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才
- 作品数:364 被引量:2,382H指数:24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Ⅱ期效果观察
- 1996年
- 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Ⅱ期效果观察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朱凤才,王志高溧水县卫生防疫站余录根,胡明生,胡金宝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秦进才,高吉元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张锦麟,谢广中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使用的钧体普通菌...
- 朱凤才王志高余录根胡明生胡金宝秦进才高吉元张锦麟谢广中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预防接种抗体水平血清学效果抗体滴度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产前病毒感染状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相关指标分布特征,以评价HBV母婴阻断失败高危因素的分布强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入选的895名HBsAg阳性孕妇进行人口学信息、与HBV感染相关的信息调查,采集血液样品检测HBsAg、HBeAg、抗-HBe及HBV DNA滴度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孕妇产前HBeAg阳性率为33.4%,HBV DNA载量>107IU/ml者占25.2%,HBsAg滴度≥10 000IU/mL者占29.61%;HBeAg阳性者中,HBsAg滴度与HBV DNA载量间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r=0.53,P<0.01);随孕妇年龄的增加,孕妇产前HBeAg阳性率和HBV DNA载量均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 HB-sAg阳性孕妇中存在母婴阻断失败高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适当推迟怀孕年龄,可降低HBsAg阳性人群HBV母婴阻断失败的风险。
- 翟祥军刘耀珍刘红建刘黎静张秋民纪学中周余春曹名权孙翔朱叶飞朱立国卞倩彭红许卫国鲍倡俊羊海涛李杰朱凤才庄辉
- 关键词:孕妇母婴阻断阳性率
- 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2--2014年江苏省6—35月龄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A71)中和抗体变化规律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以江苏省赣榆县、射阳县、东海县、宝应县、邳州市和泰兴市为研究现场,依托现场建立的肠道病毒监测系统,结合监护人主动报告和被动就医的方式,对该期间入组的1276名6~35月龄安慰剂组研究对象进行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定期血清学随访,对发现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患者,采集标本进行Ev-A71病原学确诊。采用χ2检验、χ2趋势检验或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的差异。结果2年随访中,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值分别为39.33、56.41和32.25,P值均〈0.001),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分别为22.57%(288/1276)、37.72%(444/1177)和42.84%(422/985);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GMT水平分别为9.95、15.37和24.05(F值分别为22.90、46.36和41.58,P值均〈0.001)。2年间,Ev—A71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3.47%(158/1173)和20.73%(192/926),其中,319例基线时月龄为24~35的儿童2年间新发感染率较高,基线时至随访第1年为17.87%(57例),随访第1年至第2年为27.20%(65例);EV—A71中和抗体年衰减率分别为2.81%(33/1173)和8.10%(75/926)。结论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3--4岁儿童Ev—A71新发感染率较高;自然感染后所诱导的EV—A71中和抗体水平可至少维持2年。
- 周洋李靖欣孟繁岳胡月梅金鹏飞张雪峰朱凤才
-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血清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 COVID-19疫情下肺结核病人的COVID-19疫苗接种策略
- 2022年
- COVID-19疫情流行形势依旧严峻,对于疫苗的普及接种刻不容缓。肺结核是中国高发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病发肺部,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COVID-19之后病情更重,治疗效果差。而目前对于肺结核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的保护效力、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仍知之甚少,也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回顾了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探讨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对肺结核患者疫苗接种的提议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其他特殊人群已有的疫苗接种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了COVID-19疫情下肺结核病人的疫苗接种策略和开展以肺结核患者为目标人群的COVID-19疫苗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 王远舟贾斯月朱凤才李靖欣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结核疫苗接种灭活疫苗
- 2021年江苏省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疫情中疑似采样点继发感染情况及采样策略评价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疑似采样活动引发的新冠病毒继发感染等相关问题。方法 2021年7-8月江苏省某市暴发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疫情,以此期间江苏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中的检测信息为依据,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实验室基因测序结果等,筛选出疑似因采样活动引发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案例,分析继发病例单次暴露与关联病例发病/首次检测阳性的时间间隔,评估不同采样模式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结果 共有8个采样点疑似发生新冠病毒继发感染,涉及病例42例,其中L村开展的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活动涉及32例病例。42例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25例有明确感染来源并属于单次暴露感染,分别在与关联病例发病前3、7 d,关联病例首次检测阳性前0、1、3、4 d,以及首次检测阳性后1 d发生单次暴露,其中在关联病例首次检测阳性后1 d发生单次暴露的继发感染病例较多,占64.0%(16/25)。不同采样模式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为:大规模人群集中采样>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的采样>入户采样。结论 大规模人群集中采样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较大,其引起后续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较大,选择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的采样和入户采样的模式较优,但做好采样现场秩序维护和个人防护仍是避免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
- 张楠沈雅金广杰王寅李建军胡建利朱凤才
- 关键词:核酸检测继发感染传染性采样策略
- 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实验室诊断及病原分析
- 2006年
- 潘浩朱凤才周晓明郭喜玲顾玲谭兆营谈钟鸣汪华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流感病毒
- 2020年江苏省306例不同特征新冠肺炎病例咽拭子病毒载量分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严重程度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例咽拭子中的病毒载量,及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发病间隔的关系,为深入了解SARS-CoV-2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对2020年江苏省306例入院前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咽拭子中SARS-CoV-2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病情患者的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306例新冠肺炎病例中,男性占56.9%,30~59岁占68.0%;普通肺炎型占66.7%,轻症无肺炎型占24.8%,重症肺炎型占8.5%;病例发病和首次SARS-CoV-2核酸阳性的发病间隔为-4~15 d,主要集中在0~8 d(256例,占83.7%)。不同年龄组病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以2~29岁组占比高(36.2%),普通肺炎型以30~59岁组占比高(70.2%),重症肺炎型以60~97岁组占比高(21.6%);不同年龄组重症占比、不同发病间隔组病情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和轻症非肺炎组病例平均病毒载量对数值分别为(5.93±1.23)、(6.17±1.54)、(6.28±1.28)/ml(log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31);部分患者尤其是轻症患者发病时已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且病毒载量较高(6.43±1.34)/ml(log10);重症肺炎患者的平均病毒载量在发病间隔4~5 d组最高,非重症肺炎患者在发病间隔2~3 d组最高。结论不同特征新冠肺炎病例病毒载量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病毒RNA载量与病情有一定关系。
- 江梦圆陈银吴斌刘康崔仑标朱小娟吴涛赵康辰葛以跃朱凤才
- 关键词:病毒载量荧光定量PCR
-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6
- 2006年
- 目的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 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5例病例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60.56%、49.04%、96.16%。暴露治疗人群中89.95%进行了伤口处理,94.93%接种了疫苗,8.56%接受了抗血清注射;在接受疫苗接种者中,94.86%的门诊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仍有5.14%未完成全程接种。病例致伤动物88.50%是犬,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92%是犬;犬密度最低为3.20只/100人,最高为13.37只/100人;犬免疫率最低为5.31%,最高为75.11%;两个高发病省犬感染病毒率最低为2.93%,最高为6.40%。结论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治疗,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和感染病毒率较高可能是造成2005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宋淼唐青许真李浩王定明莫兆军高立东郭绶衡朱凤才胡岱霖王显军
- 关键词:狂犬病
- 江苏农村地区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乙肝疫苗接种已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1992年我国对乙肝疫苗实施计划免疫管理,此后出生的儿童,尤其是出生较晚的儿童乙肝HBsAg阳性率有了明显降低.但乙肝疫苗在儿童中的应...
- 汪华朱凤才刘社兰翟祥军秦黎明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 文献传递
- 两种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后不良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全身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7%和3.6%(P>0.05),局部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2%和9.6%(P>0.05);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I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1.6%,92.4%和78.0%;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I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7.1%,88.3%和80.8%,三(亚)型流感抗体总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的比较中,只有婴幼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免后B型HI抗体滴度≥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其余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抗体免后GMT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免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潘红星张艺飓徐爱玲夏国栋朱凤才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