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急性胰腺炎66例治疗体会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SAP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非手术治疗45例,43例痊愈,病死率4·44%。手术治疗21例,痊愈17例,病死率19%。结论:SA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避免早期手术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治疗中应根据其病理特点进行处理,才能提高疗效。
- 李金辉李小青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的最新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李小青李金辉罗俊
- 关键词:压疮压力性溃疡护理组织病变
-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48例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次确诊率不到80%,死亡率8.25%,单纯抽气治愈10例,胸腔闭式引流治愈22例。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愈15例,手术治疗1例。肺复张平均天数单纯抽气10天,胸腔闭式引流9天,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7天,手术治疗15天。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治疗多需排气减压术,复张时间较长,治疗以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为宜。
- 程彦星李小青李金辉
- 关键词:COPD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
- 食管静脉曲张初级预防的循证治疗一例
- 2015年
- 目的针对1例无出血史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当前最佳证据,探讨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的合理预防方案。方法 2013年11月2日收治1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充分评估其病情后,从Cochrane图书馆(1991年-2013年)、Embase(1991年-2013年)、Medline(1950年-2013年)、维普(1989年-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2013年)中,检索有关食管静脉曲张的高质量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医生经验及患者愿望制定预防方案。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内容包括食管静脉曲张是否应采取预防出血措施,套扎术和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初次出血上的疗效及并发症、效价比差异。根据以上证据并结合患者意愿,给予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患者初次出血。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确定预防初次出血的方案,不仅可有效预防初次出血,同时可让患者参与到自身疾病的了解和治疗当中。
- 李金辉张涛李小青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受体阻滞剂套扎术循证治疗
- 双囊三腔管不同牵引力止血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囊三腔管不同牵引力止血效果。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住的8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按常规方法插入双囊三腔管,胃气囊内注气250mL后,给予500g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300g。结果:减轻双囊三腔管的牵引拉力后,患者近期止血成功率与传统组相似,而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减轻双囊三腔管的牵引拉力可以减少拔管后的再出血率,也易于让患者接受。
- 李小青张铭光欧艳何晓俐李金辉何柳
- 关键词:双囊三腔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萎胃汤联合西米替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修复及Wnt通路表达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萎胃汤联合西米替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修复及Wnt通路表达影响。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40只,模型组采用MNNG造模法建立CAG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每组12只。按设计分别连续灌胃8周,然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血清、胃液及胃组织标本。观察处死前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胃液总胃酸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比色法检测组织(P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胃组织糖原合成酶及酶-3(GSK-3β)、β-链蛋白(β-catenin)及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体重明显增长,胃黏膜厚度、腺体数量正常,无坏死及缺损;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长不明显,胃黏膜变薄,腺体数量大量减少,胃黏膜出现糜烂、缺损;西药组大鼠体重略有增加,胃黏膜略有增厚,腺体数量部分减少,有少量胃黏膜出现糜烂、缺损;中医药联合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厚度基本正常,腺体无明显减少,未见胃黏膜出现糜烂、缺损;与正常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总胃酸度、MVD、MVD、GAS、PP、PGE2、SOD、GSK-3β显著降低,MDA、β-catenin、COX-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对比,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大鼠总胃酸度、MVD、MVD、GAS、PP、PGE2、SOD、GSK-3β显著升高,MDA、β-catenin、COX-2显著降低,中西药联合组大鼠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胃汤联合西米替丁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萎缩的病理状态,促进胃黏膜微血管新生,抑制胃黏膜氧化应激反应,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改善胃黏膜酸功能,其机制可能
- 李金辉李小青
- 关键词:西米替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修复WNT通路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与护理配合方法,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12年1月-8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病变患者行ESD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安全、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现创面少量出血4例,予电凝、氩气刀或止血夹成功止血;术后24h内出现出血1例,予急诊内镜下止血夹成功止血。无穿孔发生。平均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或食管狭窄等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在ESD术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是顺利进行手术,减少其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 李小青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护理
- PS液对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复方磷酸钠液(PS液)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s,AP)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收治的68例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PS液,对照组加用33%硫酸镁,观察两组用药后24 h内的排便时间、症状减轻时间、排便次数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采用PS液比采用33%硫酸镁对患者的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减轻所需平均时间少1.12 h(P<0.05);肠鸣音恢复所需平均时间少0.92 h(P<0.05);首次排便所需平均时间均少1.05 h(P<0.05);24小时内平均排便次数多2.2次(P<0.05)。结论:PS液用于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方面优于33%硫酸镁,护理操作简便、易掌握,在AP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值得推广。
- 欧艳张铭光李小青杨帆魏宏强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护理
- 内镜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十二指肠穿孔致广泛皮下气肿一例
- 2015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8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半个月"于2014年4月30日入院。半个月前,患者进食后出现右上腹胀痛,疼痛剧烈时伴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未测体温),呕吐、肛门排气后疼痛可缓解,无放射痛。外院就诊,上腹平扫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皆提示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上段扩张,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诊断高血压病5年,长期规律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可。
- 卢静王春晖李小青罗蓉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穿孔皮下气肿
-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胶浆在普通胃镜检查中麻醉、祛泡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胶浆在普通胃镜检查中的的麻醉及祛泡效果。方法将1009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7例,检查前5min予以50mL水将利多卡因胶浆原液(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内含盐酸利多卡因0.2g)稀释后口服;对照组502例,检查前5min予以利多卡因胶浆原液口服,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的麻醉及祛泡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祛泡效果优于对照组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过敏及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结论胃镜检查前将利多卡因胶浆1支加入50mL水稀释后口服,在不影响麻醉润滑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胃内祛泡效果,该方法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 张琼英王瑜李小青黄文霞刘伟
- 关键词:胃镜检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麻醉祛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