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86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专利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核科学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快堆
  • 22篇堆芯
  • 18篇钠冷快堆
  • 12篇换料
  • 11篇中子
  • 11篇控制棒
  • 10篇辐照
  • 9篇燃耗
  • 9篇反应堆
  • 8篇控制棒组件
  • 7篇中国实验快堆
  • 7篇实验快堆
  • 6篇移动体
  • 6篇核素
  • 6篇放射性
  • 5篇能谱
  • 5篇燃耗计算
  • 5篇裂变
  • 5篇核反应
  • 5篇核反应堆

机构

  • 85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北京凯佰特科...

作者

  • 85篇杨勇
  • 34篇张强
  • 29篇王事喜
  • 26篇吴明宇
  • 20篇王凤龙
  • 18篇苏喜平
  • 17篇王明政
  • 16篇杨孔雳
  • 11篇陈晓亮
  • 11篇胡赟
  • 10篇于团结
  • 10篇靳峰雷
  • 10篇周培德
  • 10篇徐宝玉
  • 10篇徐李
  • 10篇谷继品
  • 10篇夏凡
  • 10篇刘志芳
  • 9篇张东辉
  • 9篇胡定胜

传媒

  • 25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第十一届反应...
  • 2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核技术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核电
  • 1篇第二届中国氚...

年份

  • 9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快堆及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发展战略思考被引量:18
2019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位列世界第一。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降低环境压力,大力发展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的核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能源体系中依然占比很小。鉴于中国的铀资源总体储量有限,仅靠热中子反应堆支撑核能作为主力能源发展难以实现。快堆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固有安全性好等优点,配以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可实现核能的大规模、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发展。其中,快堆的发展应遵从先增殖、后嬗变的路线,燃料方面在经过氧化物陶瓷燃料后应尽快过渡到金属燃料;后处理方面初期主要通过水法处理压水堆乏燃料,为快堆提供初装料,后续要尽快实现干法后处理,以缩短增殖燃料的倍增时间和提高整个体系的经济性;同时,还需要同步发展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快堆和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的支撑下,我国的核能能实现在千年量级上作为主力能源发展。
张东辉乔鹏瑞杨勇杜静玲
关键词:能源快堆
一种用于更换控制棒组件外套筒的旋转式换料专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更换控制棒组件外套筒的旋转式换料专用结构,包括操作头和套管组件;所述操作头与所述套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头通过防滑结构与抓手套连接以保证操作头和抓手套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套管组件通过第一锁定结构与...
王浩仲夏凡刘川川苏喜平谷继品王明政吴水金杨孔雳杨勇于团结徐宝玉刘志芳靳峰雷邓夏
堆芯结构及液态金属冷却快堆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芯结构及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结构其包括栅格组件、燃料组件、功能组件、不锈钢组件及生产组件,在栅格组件内形成彼此相邻的多个孔道;燃料组件设置在多个孔道的位于中部附近的孔道...
徐李杨勇周志伟胡赟霍兴凯陈启董苏喜平吴明宇
适用于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余热排出系统包括附加外壳、风门及排风烟囱,附加外壳用于将反应堆的堆容器外部的一/二回路主冷却系统的冷却剂管路或设备包覆...
吕玉凤杨勇周志伟林超薛秀丽高鑫钊余新太肖延宾
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六角管控制变形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六角管控制变形的制造方法。所述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热挤压;(2)中间冷轧和退火;(3)圆管轧六角形管;(4)中间管正火和回火;(5)成品冷轧;(6)最终热...
李峻宏苏喜平杜爱兵冯伟任媛媛王明政黄晨杨勇刘兴民杨孔雳张东辉孙文强王宝顺苏诚
一种钠冷快堆燃料中去除氢和氚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冷快堆燃料中去除氢和氚的装置。本发明所述的钠冷快堆燃料中去除氢和氚的装置,其包括燃料棒包壳管以及安装在该燃料棒包壳管内中的燃料棒下端塞,所述去除氢和氚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料棒包壳管内腔中的托架、套装在...
杨洪广杨勇马勇哲王凤龙张强杜爱兵徐治龙王事喜
核能技术方向研究及发展路线图被引量:26
2018年
笔者按照核能技术成熟度将课题分解为热堆、快堆和四代堆、受控核聚变科学技术三个专题,采取专题调研、交叉讨论、系统综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分析了核能技术发展的现状、我国核能的安全性、核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核能技术发展路线图。建议以第三代自主压水堆为依托,安全、高效、规模化发展核能;加快第四代核能系统研发,解决核燃料增殖与高水平放射性核素嬗变;积极发展模块化小堆,开拓核能应用范围;努力探索聚变能源。预期到2030年核电运行1.5×10~8 kW,在建5×10~7 kW;到2050年快堆和压水堆匹配发展。我国核能发展存在前端和后端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研发力量分散、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建议整合国内资源,组建核能国家实验室,集中力量推进我国核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杜祥琬叶奇蓁徐銤万元熙彭先觉苏罡杨勇高翔师学明
关键词:核能热堆受控核聚变发展路线图
我国基于快堆的可持续核能系统发展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核能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能源形式之一。近期我国的核能仍然将以压水堆为主,但压水堆的长期发展将带来铀资源缺乏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快堆的闭式燃料循环可通过多次的循环有效增殖核燃料,同时具备嬗变6座以上同等规模压水堆产生的锕系核素(MA)的能力。根据我国快堆"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阶段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我国核电起步较晚的国情,建议在2050年之前主要实施快堆增殖核燃料,在2050年之后实施MA嬗变的技术路线。
杨勇王静徐銤
关键词:快中子增殖堆
钠冷快堆技术发展综述
2025年
钠冷快堆是以液态金属钠作为冷却剂的快中子核反应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钠冷快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首先回顾了钠冷快堆早期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核心技术概念,并对21世纪以来钠冷快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了钠冷快堆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关键技术发展路线;最后对中国钠冷快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通过对钠冷快堆技术的系统性总结,揭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为后续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
杨红义周培德王明政刘一哲杨勇颜寒阿热爱·努尔兰
关键词:钠冷快堆
高通量快堆辐照生产^(252)Cf关键因素分析
2024年
^(252)Cf放射源是一种高强度同位素中子源,在科学研究、装置研发等领域具有重大需求,但长期以来依赖于进口。基于高通量快堆初步设计方案开展辐照靶件设计,结合模拟计算结果得出影响^(252)Cf核素生产的关键因素。在5×10^(15)n·cm^(-2)·s^(-1)中子通量水平下,对三种采用不同氢化锆和Eu_(2)O_(3)吸收体辐照靶件设计方案进行裂变沉积能、能谱计算,并通过燃耗计算程序开展重锔、轻锔靶件燃耗计算,与美国辐照生产^(252)Cf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方案3的计算值与基准值吻合较好且最适用于重锔靶辐照生产^(252)Cf,方案2适用于通过短的辐照周期辐照生产重锔核素。本文的计算与分析可为高通量快堆辐照生产^(252)Cf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张震宇杨红义吴明宇杨勇陆佩漪槟
关键词:能谱燃耗计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