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镭
- 作品数:214 被引量:2,8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靶向人类WT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制备编码人类WT1基因的shRNA(short hairpin 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合成WT1shRNA的DNA模板单链,在两端加入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Hind Ⅲ的酶切位点,退火形成双链,质粒pGenesil-1的BamH Ⅰ+HindⅢ双酶切线性化,稀释退火片段与线性化Pgenesil-1质粒表达载体经T4DNA连接酶连接,酶切、测序鉴定.结果 经酶切、测序鉴定,pWT1shRNA构建成功.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人类WT1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为探讨WT1的生物学功能及白血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杨涛王宏伟叶芳徐菁朱镭张丽
- 关键词:白血病RNA干扰质粒
- 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重因和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及意义
- 2002年
- 为检测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IgH)和T细胞受体γ基因 (TCRγ)克隆性重排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意义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51例AML患者IgH及TCRγ基因重排。结果表明 ,51例患者中 9例 (1 7.65 % )发生IgH基因重排 ,1 1例 (2 1 .57% )出现TCRγ基因重排。由此可见 ,AML中确实存在系列失真现象 。
- 许莲蓉乔振华苏丽萍马梁明王宏伟张丽朱镭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
-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属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按照CHINET统一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出枸橼酸杆菌属细菌12855株,其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7925株,占61.65%,克氏枸橼酸杆菌2589株,占20.14%。7年间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在全部细菌和肠杆菌目细菌中的检出占比呈上升趋势,2015年分别占0.76%和1.76%,2021年分别占0.94%和2.09%。科室来源主要为外科病房(32.33%±5.42%),其次为内科病房(26.92%±3.70%)。标本来源主要分离自尿液(34.15%±1.01%)及呼吸道(22.23%±2.09%)。2015—2021年枸橼酸杆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有所升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9.5%和8.3%下降到5.5%和5.8%,对环丙沙星、替加环素以及多黏菌素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在所有枸橼酸杆菌属细菌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结论枸橼酸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及细菌耐药监测,以遏制细菌耐药率回升。
- 李可可魏莲花杨洋胡付品朱德妹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黄颖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郭大文赵金英喻华黄湘宁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徐雪松鄢超王山梅楚亚菲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方吕志勇胡芳芳沈瀚周万青贾伟李刚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5—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CHINET 51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按照CHINET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从51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29701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8.6%,历年该菌检出率在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次于不动杆菌属排第二位。其中(91.4±1.0)%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66.4±2.8)%菌株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所下降,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率>90%。分离自门急诊的菌株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0%~19.8%,分离自ICU的菌株耐药率为0.6%~40.5%,分离自内科和外科的菌株耐药率分别为0.8%~28.8%和1.2%~23.3%。分离自儿童的菌株耐药率在0.8%~18.8%,成人株为1.2%~26.1%,老年株为1.0%~28.5%。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儿童医院分离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2.5%~24.2%、0.7%~27.6%和0.6%~20.3%。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35153株,检出率为27.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检出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之一,该菌对各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下降,耐药监测是控制细菌耐药发生和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自不同标本类型、不同科室及患者年龄的菌株耐药性相差较大,临床中更应该加强监测,协助医师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流行。
- 谢潋滟孙景勇杨洋胡付品朱德妹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付盼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张峰波徐元宏黄颖孙自镛陈中举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魏莲花邹凤梅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郭大文赵金英喻华黄湘宁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徐雪松鄢超王山梅楚亚菲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方吕志勇胡芳芳沈瀚周万青贾伟李刚吴劲松卢月梅李继红段金菊康建邦马晓波郑燕萍郭如意朱焱
- 关键词:耐药监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性变迁
- 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方面的探讨与措施
- 探讨通过对临床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加强技能培养,使工作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及生物危险,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和生物安全自查制度等...
- 杨冬梅朱镭
-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护气溶胶
- 文献传递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96例初发AML患者FLT3/ITD突变,分析FLT3/ITD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96例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18例(18.8%).其中M22例,M3 11例,M42例,M5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初发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109/L(3.6× 109~ 137.6×109/L),FLT3/ITD阴性AML患者为6.3×109/L(4.5×109 ~ 113.0×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FLT3/ITD阳性者随访16例,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 15个月),13例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诱导缓解率为81.3%(13/16).结论 FLT3/ITD是AM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FLT3/ITD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较高.
- 郭慧敏朱镭王宏伟黄瑞张晋丽
- 关键词:白血病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ML-M3)微小残留病(MRD)的方法,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一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CD15-CD11b-CD33-CD45),对40例初诊时经形态学及流式免疫分型诊断为M3的白血病患者及其治疗后12例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正常对照8例。结果在初发M3,以CD45/SSC(侧向角散射)设门,95%M3白血病细胞群表达CD1-5CD1-1bCD3+3。12例在第1疗程结束进行监测,CD45/SSC设门粒细胞群CD1-5CD1-1bCD3+3细胞分别为0,0.001%,0.002%,0.07%,0.08%,0.09%,0.22%,0.25%,0.66%,1.73%,12.24%,53.6%和72.4%。该方法的敏感度为10-4,远高于形态学检测法。而诱导分化后的白血病细胞首先表达CD1+5和(或)CD1+1b,并逐渐分化为CD+1+5CD1+1+bCD+3/3-成熟粒细胞。结论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CD15-CD11b-CD33-CD45),可作为流式细胞术检测M3的MRD的方法。
- 张红灵王宏伟朱镭乔振华张丽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重建
- 2003年
- 郭宏锋乔振华苏丽萍朱镭葛晓燕李蓉萍
- 关键词: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仪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HSP患儿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HSP治疗后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治疗前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在治疗有效后升高,说明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而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对HSP患儿预后判断的一个有效指标。
- 童琳琳常虹郝国平王晓欢朱镭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调节性T细胞CD4+CD25+
- FLT3 I836/M837位三碱基缺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
- 2008年
- 刘伟王宏伟郭慧敏李秋杏覃艳红朱镭张丽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酪氨酸激酶内部串联重复成人急性缺失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