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彬
作品数:
3
被引量:1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明
广东省中医院
林鸿国
广东省中医院
蔡炳勤
广东省中医院
黄羽
广东省中医院
黄学阳
广东省中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学位论文
1篇
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疏肝
3篇
疏肝活血
3篇
疏肝活血法
3篇
缺血
3篇
下肢
3篇
下肢缺血
3篇
活血
3篇
活血法
2篇
祖细胞
2篇
脉管
2篇
脉管炎
2篇
内皮
2篇
内皮祖细胞
2篇
回顾性调查
2篇
闭塞性
2篇
闭塞性脉管炎
1篇
血管
1篇
血管内皮
1篇
血管内皮祖细...
1篇
血栓
机构
3篇
广州中医药大...
1篇
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3篇
李彦彬
1篇
仉玮
1篇
王建春
1篇
黄学阳
1篇
黄羽
1篇
蔡炳勤
1篇
林鸿国
1篇
刘明
传媒
1篇
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1篇
2010
2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的实验验研究和研究及其临床疗效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通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及基础治疗+疏肝活血法治疗后下肢缺血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上述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下肢缺血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并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大黄蛰虫丸对下肢缺血模型大...
李彦彬
关键词:
闭塞性脉管炎
疏肝活血方
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及其临床疗效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 通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及基础治疗+疏肝活血法治疗后下肢缺血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上述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下肢缺血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并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大黄蛰虫丸对下肢缺血模型大...
李彦彬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疏肝活血法
缺血模型
文献传递
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假手术组10只。中药组和模型组均采用右下肢股动脉结扎及分支剔除术复制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股动脉但不结扎股动脉及其分支。中药组术后按0.5 g.kg-1.d-1剂量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大黄虫丸煎剂,连续7 d。检测各组术前1 d、术后第1、3、7天4个时间点大鼠外周血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变化及双荧光阳性细胞[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比例。【结果】术后模型组外周血酶学指标AST、CK、LDH、HBDH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上升,术后第3、7天中药组各项酶学指标水平较模型组及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中药组和模型组反映EPC变化的CD34+、VEGFR2+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升高较模型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疏肝活血法可有效地改善下肢缺血状态,其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外周血EPC数量有关。
黄学阳
林鸿国
王建春
李彦彬
仉玮
刘明
黄羽
蔡炳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