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锟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冷轧
  • 4篇冷轧TRIP...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奥氏体
  • 3篇力学性
  • 2篇残余奥氏体
  • 2篇C-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水冷堆
  • 1篇燃料包壳
  • 1篇组织与力学性...
  • 1篇铌微合金化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显微组织
  • 1篇铝含量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钢板
  • 1篇钢板组织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刘国权
  • 5篇徐锟
  • 1篇胡本芙
  • 1篇康人木
  • 1篇吴凯
  • 1篇胡加学

传媒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管用低活性F/M钢的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热力学计算与实验验证,系统研究了Cr、W、C、Mn对高Cr低活性F/M(铁素体/马氏体)钢基体相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的组织和成分进行设计与优化,以适应超临界水系统对包壳材料的性能要求。研究表明:Cr是决定高Cr低活性实验钢中奥氏体Cr固溶量以及钢中是否出现铁素体的最重要影响因素;W和C对实验钢铁素体相的出现有显著影响,而Mn的影响相对较小;W对实验钢中Laves相出现的温度范围及数量具有显著影响,Laves相消失的临界温度随W量降低而降低;在不采用Co、Ni等奥氏体形成元素且不增加Mn量的情况下,通过调控W、C等含量,Cr含量≥11%的Cr-W-C-Mn系低活性F/M钢即可获得全马氏体组织。
康人木刘国权胡本芙胡加学吴凯徐锟
关键词:超临界水冷堆优化设计
Al含量及热处理对冷轧TRIP钢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以Al含量分别为0.86%和1.5%的两种不采用Si合金化的冷轧TRIP钢为对象,研究Al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相区保温使铁素体与奥氏体体积分数相当后,在370~450℃的贝氏体区等温均得到包括铁素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多相组织。由于Al起到了有效的稳定奥氏体作用,含Al较高的1.5Al钢的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其碳含量均高于0.86Al钢。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5Al钢的最佳性能是屈服与抗拉强度分别为452MPa和756MPa,伸长率达到34%,对应的热处理工艺是850℃×300s快冷到400℃等温180s。而0.86Al钢在最佳工艺(800℃×300s后370℃等温180s)下的强度与伸长率均明显低于1.5Al钢,屈服与抗拉强度分别为413MPa和708MPa,伸长率仅为27%。
徐锟刘国权
关键词:冷轧TRIP钢铝含量残留奥氏体力学性能
铌微合金化对高Al冷轧TR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二段式盐浴热处理、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添加0.025%微合金元素Nb对高Al(1.5%Al)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b微合金化使高Al冷轧TRIP钢在连续退火后组织得到细化,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碳含量比无Nb钢均有所升高.含Nb钢在370℃和400℃等温后抗拉强度均大于650MPa,且总伸长率达到35%,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Nb微合金化,将本实验所研究的高Al冷轧TRIP钢的最优贝氏体区等温温度由400℃左右扩大到370~400℃,提高了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徐锟刘国权
关键词:TRIP钢力学性能
0.22C-1.63Mn-1.5Al冷轧TRIP钢显微组织观察与控制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主要用铝合金化获得 TRIP 效应的冷轧低碳钢板的显微组织及其控制方法。对两相区等温淬火和贝氏体区退火热处理后得到的试样,利用 LePera 试剂进行着色腐蚀,通过对彩色金相组织的观察研究奥氏体在两相区...
徐锟刘国权
关键词: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
文献传递
贝氏体等温处理对0.22C-1.63Mn-1.5Al冷轧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盐浴热处理、扫描电镜、X衍射、拉伸试验等实验手段,辅以相图计算及显微组织预测技术,对一种含1.5%Al的冷轧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在370℃到450℃贝氏体区等温后得到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贝氏体区等温工艺对相变行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藉热处理工艺优化等措施,采用Al完全替代Si设计生产高性能冷轧TRIP钢是可行的。贝氏体区等温相变过程中Al元素有效抑制奥氏体中碳化物的析出,获得了数量多稳定性强的残余奥氏体;其中400℃等温180s的工艺使试验钢强度为756MPa时其伸长率达34.2%,但试验钢在450℃等温180s后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对强塑积不利的马氏体。
徐锟刘国权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