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科技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沙漠化
  • 4篇土地利用
  • 3篇沙地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退耕还林还草
  • 3篇科尔沁沙地
  • 3篇还草
  • 2篇舆情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林
  • 2篇生态林业
  • 2篇网络舆情
  • 2篇林业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坡度
  • 1篇定制
  • 1篇定制开发
  • 1篇用户
  • 1篇用户视角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科技部

作者

  • 12篇曹军
  • 9篇杨勤业
  • 9篇吴绍洪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减灾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新媒体研究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土地变化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荔县公众减灾意识调查
2006年
这里呈现的是丰富多彩的社区减灾活动和社区减灾建设的瑰丽画卷。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与镜头,可以让我们看得仔细,使我们备感亲切。社区减灾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身边!
曹军杨勤业吴绍洪
关键词:减灾意识公众减灾活动
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被引量:38
2004年
根据198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从相同时期的TM影象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运用ARC/IN FO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科尔沁沙地近20a来土地利用和沙漠化土地的构成及变化特点、土地利用与土地沙漠化之间的关系得出:草地和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其他利用类型面积较小;15a来,耕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最大,草地减少幅度最大,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草地变为耕地和林地。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比例大,占一半左右,以中度类型为主;变化趋势是沙漠化面积增加,程度减轻。在持续强度利用条件下,面积广大的草地和耕地发生退化,由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为轻度和中度为主的沙漠化土地;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在新增沙漠化土地中的比例亦很小。所以,草地、耕地等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大是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最主要原因,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则能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沙漠化
基于沙化状况和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被引量:10
2004年
根据科尔沁沙地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相同时期的TM影像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和土地适宜性数据,运用ARC/INFO、ARCVIEW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和适宜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适宜性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确定调整土地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主要结论如下:草地、耕地和林地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沙漠化原因存在差异,耕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宜耕作的林地、草地的开垦,而林地和草地的沙化则是由于土地质量差、利用强度大而造成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耕地面积减少,草地和林地面积增加。科尔沁沙地的治理应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农业、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壤改良结合起来。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关键词:土地利用适宜性科尔沁沙地
扎鲁特旗退耕还林还草分析
退耕还林还草是重点生态林业工程之一,在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始于1999年,以后陆续扩大实施范围,并将全面启动该工程.有关退耕地的区域分布、还林还草的理论、政策、模...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林业水土流失生态环境GIS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科技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监测策略
2023年
开展科技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准确识别科技热点内容,及早发现潜在负面信息,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在梳理科技网络舆情特点基础上,探索日常监测中科技热点和敏感信息的快速识别方法。科技网络舆情具有持续高热且正向舆论占据主导、重大突发科技网络舆情事件总量不多但影响较大、部分主动宣传内容存在异常传播的可能等特点。科技热点和负面敏感线索信息是日常监测的重要内容。在科技热点识别方面,构建以科技热点和全网热点为主,排行榜单为辅的监测模式;在负面敏感信息发现方面,将重点主题的精准配置和重点信源的定向监测相结合,形成以技术为依托,人工判读相配合的“智能+人工”监测模式,在实践中呈现出较好效果。
曹军
近20年来科尔沁南部沙地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根据从1985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科尔沁南部沙地两个时段的沙漠化土地构成、空间分布及其在面积、程度和空间上的变化特点。主要结论如下:科尔沁南部沙地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占总面积的44%~50%;在沙漠化程度构成上,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多、比例最大;受地貌和风向等因素的控制,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西部是片状的重度和极重度类型;东部是东西向延伸、多类型复杂交错的分布区;北部是轻度和中度类型分布区。自1985年以来,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程度减轻。稳定以极重度和中度为主,发展以弱发展和中发展型为主,逆转以弱逆转为主。沙漠化程度转变的主要类型是潜在发展为轻度和中度沙化土地,重度和极重度逆转为中度沙化土地,这与人们对各种程度沙漠化土地的重视程度、投资治理重点的确定有很大关系。今后,应对沙化程度较轻的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给予足够重视,避免沙漠化程度的加重和新的沙漠化土地的产生。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关键词:沙漠化
中国北方沙尘天气原因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沙尘暴的发生危害范围亦逐渐从西北干旱经济落后区扩展到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及华北平原区,近年来的沙尘暴造成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受大气环流场和季风气候类型影响,中国冬、春盛吹西北风,强劲而干燥。发生沙尘暴的天数与大风日数和地面热力稳定程度相关,3-5月中国西北内陆地表增温大,是风力场和热力场极不稳定的季节,地表气候容易发生蠕动,沙尘暴便由此启动并易发。除自然要素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将诱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有些情况下还起到比自然要素更重要的作用。从生态地理区域的角度看,沙尘暴的源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下风向的半湿润甚至湿润地区。无论何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将存在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而其下风向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必然影响东南部地区。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所能做的就是调节自身的行为。因此,在沙尘暴源地实施生态建设是减缓沙尘暴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也是消除东部城市沙尘天气的主要途径。根据生态地理区域的特征,沙尘暴源地的干旱区、半干?
吴绍洪杨勤业曹军
关键词:沙尘暴
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被引量:7
2004年
根据198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从相同时期的TM影像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科尔沁沙地近20年来土地利用和沙漠化土地的构成及变化特点、土地利用与土地沙漠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草地和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其它利用类型面积较小;15年来,耕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最大,草地减少幅度最大,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草地变为耕地和林地。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比例大,占一半左右,以中度类型为主;变化趋势是沙化面积增加,程度减轻。在持续强度利用条件下,面积广大的草地和耕地发生退化,由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为轻度和中度为主的沙漠化土地;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在新增沙漠化土地中的比例亦很小。所以,草地、耕地等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大是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最主要原因,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能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沙漠化
扎鲁特旗退耕还林还草分析
<正>退耕还林还草是重点生态林业工程之一,在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始于1999年,以后陆续扩大实施范围,并将全面启动该工程。有关退耕地的区域分布、还林还草的理论、政...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文献传递
科尔沁地区土地沙漠化过程与治理模式研究
曹军
关键词:沙漠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