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10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肺楔形切除术后并发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切开取栓治疗一例 被引量:1 2008年 Acute massiv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after pneumonectomy usually results in death if not diagnosed early and treated aggressively.It was a case of acute embolism in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with thrombus following right pulmonary wedge resection.Diagnosis was made clinically and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before emergency surgery.Thromboembolectomy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o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the patient was subsequently discharged home after uneventful recovery.Al-though the patient had no previous history of thrombosis,he took high dose of warfarin for anticoagulating postoperatively,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patient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attack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hypercoagulable state of his own. 张吉吉 杨碧波关键词:肺切除术 肺栓塞 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特点。 方法 2 2例患者中 ,13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 9% ) ;9例采用低温体外循环 (41% ) ,其中 5例在深低温、低流量并间断停循环条件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旁路 升主动脉近端吻合。 结果 2 0例康复出院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绞痛、室颤、急性心肌梗死和血胸 ,无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 减少术中升主动脉操作是防止升主动脉损伤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应用带蒂动脉旁路、旁路远端序贯吻合和近端Y形吻合可避免或减少旁路 升主动脉吻合 ;低温体外循环加左心室引流时 ,可不阻断升主动脉行旁路远端吻合 ;深低温、低流量并间断停循环下行旁路 升主动脉吻合 ,可避免阻断和部分阻断升主动脉 ,利于控制并发症。 杨碧波 高峰 崔仲奇 刁国华 徐敏 高文德 郝兴海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合并症 手术治疗 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移植血管流量特点分析 2008年 目的为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患者合理评价手术效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对109例60岁以上(含60岁)及50例<60岁OPCABG患者移植血管进行测量,并记录平均流量(mean flow,Qm)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60岁以上组乳内动脉Qm(37.4±28.1)ml/min,PI3.4±1.4(n=75),大隐静脉Qm(34.7±20.4)ml/min,PI3.7±2.4(n=259);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Qm(41.5±23.6)ml/min,PI3.2±1.0(n=46),大隐静脉Qm(36.6±25.8)ml/min,PI3.4±1.7(n=12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60岁以上组低Qm(<20ml/min)比例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13%(10/75)vs2%(1/46),大隐静脉13%(33/259)vs6%(7/123),χ2=4.296、4.422,P<0.05],高PI(>5)的比例也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乳内动脉15%(11/75)vs2%(1/46),大隐静脉14%(35/259)vs5%(6/123),χ2=4.981、6.491,P<0.05]。结论对60岁以上OPCABG患者的移植血管,尤其应当根据流量测定和患者伴随疾病及血管条件综合判断。 崔仲奇 杨碧波 刁国华 马旭东关键词:老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3 2007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5%。虽然引起CABG后脑卒中的原因较多,如体外循环、房颤等,但诸多研究认为,升主动脉粥样硬化(ascending aortic atherosclerosis.AAA)可能是脑卒中重要原因。升主动脉插管、阻断、钳夹或近端吻合使AAA斑块或碎片脱落,引起脑栓塞进而导致CABG术后脑卒中。AAA的诊断以及如何在CABG中减少或避免粥样硬化斑块或碎片脱落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此予以综述。 陈绪军 杨碧波 张永 陈鑫关键词:粥样硬化斑块 CABG术 后脑卒中 ARTERY AORTIC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R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完成的2242例CABG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RI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ABG术后219例发生ARI,占总例数的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左主干病变、射血分数(EF)≤0.35、急诊CABG、体外循环下CABG、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术后呼吸功能不全与术后低心排与CABG术后ARI有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P=0.031)、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肌苷清除率≤60ml/min,P=0.023或血清肌苷含量≥150μmol/L,P=0.041)、体外循环下CABG(P<0.001)、术后呼吸功能不全(P=0.013)与低心排综合征(P=0.004)是CABG术后AR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呼吸功能不全与低心排是影响CABG术后发生ARI的危险因素。 陈绪军 肖明第 冯文会 杨碧波 张永 吕志前 李大连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 肾功能衰竭 急性 高风险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 评价高风险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安全性、效果及术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5年12月OPCAB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模型(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计算每一病例的风险分数,>5分者作为高风险病例进入本研究,共113例,以同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的76例高风险患者作为对照.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前风险因素,并对手术中情况、手术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EuroSORE分别为9.0±2.6和8.3±2.1(t=2.016,P=0.045).移植血管数OPCAB组(3.2±0.9)少于CCAB组(3.8±0.9)(t=-4.267,P=0.000).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OPCAB组[570(61~8246)U/L、20(1~282)U/L]显著低于CCAB组[870(246~8155)U/L、55(12~300)U/L](Z=-3.648、-5.767,P=0.000).输血量OPCAB组显著少于CCAB组[(775±693)ml vs(1088±712)ml,t=-2.887,P=0.004].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死亡率OPCAB组3.5%(4/113),CCAB组6.6%(5/76),差异无显著性(χ2=0.925,P=0.336).结论 对于高风险病人采纳OPCAB的方法是安全的,临床效果满意.但对于有不同风险因素的病人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高峰 杨碧波 高文德 马旭东 崔仲奇 胡瑞荣 郝兴海 刁国华 张文先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高风险患者 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物通畅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9 2006年 陈绪军 杨碧波 张永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物 移植术后 通畅率 7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乳内动脉流量测量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7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乳内动脉旁路血管血流量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间78例70岁以上(含70岁)应用乳内动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病人,使用瞬时超声血流测量技术对其乳内动脉平均血流量、搏动指数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78例病人83根乳内动脉旁路血管平均流量(36.0±21.5)ml/min,平均搏动指数3.50±1.76,血流波形均以舒张期为主。男女性别比、平均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0±23.1)ml/min对(28.0±14.7)ml/min;(3.30±1.50)对(4.10±2.22),P〉0.05],但女病人平均流量较男病人偏低,搏动指数较男病人偏高。结论70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乳内动脉是安全、有效的;对老年病人乳内动脉流量的评价分析应当结合老年病人的病变特点。 崔仲奇 杨碧波 高峰 刁国华 马旭东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搏动血流 老年人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联合应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冠心病 3支病变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实验组 30例联合应用CABG +TMLR治疗。观察术后 6个月和 12个月时患者心绞痛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6分钟步行距离 (6MWD)和血浆脑利钠肽 (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随访 1年 ,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的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心绞痛分级、血浆BNP、VEGF水平和 6MWD在随访 6个月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但随访 12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术后半年 ,CABG +TMLR联合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在降低心绞痛分级、增加运动耐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CABG ,但术后 1年时 ,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相近。 卢长林 郭静萱 张萍 万峰 胡大一 吴明营 杨碧波 高峰 王广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肌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检测血管桥通畅性的方法 被引量:1 2007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中血管桥的质量与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病死率及手术的远期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在CABG术中对血管桥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此予以归纳与总结。 陈绪军 杨碧波 肖明第 张永 冯文会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检测 ARTERY 心血管事件 术后并发症 CABG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