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锦红

作品数:37 被引量:1,69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气候
  • 13篇降水
  • 9篇环流
  • 6篇年代际
  • 6篇夏季
  • 6篇夏季降水
  • 6篇大气环流
  • 5篇涛动
  • 5篇气候变化
  • 4篇气温
  • 4篇变率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年际
  • 3篇暖期
  • 3篇全新世
  • 3篇小冰期
  • 3篇降水量
  • 3篇厄尔尼诺
  • 3篇变暖
  • 3篇冰期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佳木斯市气象...

作者

  • 37篇朱锦红
  • 32篇王绍武
  • 10篇龚道溢
  • 9篇闻新宇
  • 8篇蔡静宁
  • 5篇慕巧珍
  • 4篇黄建斌
  • 4篇谢志辉
  • 4篇濮冰
  • 3篇李振华
  • 3篇周天军
  • 1篇叶瑾琳
  • 1篇董文杰
  • 1篇姚檀栋
  • 1篇陈莉
  • 1篇李崇银
  • 1篇张自银
  • 1篇孙照渤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5篇自然科学进展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王绍武等[2]的降水分型在环流上有较明显的天气学意义,对应的前期环流型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差异,可以用来作汛期降水预报.高度场与降水场的关系随考察地区和时间的不同有较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控制降水的因子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同一地区也随时间而变化.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东部地区而言,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在不同区域有一定差异,比较而言。
朱锦红
关键词:夏季降水可预报性
几个方兴未艾的气候学问题被引量:9
1999年
气候学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文中重点总结了几个有关气候诊断与气候预测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大气环流基本模态、夏季风与ENSO、ENSO预测。
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气候诊断气候预测
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被引量:58
1999年
文中指出在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计划中,列出年代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报性研究子计划充分显示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成果,特别对全球气候变暖、海气相互作用、温盐环流、自然气候变率和ENSO的年代际变率的研究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年代际气候变率全球气候变暖海气相互作用
中国气温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重建了中国东部71个站1880-2004年四季气温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发现了中国气温变化的2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2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通过研究这2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一模态在该时期持续的正位相增强造成的;而20世纪20-4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二模态所呈现的正位相所造成的。此外,我们检验了这2种模态在大气环流模式(CAM)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21年(模式中1880--2000年)的集合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现第一模态的变化,而第二模态则仅在冬季表现明显。最后,以冬季为例,利用1880-2004年重建及观测的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合成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2种模态的环流机制:第一模态正位相对应纬向环流增强,表现在地面气温分布上为东部一致变暖。而负位相则对应东亚大槽加深,东部地区一致变冷。第二模态正位相对应的环流分布则为从东亚北部到阿留申为负距平,东亚到北太平洋中纬度为正距平;对应地面气温分布为关内变暖关外变冷。负位相时环流分布基本相反。这样的环流机制得到了模式研究的支持。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气温变化
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问题被引量:38
2000年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评估月、季尺度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的方法 ,比较了相关系数(R)、预报技巧分 (S)和准确率 (P)的特点 ,并对当前国内外气候预测业务水平进行了分析 ,着重对大气环流、气温、降水及 ENSO的预测水平进行了评估 ,指出国内外月、季尺度的降水预报的水平目前在 55%~ 60 %左右 ,对 ENSO的发生、结束和强度的预报水平有限 .文中探讨了短期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问题 ,提出月、季尺度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的理论上限可能为 6~ 1 2月 ,准确率在 80 %~ 85%之间 .
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可预报性
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被引量:75
2001年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1951~1998年副高强度(Is)、西界(Iw)。北界(IN)3个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同期的 500 hPa观测高度场分别作相关分析,并在高度场中分别找出几个有意义的点,用其高度计算副高3个指数I's、I'N和I'w,计算出I's与Is、I'N与IN、I'w与Iw的相关系数均大于Is、IN和Iw与单点高度的相关系数。对NCEP资料作同样分析,结果相同,说明可以利用 500 hPa高度场数值计算副高活动指数。于是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北半球高度场资料将副高3个指数向前恢复到1880年。对1880~1999年副高强度、西界、北界作功率谱及小波分析,发现副高强度。北界具有明显的40年周期,西界具有明显的16年周期,即副高指数的变化以低频振荡为主。
慕巧珍王绍武朱锦红龚道溢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关系数大气环流降水
历史上淮河的洪水
<正> 2003夏季淮河流域发生自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更进一步认识淮河洪水的历史背景,本文根据史料反演得到的历史上淮河流域洪涝资料以及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了1470年~2002年该地区的洪涝发生情况。根据...
李振华朱锦红王绍武
文献传递
与热盐环流相关的海温异常对大西洋沿岸气候影响的诊断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THC(热盐环流)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在大西洋地区最为显著.Manabe利用淡水强迫THC引起海温变化的信号也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并呈dipole(耦极)模态分布.文中根据Manabe淡水强迫THC实验结果,给定北大西洋冷,南大西洋暖的海温距平分布代表弱THC,以相反海温距平分布代表强THC,利用大西洋这两种异常海温来驱动大气环流模式,研究这两种海温异常分布所代表的THC强弱变化对大西洋沿岸气候的影响,并且选出5个降水对THC变化敏感的地区,利用这些地区观测的降水资料拟合一个反映THC强弱变化的综合指数THCI,该综合指数能有效反映近100年THC变化的主要特征.
黄建斌周天军朱锦红王绍武
关键词:热盐环流海温异常
英国CRU高分辨率格点资料揭示的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被引量:125
2006年
中国覆盖比较完整的台站观测始于1951年,1951年之前虽然有一些观测记录,但是残缺不全。所以要建立更长的气候序列就要吸收代用资料,但是代用资料可能与气候要素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不可能一一对应,因此应用代用资料重建的气候序列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Climatic Research Unit(简称CRU)通过整合已有的若干个知名数据库,重建了一套覆盖完整、高分辨率、且无缺测的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时间范围覆盖1901-2003年,空间为0.5°×0.5°经纬网格覆盖所有陆地。这套资料和中国已有的气候数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国西部20世纪前半期非常缺少观测,CRU资料尽管包含插值带来的误差,经比较仍可作为有一定信度的参考;第二,中国现有的百年温度序列只是年或季分辨率,而CRU资料达到月分辨率;第三,建立这个序列仅使用观测结果,做统计内插,不包括代用资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CRU的序列与用代用资料补充得到的序列在资料方面有较大不同,比较这两个序列,不仅可以进一步确认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也可以彼此校正。结果表明:(1)CRU资料反映的全国年平均温度年际变化和考虑代用资料重建的序列吻合得很好,相关系数达到0.84;(2)区域尺度上,两者在10个典型分区的气温变率也相当一致,相关整体保持在0.8左右,仅新疆西南部和西藏西北部两者差异较大;(3)CRU资料揭示的中国年总降水量在1951~2000年的变化与160站观测吻合,相关系数达到0.93;(4)CRU资料的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和重建资料十分一致,秋季一致性最好,相关0.93;(5)CRU资料和重建的序列比较一致地表现出中国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其给出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旱和20世纪40年代中国高温的空间�
闻新宇王绍武朱锦红David VINER
关键词:中国气候高分辨率降水
对早中全新世厄尔尼诺减弱机制的模拟研究
全新世早期至中期(以下简称早中全新世)ENSO活动与现代明显不同,许多观测证据都表明8-5kyBP厄尔尼诺年际变率很弱,5kyBP甚至被称为“圣婴诞生”的时期。本文利用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o...
闻新宇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古气候模拟岁差年际变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