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辉
作品数:
5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许晓琼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王湘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朱新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聂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梁清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一临床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动脉
3篇
蛋白
3篇
冠状
3篇
冠状动脉
2篇
蛋白水平
2篇
动脉介入治疗
2篇
血浆
2篇
脑钠肽
2篇
介入
2篇
介入治疗
2篇
急性冠状动脉
2篇
冠状动脉介入
2篇
冠状动脉介入...
2篇
反应蛋白
1篇
蛋白酶
1篇
动脉病变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心病
1篇
心功能
机构
5篇
中国人民解放...
2篇
中南大学
作者
5篇
杨德辉
3篇
许晓琼
2篇
聂珂
2篇
王湘川
2篇
朱新林
1篇
梁清华
1篇
蒲晓群
1篇
谭兵
1篇
郭孝君
1篇
周志军
传媒
3篇
山西医药杂志...
1篇
中国动脉硬化...
1篇
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1
1篇
2009
2篇
2008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氯吡格雷不同给药方案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氯吡格雷两种给药方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45例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120例)于术前48 h及24 h分别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和225 mg双重负荷量,以后按常规口服75 mg每天1次;对照组(125例)于术前6 h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单负荷量,以后按常规口服75 mg每天1次。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出现心血管事件、血栓形成以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出凝血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性事件及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无需停药。结论冠心病患者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术前给予双重负荷量氯吡格雷可降低再缺血性事件及血栓形成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良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给药方案。
杨德辉
许晓琼
王湘川
朱新林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血管事件
药物副作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的患者共170例,其中ACS组9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8例和非紫绀先天性心脏病(NCHD)组3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测定患者外周血清HCY、APN及MMP-9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根据CAG评定。结果①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MMP-9水平均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P均<0.05);外周血清APN水平ACS组患者均明显低于NCHD组和SA组患者;NCHD组与SA组患者间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MMP-9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递增,而外周血清APN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递减。结论①HCY、APN及MMP-9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②HCY、APN及MMP-9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
许晓琼
周志军
杨德辉
谭兵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脂联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与血浆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许晓琼
杨德辉
王湘川
梁清华
关键词:
血浆脑钠肽
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患者
蛋白水平
PEPTIDE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聂珂
杨德辉
朱新林
郭孝君
蒲晓群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蛋白水平
血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N端B型脑钠肽前体和Tei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综合征,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病程发展到后期的终末阶段,因此这时患者的病情多较为严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利用Tei指数评价心室功能的报道越来越多。Tei指数又称心肌性能指数,综合考虑了心室收缩与舒张,能够全面反应心脏整体功能,是识别正常心功能和异常心功能的最佳指标。
聂珂
杨德辉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TEI指数
心功能
脑钠肽前体
N端
病程发展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