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君

作品数:19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老年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血压
  • 3篇衰竭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高血压
  • 2篇胆固醇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右旋糖...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多器官功能衰...
  • 2篇心血管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19篇李丽君
  • 4篇卢才义
  • 4篇翟金月
  • 4篇高磊
  • 4篇穆洋
  • 4篇张玉霄
  • 4篇薛桥
  • 4篇徐勇
  • 4篇周圣华
  • 4篇王晶
  • 3篇周肖
  • 3篇智光
  • 3篇陈韵岱
  • 3篇陈瑞
  • 3篇耿晓雯
  • 2篇侯小玲
  • 2篇颜伟
  • 2篇田进文
  • 2篇高伟
  • 2篇刘鹏

传媒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疗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合并脑出血一例被引量:4
2016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8岁。主因"发热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无特殊用药、吸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3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60/47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四肢皮肤温凉,双肺清无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103次/min,律不齐,未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入院心电图V_(1~6)导联广泛ST段抬高0.2~0.4 mV。
李丽君董蔚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心包摩擦音吸毒史心尖搏动
围手术期补液速度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不同补液速度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应用统计软件随机入选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连续在本研究所住院并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7例,根据补液速度分为常规补液组和快速补液组。常规补液组和快速补液组的围手术期补液速度分别为1.5~2.0ml.kg-1.h-1和6~9ml.kg-1.h-1。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病情变化、血压及心室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补液组共有20例患者顺利完成试验,有5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常规补液组共有17例患者完成试验,有4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另有3例患者因术后4h内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伴低血压状态被排除本试验。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室率、收缩压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均与补液速度关系不大。常规补液组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后4h相比无明显改变(16.90%±5.15%比14.20%±5.05%,P>0.05)。快速补液组术后4h、术后次日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5%±5.85%比20.55%±4.97%,7.00%±6.78%比20.55%±4.97%,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的围手术期予快速补液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常规补液相比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周圣华卢才义翟金月张玉霄颜伟薛桥高磊李丽君赵忠仁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聚集
二维、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容积和功能:超声与核磁共振的比较
研究背景和目的:右心室容积、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往一直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指南推荐用于测量右心室大小、功能评价的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和指标较多,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些指标的准确性、特异性如何。而...
周肖穆洋李丽君王晶耿晓雯李苏雷杨瑛徐勇智光
文献传递
应用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LVEDV)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选择接受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QRSd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比(0.58±0.21)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无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QRSd/LVEDV是CRT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AUC=0.79,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RSd/LVEDV、LBBB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QRSd/LVEDV是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丽君王晶耿晓雯穆洋周肖智光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不同性别青年肥胖高血压患者醛固酮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青年肥胖高血压患者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方法住院青年高血压患者319例,男性217例,女性102例。按照亚洲太平洋地区肥胖诊断标准,体质量指数(BMI)≥28kg/m2者为肥胖。空腹状态抽血化验各项指标,并于住院期间行卧立位试验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结果女性肥胖高血压患者卧位醛固酮水平低于男性[(407.37±169.59)比(470.09±159.67)pmol/L,P<0.05]。在男性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肥胖组患者的卧位醛固酮水平升高[(470.09±159.67)比(416.21±126.05)pmol/L,P<0.05],而在女性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间卧位醛固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7.37±169.59)比(402.37±126.37)pmol/L,P>0.05]。在男性青年高血压患者中,醛固酮水平和BMI、收缩压水平呈正相关(r=0.195、0.216,P<0.05)。结论肥胖的男性青年高血压患者醛固酮水平显著增加,而肥胖与女性青年高血压患者醛固酮水平无关。
李丽君侯小玲耿晓雯陈韵岱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醛固酮性别差异
磁导航系统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磁导航系统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经过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技术和4mm温控导管消融,B组采用磁导航系统和温控磁大头导管消融。两组各入选10例患者,其年龄、性别、心动过速病史和基础心血管疾病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如下参数:消融操作时间、患者透视时间、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消融能量、成功率、并发症、手术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全部一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相同,随访(7.1±1.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磁导航消融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和实际消融能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消融组,但手术费用高于常规消融组。结论采用磁导航系统指导房室结慢径路导管射频消融能明显缩短消融操作时间及患者和术者的透视时间,减少放电次数,降低实际消融能量。
卢才义高磊颜伟薛桥张玉霄周圣华刘鹏翟金月李丽君陈瑞
关键词:磁导航系统导管射频消融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前不同禁食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减少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两种不同术前禁食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前禁食时间长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结论 介入治疗术前应避免禁食时间过长,保证进食够量,以满足消化道的生理特性和人体的正常所需,防止或减少禁食所致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情绪改变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刘鹏郑小琴李丽君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禁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56
2022年
心血管疾病死亡已成为我国首位死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既具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又常常并存。两种疾病并存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降压问题有其特殊性,共病患者适宜的降压目标及优化的降压策略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关键。该共识从临床实践出发,制定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评估体系及管理流程,内容包含了风险评估、降压目标、药物选择原则及院外血压管理及随访,以指导心内科医生优化冠心病患者规范血压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共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改善其心血管结局。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陈韵岱孙宁玲薛浩李丽君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严重过敏1例
2004年
李丽君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病例报告冠心病
高龄老年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型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型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3-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2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70岁)作为研究对象,抽血行ALDH2基因型检测,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将其分为ALDH2野生型(即GG型)组(n=136)和基因突变型(即GA型,AA型)组(n=88),收集受试者的基线资料,由同一技师行颈动脉超声(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Crouse积分)、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等检查。结果 ALDH2野生型与突变型比较,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2.11±1.80 vs 3.45±1.52)、ABI(1.13±0.24 vs 0.89±0.21)及ba PWV(1 390.63±92.37 vs1 677.12±8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H2基因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ALDH2突变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杨美艳韩博徐勇田留洋张晔李丽君强钰伟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动脉粥样硬化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