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凡
- 作品数:77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衣滴虫--团藻'体系作为研究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模型的否定
-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转变是生物进化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一转变仍知之甚少.有证据表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转变在不同的生物谱系中独立发生了多次,但是进化到真正的复杂多细胞生物(动物、植物或还有真菌)只发...
- 李毓劲文建凡
- 兰氏贾第虫的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与真核生物的系统演化
- <正> Ⅱ型DNA拓扑异构酶是细胞必不可少的一种酶,普遍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它的功能在于参与复制后的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凝集和DNA的超螺旋状态的改变。本研究利用PCR、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兰氏贾第虫的拓扑...
- 何德辛德东卢思奇文建凡
- 关键词:真核生物
- 文献传递
- 小分子GTP酶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5
- 2005年
- 小分子GTP酶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它们具有保守的GTP结合结构域,在GTP酶类中自成一个超家族。根据序列结构的不同它们又分为多个家族,不同的家族分别在诸如细胞信号转导、胞质骨架的建成和物质转运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功能。
- 董玖红文建凡
- 产氢体和mitosome—线粒体家族的新成员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细胞器,也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典型特征之一。然而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如Arhezoa类,部分纤毛虫和壶菌等)却一直未能发现具有线粒体。后来部分物种(如毛滴虫、部分纤毛虫和壶菌)中发现了一...
- 田海峰文建凡
- 关键词:线粒体纤毛虫细胞器双层膜同源物
- 文献传递
- 不同寻常的贾第虫rDNA
- 典型的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18S、5.8S、28S和5SrRNA)。一般18S、5.8S和28S的基因分别由转录间隔区(ITS)隔开而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上构成一个rRNA基因拷贝,多个rRNA基因拷贝串联形成rDNA...
- 孙隽文建凡
- 关键词:真核生物核仁结构
- 文献传递
- 蓝藻TIM上的一个特异抑制靶位点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蓝藻TIM上的一个特异抑制靶位点及其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该抑制靶位点位于蓝藻TIM Loop-6的铰链区,为蓝藻Synechocystis sp.TIM氨基酸编号为准的半胱氨酸位点-Cys176。该抑制靶位点...
- 文建凡申望陆源
- 文献传递
- SMG1-UPF1-eRF1-eRF3复合体参与贾第虫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激活被引量:4
- 2018年
-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生物mRNA质量监控途径。NMD可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的异常mRNA(PTC-mRNA)。但NMD途径对PTC-mRNA的识别和降解机制尚无阐明。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是一种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进化上处于真核生物基部,对其NMD途径的研究有利于了解NMD途径的机制与进化。本研究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酵母双杂交实验和体外pull-down实验,分析了贾第虫的UPF1(GlUPF1)、SMG1(GlSMG1)和肽链释放因子(GleRF1、GleRF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贾第虫的肽链释放因子都能够与GlUPF1发生相互作用,且GlUPF1的CH结构域与GleRF3能够形成较稳定的复合体,而GlSMG1的激酶结构域PIKK能与UPF1的C端和N端结构域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GlSMG1的PIKK结构域能使GlUPF1两种截短体GlUPF1(1~500 aa)和GlUPF1(501~1 304 aa)发生磷酸化修饰,说明GlUPF1的N端和C端均有GlSMG1的磷酸化位点。进一步分析证实,T111是GlUPF1上的1个磷酸化位点。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贾第虫NMD途径起始阶段,首先在mRNA的PTC处的核糖体上形成SMG1-UPF1-eRF1-eRF3(SURF)复合体,并且GlSMG1磷酸化修饰GlUPF1,由此激活NMD途径,可能招募XRN1和SKI7d等酶参与无义mRNA的降解。
- 王美吕佳石文鑫柴杨丽文建凡张西臣柴宝峰
- 关键词:蓝氏贾第虫磷酸化修饰
- 基因转换是贾第虫消除核内等位基因序列间差异的可能机制
- 贾第虫是一类寄生于肠道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也被有些学者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细胞.它的一个十分奇特和令人感兴趣的特点是:具有在形态和大小上都很相似的左右对称的两个细胞核.目前普遍认为贾第虫整个细胞为四倍体(每个单核为...
- 秦燕文建凡
- 涡鞭毛虫类的染色质碱性蛋白研究及其进化地位的重新认识被引量:1
- 1998年
- 通过对涡鞭毛虫这一特殊生物类群的染色质碱性蛋白研究的综述 ,并结合自己近来的工作和国际上有关的最新进展 ,对这类生物染色质碱性蛋白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进行了阐述 .在此基础上对这类生物进化地位及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 ,认为其染色质碱性蛋白不应是组蛋白的祖先蛋白 ,相反 ,它们是一些由于次生的原因而替代了组蛋白的碱性蛋白 ,并由于替代蛋白的不同而形成了它们的次生多样性 ;其染色质的特性即是由此而形成的与真细菌类核体的趋同相似性 ;其进化地位并非以前所认为的位于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的过渡环节 ,这类生物应是在真核细胞的基础上由于次生原因而形成的特殊类群 ;
- 文建凡
- 关键词:涡鞭毛虫进化
- 一种简捷有效的组蛋白提取法被引量:6
- 1994年
- 一种简捷有效的组蛋白提取法文建凡,李靖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及分子进化实验室昆明650223)关键词小牛胸腺,组蛋白提取ASIMPLE,EFFICIENTPROCEDUREFORISOLATINGHISTONE¥WenJianfan;LiJ...
- 文建凡李靖炎
- 关键词:小牛胸腺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