林土壤碳同位素
21ka以来渭南黄土剖面的元素碳记录被引量:19
2001年
以陕西渭南黄土剖面21ka以来的黄土样品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元素碳浓度及δ13C值随深度(时间)分布曲线.元素碳浓度在 20.16, 17.76, 11.97和 4.49ka时期呈现峰值,这几个时段均属气候快速变化时期.其中,11.97和 20.16ka时期的峰值较大,时间跨度约为几十年至几百年,可能代表短期的强度较大的古火灾事件.元素碳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1.71‰~-21.34‰,主要反映C4植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当时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
杨英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刘东生刘东生
关键词:元素碳古环境
周口店猿人遗址样品“元素碳”浓度及其应用于人类用火证据探究的可能性被引量:11
2004年
元素碳(EC)是燃烧过程必然产生的富碳贫O-H-S-N物质,穴居猿人长期用火必然在洞内相应地层遗留相当数量EC.通过化学方法分离EC,采用元素分析仪及自制系统测定碳含量.20世纪30年代出土的炉床、近炉床灰烬展品样、第10层3个堆积物样等的EC浓度分别为43.74‰,1.77‰,3.88‰,1.87‰和1.11‰;洞外第10层相同层位样品以及第4,7层样品EC浓度均比前者至少降低一个数量级.上述结果表明:第10层取样部位可能接近炉床;更广范围取样,可能获得与炉床相对应的EC高浓度区.EC测定研究为北京猿人用火新证据寻找带来新希望.
沈承德易惟熙杨英孙彦敏金昌柱刘东生蔡炳溪
关键词:北京猿人考古古气候
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核试验^(14)C年际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μm。珊瑚△^(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在ENSO年,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珊瑚△^(14)C出现低值。珊瑚△^(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20多年来,在热带能量驱动下,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沈承德余克服孙彦敏易惟熙杨英周斌
关键词:珊瑚核试验^14C年际变化太阳辐射
370ka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测定灵台黄土剖面370ka来黄土-古土壤样的元素碳含量,结合相关孢粉资料及古气候替代性指标,讨论了该地区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植被的关系.灵台剖面元素碳含量谷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气候状况及变化特征,表明气候不稳定的过渡时期,特别是湿润转向干旱的时期容易发生大火.各层黄土-古土壤元素碳含量变化规律为:冰期低、间冰期高,反映区域(或全球)生物量变化.元素碳含量在130kaBP前后呈阶段性增加趋势,表明植被类型、气候格局发生了变化,CO2浓度阶段性增加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元素碳含量总体上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可能反映了干旱化趋势的加剧.全新世元素碳含量出现最大峰值,反映了距今约六千年的气候突变事件,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火灾更为频繁的发生.
周斌沈承德孙彦敏杨英易惟熙
关键词:元素碳火灾生物量气候环境变化
近十五万年以来渭南黄土剖面的元素碳记录
该文应用化学方法成功地获取了陕西渭南黄土剖面近十五万年以来黄土样品中元素碳浓度和碳同位素组成的数据,首次用元素碳来恢复黄土的古植被、古气候记录,为黄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替代性指标,尤其是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的良好指标...
杨英
关键词:元素碳古植被
文献传递
丘陵草坡土壤^(10)Be分布特征及土壤生成速率被引量:5
2004年
以位于广东省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草坡集水区土壤剖面为对象,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大气成因10Be测定,对基岩以及风化岩石样品进行了就地(in-situ)宇宙成因10Be测定.基于土壤层大气成因10Be测定,参考土壤层底界14C表观年龄,估算出草坡地区3800年以来大约有34%的成土物质被侵蚀掉;基于风化岩石间隙土大气成因10Be测定,估算得到基岩之上90 cm厚的风化岩石层至少经历了1.36 Ma,平均侵蚀速率约为1.26×10-4 cm/a.表面风化岩石和基岩就地成因10Be浓度分别为10.7×104 atoms/g和8.31×104 atoms/g,据此估算得到:土壤生成速率为8.8 × 10-4cm/a;表层风化岩石以及基岩宇宙射线暴露时间分别约为7.2×104和2.3×105a.土壤生成速率大于侵蚀速率,自然地貌状况稳定.
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杨英李志安彭少麟J.BeerS.Ivy-OchsP.W.KubicM.Suter
关键词:丘陵坡地^10BE基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