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长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8篇心理
  • 8篇飞行人员
  • 7篇飞行
  • 6篇心理健康
  • 5篇飞行员
  • 4篇干预
  • 3篇心理干预
  • 3篇心理健康状况
  • 3篇飞行事故
  • 2篇心理训练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疗养
  • 2篇疗养期间
  • 2篇军事飞行人员
  • 2篇军事飞行员
  • 2篇空军
  • 2篇航空
  • 1篇动机
  • 1篇心理承受
  • 1篇心理承受力

机构

  • 18篇空军大连航空...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空军大连疗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杜长伟
  • 13篇王煜蕙
  • 12篇戚菲
  • 10篇冯琦
  • 7篇项瑛
  • 6篇刘玉华
  • 5篇赵春华
  • 5篇陈喜林
  • 4篇王开辉
  • 4篇刘军
  • 3篇肖支仁
  • 2篇李仑
  • 1篇周红
  • 1篇黄小鸥
  • 1篇史万里
  • 1篇李凯
  • 1篇孙林
  • 1篇齐晓丹
  • 1篇孙乙鹏
  • 1篇张晓慧

传媒

  • 5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国疗养医学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治未病”理念与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架构的思考被引量:4
2018年
传统中医学运用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观念,积极倡导"治未病",对于疾病强调预防为主、防中有治、防治结合的思想。近年来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维护关注度不断攀升,借鉴中医学思想理念对飞行员心理健康体系进行创新式探索,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将治未病理念有机融合于飞行员心理健康体系,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提供一个新的拓展思路,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
项瑛戚菲王煜蕙陈凯符静杜长伟
关键词:中医学治未病飞行员心理健康
飞行人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航空心理训练中对飞行人员实施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呼吸调整放松、意向放松和音乐放松等四种方法进行反馈训练,对训练中心率、压力指数和PNN50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前、中和后期各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种训练方法之间生理指标变化无差异(P>0.05);低年龄组心率变化在训练前和训练中、训练后与中间和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飞行人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明显,不同放松方法的训练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训练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训练效果好于中间和高年龄组。
刘军王煜蕙杜长伟刘玉华赵春华王开辉冯琦
关键词:飞行人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事故后飞行员个性特征对心理干预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事故后飞行员个性特征对心理干预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两个事故后飞行团72名飞行员采用进行MHI人格特征测量、心理干预需求问卷及心身相关疾病疾病评价因子调查。结果事故后飞行员具有"反应过激型"的个性特征者在疾病症状量表分>2分的占56.8%。并与心理干预需求密切相关。结论事故后飞行员个性特征对其心理干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
王煜蕙王开辉杜长伟
飞行人员事故后紧急心理干预及效果的追踪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飞行事故后紧急心理干预对飞行人员心理危机反应的影响,研究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在心理危机反应早期的疗效及效果追踪。方法:采用三维危机检查分类评估量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经历二等飞行事故的飞行人员进行心理危机严重程度的评定,并进行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于事故后3个不同时间结点对干预组飞行人员心理康复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TAF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173,P<0.01);心理干预前后TAF各分量表评估结果显示,三种心理干预均能降低危机反应症状;Ridit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法疗效不同(R=16.43,P<0.01),其中以心理晤谈组效果为最好(R=0.3518,P<0.01);连续3次的随访调查显示:早期紧急心理干预有较好的远期疗效。结论:事故后早期紧急心理干预对飞行人员应激障碍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杜长伟戚菲王煜蕙张嘉莉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飞行事故
军事飞行员成就动机的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索军事飞行员成就动机水平及其与成就动机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心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军人成就动机特征评定表对157名现役军事飞行员进行测量。结果:1军事飞行员成就动机强、中等和弱的比例分别为80.3%、4.5%和15.3%;军事飞行员避免失败动机(t=-5.223,P〈0.01)、成就动机总分(t=4.562,P〈0.01)与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2军人成就动机特征总分及各维度与追求成功动机(r=0.330~0.456,P〈0.01)、成就动机总分(r=0.240~0.399,P〈0.01)呈显著正相关;军人成就动机特征总分(r=-0.164,P〈0.05)及主动(r=-0.182,P〈0.05)、坚韧(r=-0.163,P〈0.05)和乐业(r=-0.195,P〈0.05)维度与避免失败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多数军事飞行员成就动机水平较强,且成就动机总分高于大学生;进取、主动、求精、坚韧、奉献、乐业对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及动机总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李仑刘军陈喜林史万里杜长伟李大鹏
关键词:军事飞行员成就动机
事故后飞行人员心理应激多项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在飞行作业中由于飞行事故造成的创伤性心理应激,了解飞行人员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特点,为飞行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23名飞行人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结果亲身经历飞行事故且有临床症状及PTSD>50分的飞行人员共有99人,阳性率13.7%。事故后飞行人员最常诉及的较重和严重症状,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症状。其中,排在前3位的症状依次是:"事件对精神的打击(4.9%)"、"想起事件恐惧害怕(4.3%)"及"记忆力下降(3.1%)"。结论亲身经历事故的飞行人员是心理应激症状发生率较高的群体,反复重现体验增多,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与治疗。
王煜蕙陈喜林戚菲项瑛冯琦杜长伟赵春华
关键词:心理应激飞行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飞行人员
飞行人员失眠症与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为主的心理训练方法对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来我院疗养的57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为主的心理训练,分别对其治疗前后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7例飞行人员的失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应用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方法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为主的心理训练,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陈喜林赵春华肖支仁周红张晓慧杜长伟刘玉华石莹孙乙鹏张嘉丽武海英
关键词:失眠症心理干预
空军某部警卫骨干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某部警卫骨干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空军某部警卫骨干137例,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本次检出CMMHS总分分值异常10例,占7.3%;神经衰弱因子分值异常6例,占4.4%;稳定外向型49例(35.8%),不稳定外向型33例(24.1%),稳定内向型26例(19.0%),不稳定内向型29例(21.1%)。警卫骨干CMMHS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MMHS总分与EPQ中神经质因子分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警卫骨干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可影响警卫骨干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刘军项瑛杜长伟戚菲冯琦
关键词: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
事故后飞行人员脑功能超慢波功率涨落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采用脑电超慢波涨落分析仪在无创条件下观察飞行事故后飞行人员脑神经递质活动的情况。方法对事故组44名飞行人员和对照组47名普通飞行人员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提取在清醒状态下脑神经递质系统的信息,分析飞行事故后脑神经递质的活动情况,并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估其临床症状。结果①两组飞行人员比较,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活动变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901,P<0.01);②反复重现体验与GABA呈负相关(r=-0.780,P<0.01),与多巴胺(DA)呈正相关(r=0.451,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谷氨酸(Glu)活动与回避症状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78,P<0.05);③警觉性增高与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相关(r=0.2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飞行事故后人体脑神经递质活动发生变化,参与了应激反应症状的产生。
王煜蕙戚菲项瑛冯琦杜长伟
关键词:飞行人员创伤后应激航空
心理复原力量表在军事飞行人员中的信效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理复原力量表(Connor-Daividson resilience scale,D-RISC)在军事飞行人员中应用的信效度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某航天医学中心参加鉴定训练的现役军事飞行人员350名施测心理复原力量表,并根据经典测量理学信效度理论,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CD-RISC量表在飞行人员群体中应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achα系数为0.817 3;各个因素之间,以及各种因素与量表总分之间相关都具有统计学意义(r>0.42)。将350名飞行人员数据随机分成两组,对第一组175名飞行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24个题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 690.338,自由度为251,P<0.01。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素,最大正交旋转获得5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为55.17%,建立24题五因素模型。通过对第2组175名飞行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检验量表效度。24题五因素模型GFI、AGFI更接近0.80,CFI,NNFI接近1,且RMSEA低于0.80。结论心理复原力量表在军事飞行人员群体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该群体的心理复原力指标的研究,可用于对飞行人员的心理复原能力的测量与专项训练后效果的评估。
戚菲李仑刘阳春项瑛冯琦孙新同杜长伟
关键词: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复原力结构效度信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