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采用钢管榫卯节点连接的节段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分析钢管榫卯节点连接构造对节段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福建省某互通立交桥匝道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进行钢管榫卯节点连接的足尺节段预制拼装桥墩试设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实桥模型,对试设计的足尺节段预制拼装桥墩开展静力承载力验算;然后按1∶3.75比例缩尺,设计、制作1根整体现浇桥墩(RC)试件和1根钢管榫卯节点连接的节段预制拼装桥墩(PSBP-MTJ)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最后对比分析两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延性、累积滞回耗能、刚度退化与残余位移。结果表明:两试件的破坏模式类似,均为整体压弯型破坏,PSBP-MTJ试件塑性铰区因墩底灌浆套筒的存在而上移;两试件滞回曲线饱满无捏缩,耗能能力相当;PSBP-MTJ试件水平承载能力较RC试件提高约19%;PSBP-MTJ试件的拼装节段之间无剪切滑移出现,预应力筋延缓了其刚度退化,显著提高了其自复位性能,其残余位移仅为RC试件的67%,且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比值显著小于未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试件。
- 韦建刚应浩东杨艳杨艳
- 关键词: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 《钢桥》教材课程思政内容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教材作为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钢桥》先进的教学内容,着眼于恰当的、有促进作用的思政内容,使《钢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再理解,凝练思政元素并做分类;然后根据《钢桥》教材各章的知识点,融合七个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设计,建立起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教材中思政内容进行具体构建,实现课程思政类《钢桥》教材的特色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 赵秋胡坤煊杨艳卢俊丽
- 关键词:立德树人
- 福建省南平地区木拱桥调查研究
- 中国木拱桥是世界重要的土木工程遗产,有着很高的技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的木拱桥有100多座,主要分布在福建与浙江山区,其中福建省主要分布在宁德、南平与福州地区。宁德地区木拱桥数量较多,目前的保护与宣传的...
- 杨艳陈宝春
- 世界跨海工程概况与台湾海峡通道可能性被引量:6
- 2007年
- 20世纪世界跨海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跨海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台湾海峡通道工程构想,初步分析了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结果可供其他工程可行性评估应用参考。
- 杨艳陈宝春
- 关键词: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台湾海峡
- 中外木拱桥比较
- 木拱是桥梁结构中一种特殊的桥型,在古代有较多的应用,其中中国编木拱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大量的实桥遗存,成为当今古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桥梁结构的观点,首先对国外主要的木拱桥结构形式,如木肋拱、木桁拱、编木拱等进行了介绍,...
- 杨艳陈宝春
- 关键词:桥梁结构文物保护
- 文献传递
- 圆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研究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短柱的套箍效应和轴压承载力,进行了12根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变形及受力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模式与套箍系数相关,随着套箍系数的增大,轴压短柱分别出现剪切破坏、混合破坏和腰鼓破坏;套箍系数较小(0.43~0.52)的短柱,其破坏全过程中弹塑性段较短,表现出较明显的脆性破坏,当套箍系数较大(1.21~1.80)时,短柱破坏时的塑性明显增强。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表明,钢管套箍效应产生的承载力提高系数介于1.2~1.4之间;在0.43≤ξ≤1.08范围内,承载力提高系数随套箍系数增大而增大,建议径厚比的取值范围为12.0~23.0。通过对现有钢管约束混凝土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提出了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韦建刚谢志涛罗霞杨艳杨艳吴庆雄陈宝春
- 关键词: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
- 木拱桥结构形式及中国编木拱技术研究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木拱桥在桥梁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其发展历史和结构形式,特别是我国的编木拱桥进行了探讨。木拱桥拱肋结构形式可分为木肋、木桁肋、编木拱和其它4种。其中,木肋和木桁肋主要分布在欧洲,而编木拱仅在中国建有并大量留存。同时,肋拱和桁拱在其他材料拱桥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并不是木拱的特有形式,而中国编木拱结构形式在其他材料拱桥中并未见到。同时,编木拱相关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其结构受力特点与现有结构力学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属于一般的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杆系结构。因此,开展编木拱的力学计算方法研究,对于发展结构力学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刘君平杨艳陈宝春
- 关键词:结构形式
-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
-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长径比为参数,进行了11 根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以及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 表明:随着轴压比增大,极限承载能力和延性降低,试件耗能...
- 韦建刚周俊杨艳陈宝春
- 关键词: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极限弯矩
- 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力学模型
- 2024年
- 开展了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分析了闽浙编木拱桥与古建筑木结构中燕尾榫节点受力机理的异同,探讨了燕尾榫节点受力模型应用于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的适用性;根据力学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考虑节点拔榫量与榫卯口缝隙的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弯矩转角力学模型与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力学模型和节点刚度,揭示了转角位移和加载行程对拔榫量的影响和榫卯口缝隙与两端轴力对燕尾榫节点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阶段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滞回耗能能力随两端轴力增加而增大,转角大于0.04 rad时构件进入屈服阶段,挤压变形不能恢复,转角达到0.06 rad时滞回曲线斜率停止增长,加载结束后燕尾榫节点未破坏;由于闽浙编木拱桥与古建筑木结构中燕尾榫节点受力机理不同,古建筑木结构中的燕尾榫节点受力模型不适用于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有限元计算所得闽浙编木拱桥燕尾榫节点弯矩转角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仅为3.2%,弹性正、负最大弯矩与试验值的误差分别为16.7%与-5.2%,说明建立的弯矩转角力学模型可精准反映出节点在转动过程中的弯矩转角变化规律;拔榫量在弹性阶段主要受转角影响,弹塑性阶段则主要受加载控制位移和加载级数影响;榫卯口缝隙从0.06 mm减小至0.01 mm时,节点刚度从29.46 kN·m·rad^(-1)增加至52.24 kN·m·rad^(-1),反映了燕尾榫节点刚度随榫卯口缝隙的减小而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提出的力学模型可为现存闽浙编木拱桥保护、修缮和全桥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 杨艳郑裔黄聪燕韦建刚韦建刚陈宝春
- 关键词:桥梁工程力学性能受力机理节点刚度
-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被引量:1
- 2020年
-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长径比为参数,进行了11根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以及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增大,极限承载能力和延性降低,试件耗能能力减弱,强度和刚度退化程度增强;随着含钢率增大,弹性刚度、极限承载力以及延性呈增大趋势,耗能能力增强,强度和刚度退化程度减弱;随着长径比增大,弹性刚度、极限承载力以及延性都呈减小趋势,整体耗能能力减弱,强度和刚度退化程度增强;受适用材料范围的限制,目前规程中的抗弯刚度和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计算结果偏差较大,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修正,以期适用于该类结构抗弯刚度和极限弯矩计算。
- 韦建刚周俊杨艳杨艳
- 关键词: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极限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