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星
- 作品数:52 被引量:4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1980-2019年糖尿病经济学评价文献计量分析
- 2022年
-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揭示糖尿病经济学评价研究概况,为医学科研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Web of Science和Pubmed平台为数据源,利用DDA和Pajek等工具的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检索近40年来发表的糖尿病经济学评价文献,对其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国家合作、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最早的糖尿病经济学评价文献发表于1985年,2002年后发文量快速增长。近20%的文献集中于发文量前15名的期刊,共筛选出150位糖尿病经济学评价领域的核心作者。发达国家发表的文献量居多,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哈佛大学和伦敦大学。在关键词共现构建网络中,聚合了以“糖尿病经济学评价”“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药物治疗”“糖尿病预防与预警”“糖尿病相关代谢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筛查指标”等主题概念。结论 全球糖尿病经济学评价研究自21世纪开始快速发展,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糖尿病经济学评价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国际上该领域较有影响的专业期刊和作者群体及研究机构虽已具规模,但糖尿病经济学评价研究主题较为分散。
- 肖军孙谨芳周志超史双青郑洁李国星
- 关键词:糖尿病经济学评价文献计量分析
- 基于支付意愿的大气PM2.5健康经济学损失评价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采用支付意愿(WTP)法对北京市PM2.5的健康经济学损失进行初步评价,将以调查结果的WTP值为基础计算的健康经济学损失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和讨论。方法于2014年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722名居民对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的WTP,选取死亡为健康终点,核算北京市居民统计学意义上的生命价值(VOSL)和大气PM2.5的健康损害成本。结果有65.4%(472/722)的调查对象愿意为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健康风险支付费用,其WTP值为100~200元/人,居民VOSL为66.7万元~133.3万元。2011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对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环境损害成本分别为27.11亿元~54.19亿元、3.22亿元~6.43亿元、8.11亿元~16.21亿元,分别占该市该年GDP总量的0.17%~0.33%,0.02%~0.04%和0.05%~0.10%。结论可采用CVM调查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的WTP,并评估大气污染的健康损失成本。
- 高婷李国星胥美美王旭英梁凤超曾强潘小川
- 关键词:支付意愿大气污染PM2.5条件价值评估法
- PM10与表观温度交互作用对北京市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PM10与表观温度交互作用对北京市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每日呼吸系统急诊病例资料、同期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数据和中国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通过惩罚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M10与平均表观温度和最低表观温度的交互作用在低温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表观温度差值的交互作用在温差较大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观温度为低温、中温、高温3个水平时,PMIO对于呼吸系统急诊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5.90%(95%CI:2.15%~9.78%),0.01%(95%CI:-0.65%~0.63%1,-0.22%(95%CI:-0.63%~0.17%);在最低表观温度为低温、高温水平时,PM10对于呼吸系统急诊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1.42%(95%CI:0.37%~2.53%),-0.17%(95%CI:-0.56%-0.20%);在日表观温度差值的高、中、低3个水平时,PM10对于呼吸系统急诊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05%(95%CI:0.65%~0.75%),0.01%(95%CI:-0.37%~0.40%),1.75%(95%CI:0.50%~3.02%)。结论在低温和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PMIO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较大,应该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防护。
- 李国星陶辉刘利群郭玉明潘小川
-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广义相加模型呼吸系统疾病
- 日最高气温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区日最高气温与某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ICD10:I00~I99)的关系,研究日最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资料及相关的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季节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不同季节日最高气温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多气象因素模型结果显示,春、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分别增加17.3%(OR=1.173,95%CI:1.149~1.197)和4.2%(OR=1.042,95%CI:1.011~1.074);而秋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反而下降25%(OR=0.750,95%CI:0.727~0.773),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下降2.1%(OR=0.979,95%CI:0.956-1.004),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春、夏季日最高气温升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增加,提示春季和夏季,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性因素;而秋季和冬季,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反而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王佳佳郭玉明李国星Wichmann H E潘小川
-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病例交叉研究
- 北京市最低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 目的 探讨北京市2004-2006年间不同季节最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急诊(ICD10∶I00~I99)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某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急诊资料,以总心脑血管...
- 李国星郭玉明王佳佳潘小川
- 关键词:最低温度气象因素病例交叉研究心脑血管疾病
- 日最高气温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北京市某区日最高气温与某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ICD10: 100~199)的关系,进而研究日最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
- 王佳佳郭玉明李国星Wichmann H E潘小川
-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心血管疾病急诊人次病例交叉研究
- 2004—2006年北京夏季最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数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夏季最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ICD10:I00~I99)急诊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2006年北京大学某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急诊资料、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数据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控制大气污染物S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影响的情况下,无滞后夏季最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总急诊、冠心病急诊、心律失常急诊、心衰急诊和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影响最大,气温每升高1℃,OR值分别为1.039(95%CI:1.008~1.071),1.077(95%CI:0.987~1.174),1.037(95%CI:0.963~1.116),1.103(95%CI:0.909~1.339)和1.030(95%CI:0.985~1.077),其中最低气温与总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模型中,考虑到相对湿度因素时,气温每升高1℃对冠心病急诊和脑血管病急诊的OR值分别为1.095(95%CI:1.001~1.075)和1.050(95%CI:1.002~1.100),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最低气温升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总急诊增加,同时相对湿度可能与气温有协同作用,可导致冠心病急诊,脑血管病急诊增加。
- 李国星郭玉明王佳佳潘小川
- 关键词:气象因素最低温度病例交叉研究心脑血管疾病
- 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相关性——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时空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利用垂直湿度校正法校正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并探索校正AOD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与人群健康结局建立暴露反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先采用空间插值方法对AOD、地面PM_(2.5)、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进行插值以获得不同地理位置的各项数据,按照地理位置与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大气边界层高度及由相对湿度计算得到的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分别对AOD进行垂直校正与湿度校正。为进行对比,将校正AOD和PM_(2.5)采用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控制时间趋势、温湿度效应、星期几效应和节假日效应等,得到无量纲化后的校正AOD与PM_(2.5)对北京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死亡的急性效应。结果:经过垂直湿度校正后的AOD与PM_(2.5)相关系数达到0.72。累积滞后0~3 d(lag 0~3)的标准化校正AOD对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数及COPD死亡数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每升高1个单位,超额危险度分别为3.64%(95%CI为0.58%~6.78%)和4.92%(95%CI为1.81%~8.14%)。累积滞后0~1 d(lag 0~1)的标准化PM_(2.5)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每升高1个单位(约155μg/m3),超额危险度分别为3.96%(95%CI为0.82%~7.19%)及6.12%(95%CI为1.44%~11.02%)。与地面PM_(2.5)的效应相比,校正AOD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效应的置信区间较窄,对于捕捉颗粒物对居民每日死亡的滞后效应更为敏感;且不同累积滞后天数的校正AOD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COPD死亡的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捕捉颗粒物对于居民死亡的累积滞后效应更为敏感。结论:校正AOD可以反映地面颗粒物对北京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在缺乏地面监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校正AOD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物的指标与人群健康
- 吴筱音李国星王旭英梁凤超潘小川
- 关键词:颗粒物呼吸系统疾病气溶胶光学厚度
- 多环芳烃与女性不孕和不良妊娠结局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女性生育力降低,主要表现为不孕症和不良妊娠结局,是近年生殖健康面临的重大难题。研究表明,多环芳烃与女性生育力受损有关,多环芳烃可对卵巢、子宫内膜、激素以及细胞造成不良影响,这可能是多环芳烃导致女性不孕或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本文对多环芳烃影响女性生殖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林天雨刘菊芬李国星任爱国
- 关键词:多环芳烃女性不孕症
- 天津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与循环系统疾病负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天津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与暴露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负担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收集并整理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天津市每日大气主要污染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的日均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和人群死亡监测数据等,以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年作为疾病负担指标,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利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时间序列资料中的长期趋势、季节、气象因素和其他一些与时间长期变异有关的混杂因素,定量评价天津市大气PM10与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和每日寿命损失年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天津市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10年期间,大气PM10的日均浓度为117.6 μg/m3;天津市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每日死亡平均数分别为38.4、14.8和17.2人,其相应的每日寿命损失年平均数分别为776.8、306.5和326.1人年.天津市大气PM10浓度的增加对上述3种病因别每日死亡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影响效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大气PM10滞后0日与滞后1日滑动平均值的浓度(Lag01),其效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相应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53%(95%CI 0.35%~0.71%)、0.40%(95%CI 0.28%~0.53%)和0.38% (95%CI 0.19%~0.56%).天津市大气PM10浓度的增加对上述3种病因别每日寿命损失年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影响效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Lag01,其效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相应的寿命年损失分别为2.86(95%CI 1.79~3.93)、1.59(95%CI0.95~2.23)和1.07(95%CI0.43~1.71)人年.多污染模型中,控制SO2后,大气PM10对人群上述3种病因别每日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效应值均高于单污染物模型;控制NO2或同时控制SO2和N
- 曾强李培倪洋李国星王德征潘小川江国虹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患病代价寿命损失年可吸入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