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兴明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多熟
  • 3篇施肥
  • 3篇小麦
  • 2篇稻田
  • 2篇东南
  • 2篇多熟种植
  • 2篇多熟种植制度
  • 2篇熟制
  • 2篇水稻
  • 2篇尿素
  • 2篇丘陵
  • 2篇丘陵区
  • 2篇种植制
  • 2篇缓释尿素
  • 2篇川东
  • 2篇川东南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吨粮

机构

  • 9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朱兴明
  • 5篇曾庆曦
  • 4篇陈启德
  • 3篇刘志明
  • 2篇胡思农
  • 2篇聂丰庆
  • 1篇汪赢滨
  • 1篇张春伦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土壤肥料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土壤农化通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吨粮田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1993年
鉴于我省人口高度密集,耕地日趋减少,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吨粮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社会经济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吨粮田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吨粮田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1 关于吨粮田产量的计算问题吨粮田研究的产量结果计算一定要科学规范。目前,报刊上建成吨粮乡、吨粮县的事实有不少报导,在生产上对产量的计算也有多种提法。但吨粮田研究的产量计算,只能是标准亩实收产量硬算过吨粮。如稻麦两熟田,应是中稻实收亩产与小麦实收亩产的简单相加。这样获得的资料,才有交流、比较、分析的价值。以免对大面积生产指导产生不良影响。
朱兴明
关键词:高产
缓释尿素的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被引量:60
1998年
1996~199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力的两种土壤上,施用缓释尿素当季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18.3~27.8%;后季残效试验,不再施肥情况下,水稻产量比普尿增产27.5~50.4%;氮素利用率,当季小麦比普尿高7.3~7.9%;麦—稻两季氮素利用率比普尿高24.0~55.8%;试验结果足以说明缓释尿素确实具有肥效持久,氮素利用率极高,一季施用,两季增产的肥力特点。
张春伦朱兴明胡思农
关键词:缓释尿素氮素利用率小麦水稻施肥
不同施肥制度对三熟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在亚热带、紫色土、多熟制条件下,长期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复种不会使土壤肥力降低;长期均衡施用化肥,不仅能使稻田一年三熟持续增产,也不会对土壤肥力带来不利影响;为经济利用农业资源,稻田多熟种植时,施肥制度应实行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汪运滨朱兴明曾庆曦陈启德刘志明
关键词:施肥制度土壤肥力耕作制度
缓释尿素农田应用效应评价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美、加研制的缓释尿纱具有很好的商品销售外帑和独特的缓溶性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作用明显,在水稻等多种作物上试验结果,当季增产幅度在5-10%左右,但后效十分显著,在油稻两熟和麦稻两熟上,一季施用,全年增产,年增产幅度达27.2-30.4%。预计该肥料有较好的商用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朱兴明胡思农
关键词:缓释尿素农田
川中丘陵区发展麦、玉、玉、苕四熟带状种植技术的浅见
1992年
为挖掘旱粮生产的潜力,实现旱地粮食生产上新台阶。近年川中丘陵区不少县(市)开展了麦、玉、玉、苕四熟带状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所谓麦、玉、玉、苕四熟带状种植(下简称旱四熟),即在原麦、玉。
朱兴明
关键词:小麦玉米甘薯间作套作
灰棕紫泥田磷钾供应能力定位评价
1997年
连续10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灰棕紫泥田在麦稻稻三熟利用强度下,施用磷肥和钾肥均未表现出对作物的明显增产效应。这一方面说明,灰棕紫泥田具有较强的供磷、供钾能力;同时也说明,紫泥田是一个大的土类,因成土母质类型复杂,对肥料的反应是有很大差别的。当前,灰棕紫泥田进行稻、麦栽培时,配方施肥的磷肥、钾肥比例可适当偏低,或主要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和秸秆还田,以维持土壤钾素含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曾庆曦朱兴明聂丰庆
关键词:
川东商丘陵区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定位评价
1996年
本定位评价进一步阐明了本区稻田作物布局至今仍以一季中稻为主的生态经济依据。肯定了稻田一熟改两熟能显著提高生产力,提出近期稻田改制仍应以两熟为主,改进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同时表明本区的温光资源条件,基本能满足一年三熟正常生育的要求,但提高三熟产量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兴明曾庆曦汪运滨陈启德刘志明
关键词:川东南稻田
川东南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及施肥制度评价
朱兴明曾庆曦汪赢滨陈启德聂丰庆
该成果通过14年连续定位研究,阐明了川东南作物布局以水稻为主,且主要以中稻为主的经济生态依据,明确了近期稻田改制应以两熟为主,发展三熟效益差,种植一季晚稳产率在90%以上。肯定了以无机促有机不会导致土壤贫瘠,灰棕紫坭田磷...
关键词:
关键词:中稻施肥轮作多熟种植制度
稻田多熟种植制中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特点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本项研究通过连续十年的定位监测,较系统地分析了四川丘陵区稻、麦、油等作物,在多熟制条件下的养分吸收利用特点。明确不同稻型收获物的氮、磷、钾含量及氮素转比率、利用率、生产率主要受生殖生长阶段温光条件影响。同一作物而言,籽实、秸秆的氮、磷、钾含量,年际间及生育季节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大于复种方式、施肥制度等处理因素的影响。在四川丘陵寡照、阴湿的气候条件下,水稻的养分利用率降低,生产100公斤稻谷吸收的氮、磷、钾量远较北方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高。
朱兴明陈启德刘志明曾庆曦汪运滨
关键词:水稻小麦油菜养分含量变化多熟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