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朝
- 作品数:63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农民道德启蒙与乡村治理——以义利观、理欲观变革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关于义利、理欲关系的认知理解较之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向:在摆脱传统"以义规利"、"以理导欲"的道德规制,追求"义利相与"、"理欲和解"理想目标的同时,也出现了"以利逾义"、"以欲越理"的道德歧路,表现出分裂义利、理欲关系的偏向,隐含着道德功利化甚至道德虚无的价值危机。因此,建设新型的义利、理欲观念,积极引导农民汲取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色,赋予其新的内容,推动农村社会的道德建设,成为了加强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维度与途径。
- 李卫朝
- 关键词:义利观理欲观乡村治理
- 当代农民文化诉求与基本文化权益保障
- 2012年
- 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当代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提升农民道德修养,和谐农民人际关系,缓解农民心理危机。当代农民对文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诉求,要求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应结合基本文化权益的特征,建立法律、政策相协调的文化权益保障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权益保障机制,鼓励和调动农民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中的主体意识。
- 王锦慧李卫朝方亮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诉求文化权利基本文化权益
- 道教文化与当代农民和谐人格的塑造被引量:1
- 2012年
- 塑造和谐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广大农村面临诸多的矛盾无法化解,长期生活在矛盾之中的农民人格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框架内挖掘、转化道教文化,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精神和谐三个层面上汲取道教文化的智慧,塑造当代农民的和谐人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 李卫朝
- 关键词:道教和谐社会和谐人格农民
- “05方案”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述评被引量:4
- 2013年
- "05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明确了研究的立足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具体分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初步探索了体现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但已有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应继续探讨与教材具体内容相契合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体系。
- 李卫朝武星亮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对话的和谐意蕴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类已进入全球对话的时代。从人交往的范围及其逻辑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对话是前提,人与神的对话是动力,人与人的对话是核心,人与机的对话是展开,人与历史的对话是归宿。对话的内容涉及人与自然、神、人、机、历史...
- 田云刚李卫朝
- 关键词:交往人本意蕴
- 文献传递
- 对中国现代化认识的一个侧面 ——百年“义和团”观
- 纵观一百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义和团”观,虽然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反复和波折,但各个阶段的“义和团”观都触及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问题:其一是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其二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现代化的...
- 李卫朝
- 文献传递
- 建构“原理”课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思考
- 2014年
- 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改善,必须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第二个转化"的实现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坚持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在关注社会现实、审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真正达到"原理"课的教学目的。
- 李卫朝冀建峰
-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信仰体系
- 新时期中国农民启蒙的政治面相——以农民政治主体性崛起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民的政治主体性迅猛崛起,先后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的政治觉醒、村民自治与农民的政治参与、进城务工与农民的政治窘迫等几个阶段。一方面呈现了新时期农民启蒙的政治面相,另一方面透露着当前农民在政治参与、政治抗争等方面的窘迫感和无力感,折射出农民启蒙中推进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当前应该加速推进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歧视性制度和政策,在不断的政策、制度突破中实现农民的平等国民待遇,从而将农民从政治窘迫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积极引导农民从激烈的政治抗争逐步走向政治认同,推动农民政治启蒙继续前行。
- 李卫朝郝炜
- 关键词:政治主体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城务工
- “原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会暨“原理”课教学体系和重点、难点研讨会综述
- 2013年
- 2012年9月22—23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委员会主办、山西农业大学承办的“2012年会暨‘原理’课教学体系和重点难点研讨会”在山西太谷举行,会议得到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山西省教育厅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 王秦俊李卫朝
- 关键词:教学体系
- 当前中国农民启蒙何以必要?被引量:1
- 2014年
- 当前,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任务,此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在探究中国现代化内部原因和动力基础上建构的中国式现代性的范导,而中国式现代性在农民思想中的确立则亟需通过农民启蒙来完成。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民启蒙的远未完成,使农民启蒙显得必要而迫切,只有通过农民启蒙,才能稳妥解决横亘在农民迅速发展的物质生活与遭受重创的精神家园之间的矛盾;才能在启蒙农民的过程中启蒙我们自己,建设农民的主体性,开发农民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也才能为启蒙反思开辟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
- 李卫朝
-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农业现代化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