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高校
  • 3篇出版
  • 2篇大学学报
  • 2篇学术
  • 2篇学术性
  • 2篇学术性特征
  • 2篇高校学报
  • 2篇工科
  • 2篇初创
  • 2篇初创时期
  • 1篇信息化
  • 1篇中国标准连续...
  • 1篇社会团体
  • 1篇市场化
  • 1篇连续出版物号
  • 1篇刊名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工科高校
  • 1篇国标
  • 1篇封面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
  • 3篇无锡轻工大学

作者

  • 7篇杨勇
  • 3篇秦和平
  • 1篇杨萌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编辑学报
  • 1篇学报编辑论丛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校学报标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06年
依据 GB/T 9999—2001,对47所高校出版的49种自然科学学报标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封面标识合格的学报为被调查总数的42.8%,封四标识合格的学报为36.7%。从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是其基本结构及位置编排不当,这可能与办刊者不了解新国标及其标识目前尚未纳入期刊质量指标体系而未引起重视有关。
杨勇
关键词:高校学报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连续出版物号封面
面向企业办刊是工科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被引量:6
2003年
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外部要求 ,适应高教体制改革、高校合并重组的形势是高校工科学报改革的内部要求 ,追求经济效益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自身要求。从这 3个方面阐述工科高校学报面向企业进行办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要克服和解决改革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必须进行办刊体制创新 ,面向企业办刊 ,实现办刊的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联盟化。
秦和平周佩琴杨勇
关键词:工科高校可持续发展市场化信息化
高校工科学报面向企业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3
2004年
高校工科学报面向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其潜在效益、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工科学报应调整编辑方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组稿原则 ,兼顾企业科技人员 ,扩大读者面 ,在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面向企业服务 ,走高校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联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勇周佩琴秦和平
关键词:高校
“学报”刊名探源被引量:3
2004年
在资料基础上,特别依据实物资料的影印件,探讨了自1815年中文期刊创史以来至"学报"刊名出现时期的19世纪期刊出版及其冠名特点。通过分析,研究了我国"学报"类期刊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发展概况,从而得出"学报"刊名源自于社会团体中学会"报"简称的观点。
杨勇
关键词:社会团体
中国大学学报初创时期学术性特征刍论
2003年
学报演变为学术刊物,在我国经历了由学术、新闻、文艺等内容混杂的杂志型过渡时期后,才最终转变为纯学术型。这时办刊者把学术性作为学报的主要特征,在编排内容和形式上以突出学术性为特色。同时,办刊者还开展了编辑、出版学术研究,从而推动了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
杨勇
关键词:大学学报学术性出版
中国大学学报初创时期学术性特征刍论
学报演变为学术刊物,在我国经历了由学术、新闻、文艺等内容混杂的杂志型过渡时期后,才最终转变为纯学术型。这时办刊者把学术性作为学报的主要特征,在编排内容和形式上以突出学术性为特色。同时,办刊者还开展了编辑、出版学术研究,从...
杨勇
关键词:大学学报学术性出版
文献传递
高校工科学报改革再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提出了高校学报改革尤其是工科学报的改革,应利用高校合并重组带来的一校多个学报的机遇,让部分学报走专业化改革之路,面向行业办刊,成为“产学研”链上的重要环节,以迎接中国入世后学报面临的挑战与竞争。
秦和平杨勇杨萌
关键词: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