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建

作品数:77 被引量:98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7篇盆地
  • 21篇四川盆地
  • 19篇油气
  • 14篇页岩
  • 12篇储层
  • 11篇成藏
  • 10篇页岩气
  • 10篇勘探
  • 9篇地质
  • 6篇龙马溪组
  • 6篇寒武系
  • 6篇白云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盐岩
  • 5篇油气成藏
  • 5篇源岩
  • 5篇震旦
  • 5篇震旦系
  • 5篇志留系

机构

  • 47篇中国石油化工...
  • 23篇中国石化
  • 2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77篇李双建
  • 15篇何治亮
  • 14篇沃玉进
  • 14篇孙冬胜
  • 12篇周雁
  • 9篇金之钧
  • 9篇张殿伟
  • 9篇张荣强
  • 8篇王清晨
  • 8篇朱东亚
  • 8篇袁玉松
  • 8篇李智
  • 5篇郝运轻
  • 5篇汪新伟
  • 4篇刘全有
  • 4篇肖开华
  • 4篇林娟华
  • 4篇孙炜
  • 3篇胡宗全
  • 3篇聂海宽

传媒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地质学报
  • 6篇地质科学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沉积学报
  • 3篇西北地质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古隆起的活动性与油气分布被引量:11
2017年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具有时代老、规模小、多期活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因此海相盆地古隆起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活动性较强,本文根据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活动性,将其分为稳定型、反转型、迁移型、沉没型和肢解型5种类型,并结合最新的勘探进展对各类古隆起的控油气作用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稳定型古隆起的油气主要富集在隆起的核部与斜坡部位,反转型古隆起油气主要富集在斜坡和枢纽带,迁移型古隆起主要富集在斜坡部位,沉没型和肢解型控油气作用较弱;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拓展,油气"近源、优储"的成藏特征更为明显,古隆起斜坡部位邻近烃源岩的短期暴露溶蚀储层和多期断裂发育带是油气新发现的重要地区,古隆起与古老拉张槽叠加部位,具有优越的成藏匹配关系,成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新热点;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古隆起下斜坡部位的阿满过渡带、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深层元古宙拉张槽两侧、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深层震旦纪—寒武纪拉张槽两侧等地区是海相深层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富集的有利地区。
孙冬胜李双建云金表孙宜朴孙润轩
关键词:克拉通盆地古隆起油气分布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2024年
以地震、钻井、岩心和包裹体薄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过程,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均一温度及盐度测定、埋藏—热演化史模拟和气藏演化过程分析等,明确雷口坡组油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分析不同类型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包裹体成群/成带发育于孔洞矿物充填期后,丰度较低(GOI为1%±),均为灰色—深灰色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90℃~200℃,温度峰值在120℃~150℃;盐度分布在0~24%,具体可细分为0~4%、6%~18%和20%~24%共3个区间。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天然气主成藏期有3期,分别为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早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油气成藏过程为晚三叠世,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生成原油沿印支运动形成的断裂进入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早-中侏罗世,两套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叠加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斜坡区马鞍塘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新近纪以来,油气藏最终调整定型形成现今形态。
李智李智李双建王濡岳李双建李英强
关键词:岩相学特征成藏期次成藏过程雷口坡组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含油气性与页岩油可动性评价——以H317井为例被引量:30
2020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际地质样品统计,建立其生、排油模式,并认为长7段页岩油的可动门限(排烃门限)在70 mg/gTOC,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泥页岩层系页岩油含油性和可动性评价模板。评价模板中将该区页岩油划分为有效资源、潜在资源和无效资源三大类。以H317井实际地质应用实例,使用评价模板对其不同岩性进行了系统分类。H317井长7段泥页岩层系中非源岩夹层段及部分块状泥岩等可作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效资源和有利目标,黑色页岩虽然含油性较好,但流体组份偏重,流动性差,针对这类资源可采用原位加热改质后开采等工程技术手段,因此可作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潜在资源。
黄振凯黄振凯李双建郝运轻孙冬胜李双建陈建平
关键词:页岩油可动性鄂尔多斯盆地
中下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沉积环境、成因及硅质来源探讨被引量:16
2020年
硅质岩中蕴含着重要的古地理、古构造及古海洋等信息,是进行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针对中下扬子北缘孤峰组层状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成因及硅质来源存在的较大争议,基于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正向论证通过对前人关于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广泛搜集已发表的相关地球化学原始数据,建立硅质岩主量、稀土元素数据库,重新系统地进行沉积环境、成因及硅质来源判别;反向论证通过对华南中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进行时间及成因的梳理,建立构造演化序列,以检验或解释目前存在的系列争议,结果表明:①除个别地区如安徽贵池唐田、铜陵花树坡和巢湖平顶山受火山活动及断裂影响向热液成因过渡,中下扬子北缘孤峰组层状硅质岩主要为非热液成因或生物成因,且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环境;②华夏古陆隆升及海平面升降控制了研究区孤峰组层状硅质岩中部分陆源物质的输入,但陆源物质对硅质岩的硅质贡献并不明显;③孤峰组硅质岩的研究对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间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赵振洋李双建王根厚
关键词:中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
模拟地层条件下泥岩三轴应力实验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泥岩的岩石力学性质既关系到了它能否成为良好的盖层,也关系到它能否成为优质的页岩气储层。为了明确地层条件下泥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四川盆地南部典型的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进行了20(常温),50,100,130℃四个温度点,每个温度点在0,10,20,40,60 MPa五种围压条件下的20个三轴压缩实验,获得了泥岩岩石力学参数与温度和围压的关系。实验表明:在60 MPa围压范围内,泥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在130℃温度范围内,泥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的变化与温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温度下,同一围压条件下,泥岩的岩石力学参数保持相对一致。这说明泥岩的岩石力学性质主要受埋藏深度(围压)的影响,温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从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还可以看出,随着埋深的增加,即使是晚成岩阶段的泥岩也有从脆性向塑性转变的趋势。根据岩石峰值抗压强度和残余抗压强度的数学关系,计算出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脆延转变的临界深度约为4200~4400 m。作为盖层时,超过该临界深度,泥岩不容易破裂,具有优越的封闭性;作为页岩气储层,超过该临界深度,泥岩的可压性变差。
李双建金之钧袁玉松周雁孙冬胜
关键词:塑性可压性泥岩志留系四川盆地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目前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发育的岩浆岩是岩石圈深部减薄过程在浅部的重要响应,也是克拉通破坏在浅部的直接表现.岩体侵位机制和侵位过程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并记录同期区域大地构造信息.15年来,通过对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岩浆发育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及早白垩世晚期)22个花岗岩体开展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的研究,反演岩体的就位过程;结合早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探讨岩体侵位的构造背景,进一步约束华北克拉通在不同阶段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克拉通破坏的相关性.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均具有一致的N(E)-S(W)向的磁线理,早白垩世早期岩体和变质核杂岩以NW-SE向(磁)线理为主,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磁线理则比较分散.结合区域构造,我们推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侵位受区域N(E)-S(W)向弱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早白垩世早期岩体侵位则受区域NW-SE向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而早白垩世晚期岩体就位与先期浅表弱伸展已经产生空间相关.总而言之,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经历了从N(E)-S(W)向NW-SE的转变,并体现出阶段性由弱渐强的表现.上述伸展构造发育方向的转变可能代表蒙古-鄂霍茨克带和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东部相互作用过程.
林伟曾纪培孟令通邱华标卫巍任志恒褚杨褚杨宋超李双建
关键词:中生代花岗岩华北克拉通东部克拉通破坏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储层改造意义被引量:19
2021年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类型多、分布广,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和模式及其对储层的改造意义存在较多争议。在系统收集前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热液白云岩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详细分析,总结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及其储层改造意义。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与围岩的岩性和岩相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与同期断裂活动有关。根据热液白云岩与围岩的关系,可以将热液白云岩化模式分为3类:(1)滩相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地区的栖霞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不明显;(2)岩溶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也不明显;(3)致密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发育在川东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比较明显。断裂裂缝、充填残余的溶蚀孔和白云石晶间孔是热液改造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相比于原岩物性较好的储层,原始储集物性较差的储层受热液及其相关构造作用改造后,物性改善更加明显。
李双建杨天博韩月卿高平沃玉进何治亮
关键词:热液白云岩储层栖霞组中二叠统四川盆地
湘西、黔北地区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7
2008年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的稀土总量较高,w(ΣLREE)/w(Σ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呈平坦状及显著的负Eu异常。以Ceanom值反映水体介质的氧化还原性,志留纪早期的海水还原性较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形成优质的烃源岩。将REE的分异程度作为一种指示剂来表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志留系剖面自下向上,w(La)n/w(Yb)n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志留系下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上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源岩为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
李双建肖开华沃玉进龙胜祥蔡立国
关键词: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古环境
多种流体作用下的白云岩储层发育过程和机制被引量:8
2015年
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流体溶蚀作用,与构造演化相结合,从构造—流体耦合角度能够更好地研究白云岩储层流体改造过程和机理。对四川盆地野外和钻井岩心灯影组白云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观测、流体包裹体和微区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灯影组白云岩依次遭受了地表岩溶、环边放射状白云石胶结、晶粒状白云石胶结、方解石胶结、石英充填、油气充注、埋藏溶蚀和黄铁矿充填等成岩改造作用。晶粒状白云石主峰温度区间为190.0~200.0℃及220.0~230.0℃;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峰温度区间为150.0~160.0℃。晶粒状白云石δ^(18)O_(VPDB)值均低于-10‰,具有热液白云石的特征。构造—流体耦合改造作用制约着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的发育过程和机制,依次为,桐湾期构造抬升环境的大气降水岩溶作用,灯影末期构造沉降环境海水充填作用,早寒武世兴凯期以及二叠纪峨嵋期构造拉张环境下富Ca—Mg和富Si质热液流体溶蚀及相关晶粒状白云石和石英的充填作用,志留纪末期开始油气流体充注、埋藏溶蚀作用及黄铁矿充填作用,直至燕山—喜马拉雅阶段天然气的充注。
朱东亚张殿伟刘全有何治亮李双建张荣强
关键词:灯影组白云岩成岩作用
特提斯演化控制下盆地原型、改造与油气差异富集——基于波斯湾盆地与四川盆地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特提斯构造域中油气资源富集规律及其差异性,是国内外油气地质界的研究热点.中东地区的波斯湾盆地与中国境内的四川盆地分别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南北两侧,均记录了从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到新特提斯洋开-合演化的全地质过程,是油气异常富集的盆地.本文在特提斯构造域板块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斯湾盆地和四川盆地盆地结构与油气成藏条件的解剖,对特提斯构造域板块裂解-聚合过程中油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系统对比研究,并指出了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中-新元古代以来波斯湾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早期相似、晚期各异”的特征.受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与新特提斯洋形成演化控制,波斯湾盆地和四川盆地经历了多阶段发育与改造过程,构成了两大伸展-聚敛旋回,具有“裂谷-克拉通拗陷(被动大陆边缘)-前陆”多类型盆地原型纵向上的有序叠加的特点.(2)特提斯构造域长期处于中低纬度以及板块裂解-聚合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缺氧环境是烃源岩大规模发育的关键,单向裂解过程中连接大洋的欠补偿的裂谷深凹、被动大陆边缘的盆地-斜坡与陆架凹陷、克拉通拗陷的盆内凹陷和前陆盆地的欠补偿前渊是烃源岩分布的有利部位;台地边缘、台内水下高地和古隆起、断裂带是有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与盆地演化阶段和全球性干热气候事件密切相关的膏盐岩盖层,是油气大规模保存的关键.(3)特提斯演化控制下波斯湾盆地和四川盆地油气富集具有相似的主控因素,原型盆地叠加过程中适度的构造-沉积分异与构造改造,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有利于大型油气田发育.油气宏观分布受源-盖组合的控制,局部的油气分布受圈-储配置控制.板块大小与位置、基底稳定性、海平面变化、古气候、构造变形改造是波斯湾盆地和四川盆地
何治亮金之钧李双建金之钧李双建郭金瑞吕雪雁郭金瑞李英强殷进垠
关键词:特提斯构造域盆地原型油气富集勘探方向四川盆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