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平

作品数:54 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湿地
  • 12篇温室气体
  • 9篇养殖
  • 9篇虾塘
  • 9篇沉积物
  • 8篇通量
  • 8篇土壤
  • 7篇水-气界面
  • 6篇养殖塘
  • 6篇沼泽
  • 6篇水体
  • 6篇间隙水
  • 6篇CH4
  • 5篇有机碳
  • 5篇溶解性
  • 5篇围垦
  • 5篇N2O
  • 5篇CH
  • 4篇营养盐
  • 4篇影响因素

机构

  • 5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7篇教育部
  • 2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54篇杨平
  • 45篇仝川
  • 13篇黄佳芳
  • 12篇杨平
  • 8篇李玲
  • 7篇金宝石
  • 5篇何清华
  • 4篇张彦
  • 3篇张林海
  • 3篇曾从盛
  • 2篇雍石泉
  • 2篇张子川
  • 2篇王维奇
  • 2篇胡智强
  • 2篇陈坤龙
  • 2篇李玲
  • 2篇何露露
  • 1篇胡伟芳
  • 1篇刘树伟
  • 1篇李旭伟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6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湿地科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湖泊科学
  • 3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口区养殖塘水-气界面N_(2)O扩散通量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以闽江河口区水产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11月,采用漂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原位观测了养殖塘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悬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获得的养殖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38±0.05)~(20.63±5.63)μg/(m^(2)·h)和(2.77±0.52)~(17.23±2.27)μg/(m^(2)·h),随时间推移均呈现“增加-降低-增加-降低”的双峰变化特征.两种方法观测的N_(2)O通量均与水温、水体硝酸盐氮(NO3--N)和氨氮(NH_(4)^(+)-N)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水体溶解氧(DO)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悬浮箱法与不同扩散模型法测定的N_(2)O排放通量大小排序表现为:模型DMRC01>悬浮箱法>模型DMCL98>模型DMW92a>模型DMMY95>模型DMCW03>模型DMLM86.相比其他几种模型方法,模型RC01与悬浮箱法测得的养殖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相关性系数最高.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今后进行东南沿海河口区养殖塘N_(2)O通量的大尺度观测研究时,可考虑选择RC01模型法来代替悬浮箱法进行测定,进而减小人力及物力的投入.
唐晨杨平杨平何清华赵光辉YANG Hong李玲徐锦李玲
关键词:氧化亚氮
闽江河口区文武砂水库水体溶存CH_(4)浓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甲烷(CH_(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库作为大气库中CH_(4)的重要来源而备受关注.为探究亚热带河口区水库溶存CH_(4)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11月(秋季)、2019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分别对文武砂水库表层水进行高精度多空间点位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文武砂水库表层水体CH;浓度在研究期间的变化范围为0.03~27.35μmol·L^(-1),呈现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季的时间变化特征(p<0.01);在空间变化上,外源输入强度大的库区水体溶存CH_(4)浓度显著较高,且呈现出由库区沿海区向中心区递减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表层水体CH_(4)浓度与水温、DOC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与水体盐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结果证实亚热带水库是一个重要的CH_(4)排放源,库区周边的废水排入等因素影响了CH_(4)的排放.
洪妍张逸飞杨平杨平YANG Hong仝川
闽江口短叶茳芏+芦苇沼泽湿地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与CO_2浓度日动态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河口感潮沼泽湿地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日动态对于揭示河口湿地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于2010年的4月4~5日和9月2~3日(小潮日)和4月14~15日和9月9~10日(大潮日),对闽江河口鳝鱼滩中部中高潮滩过渡区分布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的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进行24 h连续监测,并同步测定了原位土壤温度、电导率及NH+4-N等参数.结果表明:14月与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88.20~190.74、53.42~141.24、16.27~81.89和44.90~88.53μmol·L^(-1),其中4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5),而9月大、小潮日呈现相反的日变化趋势(P<0.05);2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19.33~40.1μmol·L^(-1)和9.69~29.96μmol·L^(-1),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1);3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均要低于涨潮前与落潮后,而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高于涨潮前和落潮后.
谭立山杨平何露露黄佳芳胡智强仝川
关键词:间隙水河口湿地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及围垦养虾塘的沉积物CH4和N2O产生潜力被引量:7
2020年
河口湿地围垦转化为水产养殖塘已成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河口地区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探讨河口湿地围垦成养虾塘后对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中部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沼泽湿地及围垦养虾塘为对象,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通过室内厌氧培养实验测定了2个生态系统表层沉积物的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产生潜力。结果表明:①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的表层沉积物CH4产生潜力分别为0.33~215.2和0.13~9.41 ng·g-1·d-1均值分别为40.07±23.00和2.16±0.98 ng·g-1·d-1,呈现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的时间变化特征;②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表层沉积物N2O产生潜力分别为0.43~0.80和0.45~0.84ng·g-1·d-1均值分别为0.58±0.01和0.61±0.01 ng·g-1·d-1;③短叶茳芏湿地沉积物CH4产生潜力显著高于养虾塘沉积物(P<0.01),2个生态系统表层沉积物N2O产生潜力差异不显著(P>0.05)。
李玲杨平谭立山仝川
关键词:沉积物
闽江河口洲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和生态风险被引量:1
2022年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河口湿地的沉积物能吸收和累积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研究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污染水平和来源,对开展河口海岸区保护、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州市闽江河口的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布设了23个采样点,于2020年10月18日至20日,采集了表层(0~5 cm深度)沉积物样品,测定了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河口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含量的范围为15.85~381.52 ng/g,塔礁洲和道庆洲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明显大于蝙蝠洲和鳝鱼滩;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以高环数多环芳烃为主,其主要来源于周围工业废水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农业生物质燃烧,船舶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和燃料不完全燃烧是表层沉积物中少量低环数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道庆洲表层沉积物被多环芳烃轻微污染;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表层沉积物中5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对周围环境有中等生态风险。
胡雅慧李家兵张彦武政杨平杨平仝川
关键词: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生态风险
闽江河口养虾塘水体可溶性有机碳、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为揭示河口区陆基养虾塘可溶性有机碳(DOC)、营养盐、叶绿素a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选择3个陆基养虾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0月原位测定养虾塘水温、pH、盐度、溶解氧指标,并采集不同深度水样,实验室测定DOC、可溶性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叶绿素a浓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虾塘水体中DOC、DIN、PO43--P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分别介于5.73~16.79 mg·L-1、0.04~1.80 mg·L-1、0.03~0.16 mg·L-1和15.02~443.08μg·L-1,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养虾塘水体DOC、营养盐、叶绿素a浓度受到养殖水体水环境参数、人为活动、养殖生物的共同影响;养虾塘水体碳(C)、氮(N)、磷(P)营养元素组成与植物、土壤之间具有相似性,并且表现为碳盈余和氮限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养虾塘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监测,通过人为方式调节养虾塘水体C、N、P比率,对于防止养虾塘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养虾塘生态系统绿色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赵光辉杨平杨平韩智献仝川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营养盐叶绿素A
外源废水输入对福州东湖湿地水体污染元素浓度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滨海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对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响应十分敏感。近年来,外源废水输入导致滨海湿地水体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该研究以福州东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游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塘废水、退塘还湿以及天然湿地等外源水输入对福州东湖水体Cr、Cu、Zn、As、Pb和Mn浓度及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对养殖塘水体与沉积物中污染元素浓度进行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福州东湖湿地水体中Cr、Cu、Zn、As、Pb、M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20)、(3.87±1.54)、(34.48±1.71)、(4.72±0.48)、(0.77±0.38)、(151.96±58.81)μg/L,各污染元素浓度符合地表水Ⅱ类水标准。工业废水和养殖塘废水输入是福州东湖水体中污染元素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废水的Mn浓度、养殖塘废水的Cr、Cu、Pb和Mn浓度较高。由于养殖饵料与消毒剂的添加,部分养殖塘沉积物Cr和Mn存在轻度或偏中度污染,呈现轻度生态风险。为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应改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优化农业养殖模式,控制周边地区污染源。
武政张彦杨平杨平仝川
关键词:滨海湿地水体污染地累积指数生态风险评价
一种模拟不同潮滩位温室气体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不同潮滩位温室气体排放装置,包括沿横向依次设置且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上部侧壁分别设置有采气咀,第一箱体一侧壁的...
郭谦谦张逸飞杨平仝川谭立山赵光辉李玲
文献传递
亚热带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以福建闽江和九龙江河口陆基养虾塘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观测和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开展了河口陆基养虾塘养殖期间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无机碳(DIC)及养虾塘沉积物-水界面碳交换通量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在闽江河口呈现8月中旬>10月中旬>6月中旬的特征,在九龙江河口表现为随养殖阶段推移而增加的趋势;空间变化上,闽江河口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显著高于九龙江河口;沉积物释放溶解性碳速率与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沉积物碳释放过程是引起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表明河口区水产养虾塘碳循环研究时需考虑不同形态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时空差异性。
杨平杨平金宝石仝川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碳通量沉积物-水界面水体
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3
2015年
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日益增多。基于国内外目前对湖泊、河流、水库及浅水池塘等淡水生态系统开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3个主要途径及相应观测方法。气泡排放的观测方法有倒置漏斗法、开放式动态箱法和超声探测技术;植物传输的观测方法有密闭箱法和植株切割法;扩散途径的观测方法有静态浮箱法、模型估算法/梯度法、微气象学法、TDLAS吸收光谱法等。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水动力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杨平仝川
关键词:温室气体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