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衡 作品数:4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生隐球菌TUP1△株群体效应分子的筛选鉴定 2010年 目的明确新生隐球菌群体感应现象,分离鉴定其群体效应分子。方法观察以不同密度接种的新生隐球菌TUP1△株生长情况,取高密度生长的培养滤过液加入低密度接种TUP1△株的培养基中,观察滤过液促其生长作用,提纯并分析滤过液中的活性物质。结果新生隐球菌TUP1△株具有密度依赖生长特性,只有高于特定密度接种才能形成正常菌落,从高密度生长菌落培养滤过液中分离出一种11肽,可促低密度TUP1△株生长,命名为quorumsen sing peptide1(QSPl)。人工合成该活性物质QSP1,同样可使低密度接种的TUP1△菌株形成正常菌落。结论新生隐球菌存在群体感应现象,其群体效应分子为QSP1。 朱定衡 车付彬 徐楠 陈江汉关键词:隐球菌 信号传导 肽类 中国部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感染患病情况分析 2010年 常见的致病性隐球菌分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两个种,其中新生隐球菌分为血清A型(grubii变种)和血清D型(新生变种),格特隐球菌分为血清B型和C型。隐球菌的有性期分为a和d两个交配型。它们在生态学、易感人群和临床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我国关于新生隐球菌临床感染患病情况的资料稀少。 车付彬 朱定衡 陈裕充 赵瑾 陈江汉关键词:新生隐球菌 患病情况分析 易感人群 慢性重型乙肝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明确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在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中发病情况及主要病因。方法依据IFI和乙肝诊断标准,筛选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科慢性重症乙肝患者,60例IFI者为病例组,66例未发生IFI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FI患病率47.62%,病死率40%。乙肝病毒DNA水平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DNA高于3.16×103copies/mL,IFI发病可能性增大。结论慢重肝患者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超出临床预期,降低DNA拷贝可延缓乙肝进展,在预防及治疗IFI中亦具积极意义。 朱定衡 车付彬 温海 顾菊林 陈江汉关键词:慢性重型乙肝 侵袭性真菌感染 DNA 白念珠菌 我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基因型分析 2009年 为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基因型分布情况,我们对来自我国中东部地区的18个省、直辖市的120株血清A型和9株血清B型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采用PCR指纹分析、IGS序列测定和MLST(Multilocus sequencing tes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型菌株的M13指纹图谱中主要条带与VNI型标准株相同,但次要条带与VNI现有各亚型均不相符,我们将这种新VNI亚型命名为VNIc型,但VNIc型并不只分布在中国大陆,MLST分析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VNIc型菌株同来自美国、日本、马拉维和巴西的7株菌株亲缘关系高达75,提示VNIc型可能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基因型;对血清A型菌株采用(GACA)4和URA-5RFLP指纹分析则呈现与VNI标准株完全一致的主次条带;9株血清B型菌株基因型为VGI型。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的基因型分布。 车付彬 朱定衡 赵瑾 陈江汉关键词:新生隐球菌 基因分型 指纹分析 MLST 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