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硫酸盐
  • 1篇丁酯
  • 1篇盐负荷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 1篇冶金技术
  • 1篇英文
  • 1篇折流板反应器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浸出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生物冶金
  • 1篇嗜热
  • 1篇嗜热菌
  • 1篇鞘氨醇单胞菌
  • 1篇脱硫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李莹
  • 5篇周洪波
  • 3篇邱冠周
  • 2篇曾伟民
  • 2篇胡培磊
  • 1篇刘晰
  • 1篇任洪强
  • 1篇夏金兰
  • 1篇张新
  • 1篇梅航菲
  • 1篇刘红昌
  • 1篇柳建设
  • 1篇仉丽娟
  • 1篇聂珍媛
  • 1篇刘飞飞
  • 1篇谢英剑
  • 1篇张秀丽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有色金属
  • 1篇分析测试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度嗜热浸矿菌的冷冻干燥保护剂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因素指标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中保护剂的作用。结果表明,保护剂的最佳组合类型为甘油12%、蔗糖6%、脱脂牛奶4%、海藻糖10%。保护剂种类对提高存活率的影响依次为:甘油>海藻糖>脱脂牛奶>蔗糖。使用最佳保护剂组合可使冷冻干燥中度嗜热菌的存活率达到83.7%。
周洪波曾伟民李莹刘晰邱冠周
关键词:冶金技术保护剂正交试验
ABR反应器中COD/SO_4^(2-)值和硫酸盐负荷对SO_4^(2-)去除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反应器启动,及不同COD/SO42-比值和硫酸盐负荷对模拟废水中SO42-去除的影响。实验在(32±0.1)℃,pH为6.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3 500 mg/L),SO42-去除率逐渐下降,最低为60%,相反SO42-去除速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为7.98 kg(/m3.d);维持恒定的硫酸盐浓度(1 500 mg/L),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提高反应器中硫酸盐负荷,SO42-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趋势,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SO42-去除率达到最大;随着COD/SO42-比值的提高,硫酸盐去除能力增强,且反应体系对硫酸盐负荷的耐受能力也逐渐增强。
仉丽娟李莹周洪波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COD
硫化矿高温生物浸出工艺研究和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06年
高温菌浸矿不仅比中温菌有更快的反应速率,而且还能有效浸出部分难溶原生硫化矿如黄铜矿等。因此,高温生物冶金工艺在湿法冶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国内外高温菌浸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高温生物冶金工艺在提取金、铜、锌3种金属方面的应用,最后就如何发展和推广高温生物浸矿工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周洪波曾伟民李莹邱冠周柳建设
关键词:生物冶金高温菌硫化矿
邻菲啰啉计算光度法同时测定生物浸出样品中Fe(Ⅱ)和Fe(Ⅲ)被引量:1
2014年
邻菲啰啉光度法常用于Fe(Ⅱ)测定,但受到试样中Fe(Ⅲ)对测定的影响,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生物浸出样品中Fe(Ⅱ)和Fe(Ⅲ)的同时测定.为此,基于Fe(Ⅱ)邻菲啰啉特征吸收曲线以及混合铁中Fe(Ⅲ)对Fe(Ⅱ)测定的线性影响关系,建立了基于Fe(Ⅱ)和全铁同时测定Fe(Ⅱ)和Fe(Ⅲ)的计算光度法,并研究了生物浸出样品中典型金属离子(Cu2+、Ni2+、Cd2+、Co2+)以及试样溶解与储放对测定的影响.方法可准确地测定含铁次生矿物和生物浸出液中铁价态组成,应用于生物浸出矿渣、细胞表面中常量或微量的Fe(Ⅱ)和Fe(Ⅲ)组成分析,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聂珍媛刘红昌夏金兰尹紫微李莹张秀丽
关键词:邻菲啰啉计算光度法生物浸出
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从处理硫酸盐废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 reactor,ABR)的污泥中分离到1株硫酸盐还原菌,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并对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该菌株为杆状或弧状,大小为(0.5~0.7)μm×(1.4~1.9)μm,革兰染色阴性,芽胞染色阴性,能运动,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菌株最适生长pH为7.0~8.0,喜中性偏碱环境;初始[SO_4^(2-)]为2 000 mg/L,OD_(600nm)值为1.206,SO_4^(2-)去除率达到71%;该菌株能分别利用乳酸、丙酮酸、丁酸、乙酸、乙醇、甲醇、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硫酸盐异化还原,乳酸最有利于该菌SO_4^(2-)的去除,SO_4^(2-)去除率为91.4%,其次为丙酮酸,达到51.2%。基于16S rDNA序列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此株菌是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硫酸盐还原菌,与Desulfovibrio具有96.0%的序列相似性。
周洪波李莹张新梅航菲胡培磊邱冠周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RDNA序列硫酸盐还原
DBP降解菌株XJ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从湘江底泥筛选分离出能够高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方法:采用DBP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划线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编号为XJ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G+C)mol%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XJ1在摇瓶中对DBP的降解能力,并进行DBP代谢产物的分析和底物广谱性测试。结果:鉴定该菌株为Sphingomonsasp.。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为7.0,转速150r/min;在最佳的降解条件下,40h之内DBP可完全降解。HPLC-UV检测出的中间代谢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和邻苯二甲酸(PA)。底物广谱性实验表明菌株XJ1能够利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论:菌株XJ1对DBP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在处理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潜力。
周洪波胡培磊刘飞飞谢英剑李莹任洪强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鞘氨醇单胞菌生物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