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良
- 作品数:79 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以标准剂量和增量的BEACOP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 背景与目的:由于一项对于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国内应用标准或改良的ABVD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旨在比较标准剂量的BEACOP方案和增量的BEACOP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
- 刘鹏秦燕杨晟周生余张长弓杨建良石远凯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淋巴细胞亚群和CD34^+细胞变化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动态观察动员、采集过程中外周血及造血干细胞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和造血干细胞含量变化,及时指导临床选择最佳采集时机。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大剂量化疗(HDC)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47例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过程中,外周血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PC)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19和造血干细胞CD34+及其亚群CD34+CD38-、CD34+ Thy1+、AC133+细胞含量的变化,同时用体外集落培养的方法评价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动员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和CD19细胞含量均低于动员前,其中CD3、CD8含量明显低于基础状态(P=0.007,P=0.016),而动员后外周血中的CD34及其亚群含量均明显高于动员前(P<0.05)。动员后中位时间第16天(15~17 d)外周血中的CD34含量达到最高峰,且第1次采集物中的造血干细胞含量最高。PBPC中除CD4、CD4/CD8明显低于外周血外(P<0.000 5),其他淋巴细胞亚群含量与外周血比较无明显改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含量与PBPC中CD34+细胞、CD34+CD38-及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总数、CD34+Thy1+、AC133+细胞含量间无相关关?
- 韩晓红石远凯何小慧杨建良刘鹏
-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亚群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临床研究简介
- 简要介绍诊疗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的以及即将开展的淋巴瘤相关临床研究项目。RAD001(依维莫司)是一种有效的口服雷帕霉素衍生物(针对mTOR),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增强化疗、放疗和分子治疗的活性。R-CHOP方案治疗...
- 杨建良
-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霍奇金淋巴瘤11例报告被引量:4
- 2002年
- 背景与目的:高剂量化放疗(highdosechemoradiotherapy,HD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otopoieticstemcell,ASCT)已成为复发与耐药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重要的解救治疗手段之一,但对于初治晚期患者的作用还不明确。本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评价HDT联合ASCT在HL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特别是探讨其对于初治晚期具有明显不良预后因素患者的作用。方法:11例复发和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晚期HL患者,其中初治9例,复发2例;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ABMT)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10例。诱导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7例采用高剂量化疗联合全身照射(totalbodyirradiation,TBI)或全淋巴结照射(totallymphnodeirradiation,TLI)/次全淋巴结照射(subtatallymphnodeirradiation,STLI)作为预处理方案,4例采用单纯高剂量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5例患者于移植后进行了原发部位的补量放疗。结果:移植前达CR者为巩固治疗,达PR者移植后2例达CR,1例达PR,4例稳定(SD);SD者均为骨受侵。中位随访13(1-84)个月,所有患者全部生存。4例无病生存;4例骨受侵者疾病无进展生存;3例复发,其中1例经复发部位放疗后。
- 周生余石远凯何小慧韩晓红刘鹏杨建良周爱萍冯奉仪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化学疗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背景与目的: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stransplantation,AHSCT)能够提高某些实体瘤的疗效,该疗法的成功得益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的运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rhG-CSF对实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AHSCT的130例实体瘤患者分为rhG-CSF组和对照组,rhG-CSF组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第6天开始连日给予rhG-CSF250~300μg/d,皮下注射,直至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5.0×109/L为止;对照组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不给予rhG-CSF。结果:130例患者共完成移植132次,其中2例为2次移植。研究早期的24例患者采取自体骨髓移植,其中12例移植后给予rhG-CSF;此后的106例均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为2次移植),其中47例移植后给予rhG-CSF。(1)rhG-CSF组和对照组自体骨髓移植患者住无菌病房的中位时间为33天和41天,WBC恢复到1.5×109/L以上的中位时间为14天和24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恢复到20×109/L及50×109/L以上的中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rhG-CSF组和对照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住无菌病房的中位时间为17天和20天,
- 杨建良石远凯何小慧周生余周爱萍韩晓红刘鹏张长弓艾斌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功能
- 妊娠期淋巴瘤21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L)11例,其中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NSCHL)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例,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1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间变淋巴瘤激酶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中位年龄26岁(22—35岁)。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HL多于NHL(10/11比3/10,P=0.008)。诊断时,NHL大肿块及淋巴结外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HL(8/10比2/11,P=0.009;7/10比2/11,P=0.030)。所有患者均接受联合化疗,早期患者联合放疗,10例HL和6例NHL达完全缓解。HL中位随访90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率分别为87.5%及100%;NHL中位随访31个月,2年PFS及OS率分别为66.7%及77.8%。NHL的PFS及OS均有劣于H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0.066)。1例HL和1例NHL于妊娠中后期接受产前联合方案化疗,母婴结局良好。结论NSCHL是最常见的妊娠期HL亚型;NHL中B细胞淋巴瘤多于T细胞淋巴瘤,以侵袭性亚型为主。妊娠期NHL较HL不良因素多、预后差。
- 桂琳石远凯何小慧周立强董梅周生余袁芃刘鹏杨建良张长弓秦燕杨晟
- 关键词:淋巴瘤妊娠病理学
- 初治局限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46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18年
- 目的 分析初治局限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6例初治局限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描述,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综合治疗下的生存率以及有无化疗时的生存率,使用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77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13个月.以不充分局部治疗未联合化疗者5例的无复发生存时间(5个月)作为对照,局部治疗充分未联合化疗者11例的无复发生存时间为7个月(P=0.110),局部治疗不充分联合化疗者7例和局部治疗充分联合化疗者23例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是13个月(P=0.007)和21个月(P〈0.001).化疗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未行化疗者(21比6个月,P=0.018).根据患者局部治疗是否充分及是否接受全身化疗评价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程度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04).结论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复发率高,易发生远处转移,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全身化疗及充分的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
- 张长弓周生余刘鹏秦燕杨建良何小慧石远凯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头颈部肿瘤药物疗法预后
- 34例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34例PNHL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6岁。临床分期Ⅰ期19例(56%),Ⅱ期8例(24%),Ⅲ期1例(3%),Ⅳ期6例(18%)。部分患者进行了Ki-67、Bcl-2、CD10、Bcl-6及Mum-1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2例)、手术+化疗(14例)、手术+化放疗(7例)、化疗+放疗(4例)、联合利妥昔单抗(22例)、联合预防性鞘注(2例)及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随访时间0.5~149.0个月,全组死亡8例,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6.0个月(95%CI=16.1~155.9个月)。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3%、87.0%、83.6%及73.3%,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1%、61.5%、61.5%及51.0%。Log-rank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原发部位、分期、IPI评分与中位OS有关,初始治疗后是否达CR及IPI评分与中位PFS有关。结论 PNHLB多为B细胞来源,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最多见,目前主要治疗模式为手术联合放化疗及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化疗多采用CHOP方案,同时预防性鞘注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 王雪杨晟胡少轩王小兵秦燕杨建良周生余刘鹏何小慧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预后因素
- 国产盐酸拓扑替康胶囊的安全性及耐受性I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拓扑替康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国人使用该药物推荐安全合理的剂量。方法:计划按3个剂量组爬坡:1.5,1.9,2.3 mg·m-2,连续5 d口服,21 d为一个周期。每个剂量组3~6例,第1个周期受试者均接受拓扑替康胶囊口服,第2个周期d 1给予拓扑替康静脉给药(1.5 mg·m-2),d 2~d 5仍口服给药。在第2周期d 1和d 2按计划时间点采集血样。如果在一个剂量组的3~6例患者中≥2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将停止剂量爬坡。结果:共入组13例肿瘤患者,完成了1.5 mg·m-2剂量组(n=6)和1.9 mg·m-2剂量组(n=7)后,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1.5 mg·m-2剂量组未出现DLT。1.9mg·m-2剂量组出现5例次DLT,主要是骨髓抑制,包括4度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非血液学毒性主要有恶心、呕吐、厌食、乏力和转氨酶升高等,程度均为1~2级。1.9 mg·m-2剂量组发生2例严重不良事件,1例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而住院治疗并出组,1例因肿瘤进展出组后死亡。11例可评价疗效者中1例获得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5例进展(PD)。11例取得了药动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数据。结论:国产拓扑替康胶囊具有抗肿瘤活性,DLT是骨髓抑制,最大耐受剂量是1.9 mg·m-2,连用5 d,21 d为1周期。该药物在采用1.5 mg·m-2剂量水平时耐受性较好。对于年轻、体质好、既往化放疗程度轻的患者,在1.9 mg·m-2剂量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杨建良石远凯桂琳汪麟韩晓红李宁王彬孙燕
- 关键词:I期临床研究耐受性
- 美罗华在活化B细胞来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
- <正>目的:芬兰的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应用美罗华治疗可以使活化B细胞来源(non-GC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具有与生发中心来源DLBCL患者相似的远期预后,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基础研究显示,美罗华可...
- 何小慧李博杨晟吕宁张询邹霜梅李晔雄宋永文郑闪董梅周生余杨建良刘鹏张长弓秦燕冯奉仪石远凯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美罗华化疗NF-ΚB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