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宝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349H指数:12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裘槎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毛状根
  • 4篇废水
  • 3篇序批式
  • 3篇序批式活性污...
  • 3篇序批式活性污...
  • 3篇氧化酶
  • 3篇氧化酶活性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污泥
  • 3篇酶活性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酶
  • 3篇抗氧化酶活性
  • 3篇活性
  • 3篇活性炭
  • 3篇活性污泥
  • 3篇活性污泥法
  • 3篇降解
  • 3篇公众
  • 3篇公众参与

机构

  • 39篇香港教育学院
  • 31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 1篇珠江流域水环...

作者

  • 39篇曾宝强
  • 7篇方战强
  • 7篇施和平
  • 6篇曾丽璇
  • 5篇陈晓蕾
  • 5篇黄虹
  • 5篇陈利华
  • 4篇成文
  • 4篇邓培雁
  • 3篇张秋云
  • 3篇臧花运
  • 3篇周卓辉
  • 3篇卢平
  • 2篇邹长伟
  • 2篇刘辉
  • 2篇李顺诚
  • 2篇余武
  • 2篇苏小欢
  • 2篇王云灵
  • 2篇曹军骥

传媒

  • 7篇生物工程学报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生态经济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教育
  • 1篇净水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干旱环境监测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江西科学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质对东江流域附生硅藻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运用相关分析(CA),典型对应分析(CCA),加权平均分析(WA)研究了影响东江流域附生硅藻的主要水质因子及对应的最适生态范围。CA显示,13项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氨氮(NH4-N)、亚硝氮(NO2-N)、氯化物(C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磷酸盐(PO4-P)与其它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P<0.05),其余指标间相关性较低(P<0.05)。以相关性较弱的p H、电导率(Cond.)、硅酸盐(Si O2)、总磷(TP)、总氮(TN)、硝氮(NO3-N)、化学需氧量(CODKMn O4)进行CCA分析,排序显示影响附生硅藻的水质因子依次为Cond.、NO3-N、CODKMn O4、TP、TN,对应的生态最适范围分别为39.20—642.00μs/cm、0.46—2.77mg/L、1.0—5.5mg/L、0.02—0.64mg/L、0.48—3.43mg/L。研究表明,Cond、NO3-N、CODKMn O4、TP、TN是影响东江附生硅藻分布的主要水质因子,Cyclostephanos invisitatus、Gomphonema olivaceum、Nitzschia acicularis、N.capitellata、N.intermedia可以指示东江较高的电导率,Aulacoseira ambigua、A.lira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Cyclostephanos invisitatus、Eunotia minor、Nitzschia acicularis、N.Clausii、Pinnularia subcapitata是东江TN、TP污染的指示种。Nitzschia acicularis对TN、TP的耐受性最高,Navicula eidrigiana对TN、TP敏感性最强。
邓培雁张婉王旭涛曾宝强刘翔刘威
高等师范院校环境科学类公选课的教学实践及探索被引量:1
2004年
曾丽璇曾宝强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环境科学类公选课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交叉性
工业废水中烟酸、烟酰胺和3-氰基吡啶的HPLC检测被引量:2
2005年
探讨了采用HPLC法检测某烟酰胺生产废水中所含的烟酸、烟酰胺和3-氰基吡啶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S/N=3)为0.70~1.18 mg/L,方法的回收率为87%~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9%~3.9%,是一种快速、敏感和可靠的测定方法.
曾丽璇陈利华曾宝强
关键词:废水烟酰胺烟酸3-氰基吡啶HPLC
南美蟛蜞菊毛状根诱导及其离体培养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探讨利用南美蟛蜞菊毛状根来改良其观赏性状和生产次生物质,研究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A.S.Hitche毛状根的诱导及其离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N源、碳源、磷和钙的消耗变化。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TCC15834感染南美蟛蜞菊幼嫩叶片外植体7d后从其叶片切口中脉处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结果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 B和rol C基因已在南美蟛蜞菊毛状根基因组中插入、整合并得到表达。毛状根液体培养0~7d内处于生长迟滞期、7~21d为快速生长期、21d后进入生长平台期。在毛状根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蔗糖、硝态氮、PO4^3-、Ca^2+被逐渐吸收和消耗,培养至7d时,蔗糖被消耗近50%;硝态氮含量只剩下起始硝态氮含量的5.8%;至35d时,蔗糖和硝态氮含量分别约为其起始浓度的3.39%和1.82%。与Ca^2+浓度变化不同的是,培养基的无机磷被快速消耗,培养至7d时其浓度约为其起始浓度的1.76%;但培养至35d时培养基中仍残存有占起始浓度约61.3%的Ca^2+。该结果为今后利用南美蟛蜞菊毛状根来改良其观赏性状和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来规模培养生产其次生物质提供了可能性。
欧少云施和平曾宝强
关键词:发根农杆菌南美蟛蜞菊毛状根氮源
华南与香港地区高校环境科学课程设置的比较被引量:6
1999年
通过比较华南与香港地区高校环境科学课程的设置情况,发现目前华南与香港地区高等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是专业设置较窄,注重“理工”课程而忽视“文理渗透”.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建议增设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特别是环境社会学的课程,拓宽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
曾宝强成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设置高校
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和紫花地丁(V. yedoensis)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和紫花地丁(V. yedoensis)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紫花地丁NPQ呈单峰型增长,宝山堇菜NPQ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种堇菜rETR首先迅速上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然后迅速下降,Ik变化趋势相对一致.紫花地丁Pm和α呈双峰型变化,宝山堇菜有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显示,宝山堇菜叶片rETR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P<0.05).紫花地丁叶片温度分别与Y、NPQ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5),叶表光合有效辐射与Y、NPQ分别达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与rETR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正午时刻2种堇菜光系统Ⅱ遭受了光抑制,热耗散和光呼吸是紫花地丁的重要光保护机制,宝山堇菜通过光呼吸来保护光合机构.
邓培雁刘威邱元凯曾宝强
关键词:宝山堇菜紫花地丁叶绿素荧光日变化
香港环境NGO的工作对推进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借鉴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情况的概述,结合对香港环境NGO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工作介绍,提出对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有借鉴作用的几点思考。
曾宝强曾丽璇
关键词:环境NGO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开心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研究采用混凝-CASS法处理开心果加工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中混凝剂PAC的处理效果优于PFS,其最佳pH范围为7~10,最佳投药量为175 mg/L.以PAC为混凝剂处理后的废水采用CASS法进行生化处理,在曝气12 h的条件下,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为94.4%和96.1%,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卢平曾宝强苏小欢臧花运谢伟星
关键词:混凝CASS法
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对四种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DBP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活性炭对DBP的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附速率常数:果壳>椰壳>煤质1.0>煤质1.5。同时,研究了实验参数pH值对活性炭吸附DBP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最佳pH值为5.0。通过对四种活性炭吸附前后的红外吸收谱图、扫描电镜SEM分析可知,四种活性炭对DBP的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速率与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有关。
刘辉方战强陈晓蕾曾宝强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动力学红外光谱
室内空气污染及排放源的模拟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国外关于室内源排放率、室内污染物浓度、室内外污染物浓度比值(I/O)、室内外源贡献率及人体呼吸道受室内空气污染影响等方面模拟的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理论基础、模型形式和参数确定,对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黄虹曾宝强
关键词:空气污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