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珂
- 作品数:185 被引量:8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枸杞多糖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21年
- 枸杞多糖(LB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免疫活性的研究是热点问题。LBP可通过改善免疫器官损伤,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从而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调节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LBP免疫调节功能及作用机制的报道,并阐述了LBP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以期为LBP免疫调节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和思路。
- 王莹高丽金红宇马双成昝珂倪健
- 关键词:枸杞多糖免疫调节肠道菌群
- 中药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在多种药用植物中普遍存在,现有证据表明其可引起不可逆的肝细胞损伤,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属于内源性毒性物质。近年来对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质量研究有较多报道,但现行的大多数中药药品标准中并没有对该类毒性成分进行限量规定和风险提示,用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汇总了现行药材标准收录的可能含有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品种及其含有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成分,归纳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中药中该类成分的质量监管提供参考。
- 昝珂蒋黄卉金红宇马双成赵磊孙艳涛
- 关键词:中药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肝毒性
-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企业心脑健胶囊(片)的差异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建立心脑健胶囊(片)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不同企业心脑健胶囊(片)的质量差异。方法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心脑健胶囊项下特征图谱转化为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与对照品进行比较,确定特征峰成分。测定3个厂家的21批产品,通过相似度分析其指纹图谱的异同,进一步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结果3家企业之间心脑健胶囊(片)指纹图谱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样品按厂家各自聚为一类,其中峰1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3(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特征峰对指纹图谱影响较大。在企业H样品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仅为企业N样品中相应成分含量的60.08%,而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高。在企业S样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为企业N样品中相应成分含量的42.47%,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相对较高。另外,各企业样品所含主要成分的比例均不相同。结论化学计量学辅助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简便、客观、可数字化的优点,可直观地区别不同企业心脑健胶囊(片)成分及其比例的差异。
- 王赵昝珂左甜甜王莹金红宇马双成
- 关键词: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
- 大孔吸附树脂及其在中药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为大孔吸附树脂的使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从大孔吸附树脂的组成、应用原理以及影响树脂吸附性因素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汇总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分析目前大孔吸附树脂的监管法规情况。结果与结论:大孔吸附树脂作为一款绿色、环保材料,在中药材、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地位逐年上升,合理、规范地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大孔吸附树脂溶剂残留问题有部分规定,但内容不全,部分品种无树脂残留检测,缺少树脂相关通用性技术指导原则,行业标准更新缓慢。因此,应规范大孔吸附树脂的生产,提高、完善大孔吸附树脂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及标准,为合理、安全、可靠地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 王丹丹刘芫汐左甜甜昝珂金红宇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
- 基于HPLC-ICP-MS的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及鲜品中砷形态、价态研究及风险评估被引量:4
- 2022年
- 该文首次对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和鲜品中砷形态、价态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冬虫夏草(繁育品)中砷的具体形态、价态及其安全性。采用仿生提取法结合HPLC-ICP-MS对干品和鲜品样品中砷甜菜碱(AsB)、亚砷酸根(AsⅢ)、二甲基砷(DMA)、砷胆碱(AsC)、一甲基砷(MMA)和砷酸根(AsⅤ)进行研究。HPLC色谱柱为DioncxIonPac^(TM)AS7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100 mmol·L^(-1)碳酸铵-水,室温下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HPLC与ICP-MS联用进行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砷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暴露限值法(MOE)对样品中无机砷的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6种砷化合物在10~5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RSD为1.8%~3.0%,回收率(n=6)为84.15%~98.28%,重复性RSD为6.4%~7.7%,样品在10 h内稳定性RSD为8.3%~14%。30批次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及鲜品中检出痕量AsⅢ和AsⅤ,其他形态、价态砷均未检出,其中干品AsⅢ为0.019~0.040 mg·kg^(-1),AsⅤ为0.024~0.061 mg·kg^(-1);鲜品AsⅢ为0.0023~0.0061 mg·kg^(-1),AsⅤ为0.008~0.016 mg·kg^(-1)。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干品及鲜品无机砷的MOE均远大于1,无机砷潜在的健康安全风险较小。该研究建立的冬虫夏草(繁育品)中6种砷化合物HPLC-ICP-MS检测方法高效快速、准确性及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为冬虫夏草(繁育品)安全性及质量可控性奠定基础。
- 李耀磊李海亮左甜甜王莹钱正明李文佳金红宇昝珂马双成
- 关键词:冬虫夏草无机砷砷形态风险评估
- 驱虫斑鸠菊HPLC特征图谱和6个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8
- 2020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维吾尔族药驱虫斑鸠菊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以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野黄芩素和木犀草素为指标,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建立驱虫斑鸠菊特征图谱,标定9个特征峰,50 min内驱虫斑鸠菊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对13批药材中6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13批驱虫斑鸠菊中上述6个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14%~0.68%,0.44%~0.74%,0.63%~1.01%,0.14%~0.71%,0.15%~0.26%,0.010%~0.030%。所建立特征图谱专属性强,结合6个主要成分含量测定能够为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刘宗洋昝珂沙拉麦提·艾力吴霞过立农马双成郑健陈筱清
- 关键词: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
- 一种何首乌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保肝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何首乌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保肝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何首乌药材与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在回流条件下进行第一提取,得到何首乌药渣;将所述何首乌药渣与水混合,在回流条件...
- 马双成王莹金红宇辜冬琳姚令文范晶杨建波昝珂于健东魏锋
- 基于生物可给性和靶器官毒性剂量法的乌梢蛇中铅和砷联合暴露评估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通过考察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中铅(Pb)和砷(As)的生物可给性,并探索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法在评估中药中重金属联合暴露风险中的应用,为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胃-肠两步模拟消化(in vitro PBET)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乌梢蛇中Pb和As的生物可给性进行考察,根据其生物可给性计算其日暴露量。采用危害指数(HI)法对于Pb和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筛查;进一步针对不同毒理学终点,采用TTD法对Pb和As的累积风险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结果 8批乌梢蛇中Pb和As的合格率为100%。HI法的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所有批次乌梢蛇中Pb和As的HI值均<1。TTD法评估结果表明,作用终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血液和睾丸,所有批次乌梢蛇的HI值均<1,健康风险可接受。结论 基于生物可给性,探索乌梢蛇中Pb和As的累积风险评估方法,为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的方法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 左甜甜高飞金红宇刘丽娜王丹丹昝珂马双成
- 关键词:生物可给性铅砷乌梢蛇
- 益心酮片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益心酮片及其原料山楂叶提取物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测定及风险评估,明确相关品种的风险,并为相关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乙睛为溶剂,高速匀浆提取,经氨基石墨化碳小柱净化。GC-MS/MS和LC-MS/MS方法对山楂叶和山楂叶提取物中262种农药进行检测。并采用确定性评估模式,分别计算其短期和长期摄入风险。结果:山楂叶提取物和益心酮片中分别检出农药25种和31种,检出共有农药18种,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004~1.457 mg·kg^(-1)和0.007~2.1 mg·kg^(-1)。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了己唑醇的短期危害指数(HIa)为1,风险需要进一步被关注外,益心酮片及其原料山楂叶提取物中其他检出农药的HIa和长期危害指数(HIc)均低于1,风险可接受。结论:本研究探索中药制剂益心酮片及其原料中农药残留情况,并评估其风险,为完善符合中药使用特点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及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持。
- 左甜甜刘芫汐王莹王丹丹昝珂李静魏锋金红宇马双成
- 关键词:农药残留山楂叶提取物风险评估
- 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枸杞子中多糖成分测定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通过比较 19 批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和 3 批北方枸杞果实的总糖含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 及单糖组成,探索枸杞中多糖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 22 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Shodex SB-806 HQ 型凝胶柱和 Shodex SB-804 HQ 型凝胶柱串联,流动相为 0.1% 氯化钠溶液,柱温为 40 ℃,柱流速为 0.5 mL·min^(–1),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 (GPC-RI-MALLS) 测定 M_(w)及分布系数;选择 Zorbax Eclipse XDB C_(18)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柱温为 35 ℃,流速为 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250 nm,采用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PMP)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HPLC-PDA) 测定单糖组成,同时建立单糖组成指纹图谱。结果:22 批枸杞样品中粗多糖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3.24%~8.66%,M_(w )为 0.733×10^(6)~3.191×10^(6);多糖成分均由 9 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含量最高。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宁夏枸杞粗多糖结构较为一致,但北方枸杞中多糖成分在结构上与宁夏枸杞存在较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 M_(w)、色谱峰面积比及半乳糖醛酸含量上。结论:宁夏枸杞和北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且通过建立的单糖组成及 M_(w)测定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为枸杞质量标准完善及枸杞资源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
- 王莹时锐张南平辜冬琳昝珂刘越金红宇马双成
- 关键词:多糖指纹图谱单糖组成宁夏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