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琴

作品数:25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肝炎
  • 7篇慢性
  • 6篇教学
  • 5篇预后
  • 5篇重型
  • 5篇重型肝炎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5篇传染病学
  • 4篇学法
  • 4篇慢性重型
  • 4篇慢性重型肝炎
  • 4篇教学法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乙型
  • 3篇肝炎预后
  • 3篇肝硬化
  • 3篇PBL教学
  • 3篇PBL教学法

机构

  • 2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3篇徐琴
  • 12篇张跃新
  • 10篇刘浩
  • 5篇孙丽华
  • 5篇鲁晓擘
  • 4篇孙晓风
  • 2篇唐莉
  • 2篇沙尼亚·尼亚...
  • 1篇孙晓凤
  • 1篇徐玲
  • 1篇李琴
  • 1篇穆玉明
  • 1篇买买提艾力
  • 1篇张丽娟
  • 1篇李海霞
  • 1篇黄艳
  • 1篇潘珂君
  • 1篇吕荣福
  • 1篇刘丽云
  • 1篇胡利萍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兵团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3
2014年
在传染病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经问卷调查、阶段性及长期效果评价,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在学生满意度及综合分析问题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在我国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推行PBL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传染病教学改革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胡利萍徐琴张跃新秦冬梅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传染病学临床教学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了解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BC患者351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173例,无静脉曲张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GT、TBil、白蛋白、PT、血小板计数、AST与ALT比值(AAR)、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Mayo评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上述检测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独立预测PBC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指标.结果 PBC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年龄、PT、TBil、AAR、FIB-4、APRI和Mayo评分高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别为(60.3±10.6)岁比(51.9±10.9)岁、(13.31±3.12) s比(11.17±2.42) s、28.06(18.05,60.06) mmol/L比15.39(10.64,33.63) μmol/L、1.69±0.91比1.23±0.95、6.18(4.05,9.16)比1.80(1.10,2.74)、1.95(1.12,3.08)比0.69(0.38,1.57)和6.45±1.52比4.62±1.53;而ALT、γ-GT、白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别为36.60(19.88,74.28) U/L比59.32(23.58,132.70)U/L、71.00(38.36,165.38) U/L比125.00(37.50,336.21)U/L、(29.78±6.33) g/L比(39.51±25.16)g/L和(103.43±52.84)×10^9/L比(234.44±90.4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5、t=-7.18、Z=-5.823、t=-4.60、Z=-8.427、Z=-12.661、t=-11.25、Z=-3.218、Z=-2.987、t=4.94、t=16.63,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149×10^9/L(OR=0.966,95%CI:0.957~0.974)、PT〉11.95 s(OR=0.705,95%CI:0.569~0.874)、TBil〉17.19 μmol/L(OR=0.99,95%CI:0.982~0.999)、FIB-4〉3.02(OR=0.868,95%CI:0.807~0.932)和Mayo评分〉4.88(OR=6.053,95%CI:2.388~15.342)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
汪兴禄徐琴朱翠焕卜欣欣张跃新刘浩孙晓风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
不同性别及年龄大肠癌临床特点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近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早于西方国家。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大肠癌患者大肠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0月在石河子人民医院消化科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的大肠癌患者64人,分别按照性别、不同年龄段及病变在结肠的分布部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男性和女性大肠癌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大肠癌的年轻患者比女性多见,在分布部位上男性大肠癌患者左半结肠发病多于女性患者,不论性别,年轻大肠癌患者右半结肠发病率高于老年患者。结论:目前大肠癌患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结肠分布部位的特点可能和环境因素有关,同时对于临床大肠癌的筛查有指导作用。
黄艳徐琴田江
关键词:大肠癌左半结肠右半结肠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为对照(无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VT组与无PVT组患者相比,年龄、性别、民族、病因、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肌酐、总胆红素、脾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D-二聚体[(1.87±1.45)mg/ml与(0.55±0.58)mg/m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8.57±19.46)μg/m1与(5.45±6.00)μg/m1]、血红蛋白[(99.32±26.73)g/L与(112.64±25.03)g/L]、白蛋白[(28.51±5.19)g/L与(33.07±7.94)g/L]、门静脉内径[(12.53±2.70)mm与(11.17±1.79)mm]、脾脏厚度[(5.12±0.95)cm与(4.56±0.83)cm]、脾脏长度[(15.35土3.21)cm与(13.86±2.82)cm]、Child-Pugh评分[(7.66±2.06)分与(6.93土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腹泻、肠梗阻、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而腹痛(18例与7例)、发热(17例与4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与9例)、自发性腹膜炎(24例与12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D-二聚体(017.=4.290,P〈0.01)、门静脉内径(OR=1.294,P〈0.05)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程度重、D-二聚体和FDP水平高、门静脉内径宽的肝硬化患
林国帅徐琴赵淑一张跃新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
传染病学实践教学中病案库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传染病病案库的建立及应用将有效弥补疾病谱的变化、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对传染病临床实践教学缺憾,本文就传染病病案库建立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及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鲁晓擘买买提艾力沙尼亚.尼亚孜刘浩张丽娟李琴徐琴张跃新
关键词:传染病学病案库案例式教学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化指标、乙肝e抗原(HBe Ag)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HBV-DNA转阴率、HBV-DNA突破率等。结果治疗3、6、12个月,观察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DNA水平、HBV-DNA转阴率、HBe Ag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12个月,观察组HBV-DNA突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更好地抑制HBV病毒的复制,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刘浩徐琴闫桂霞孙晓风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长效干扰素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随访半年、1年和超过2年的患者生存率,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半年、1年、2年内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73%、45.45%、21.82%,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术后1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90/110),且治疗后QOL总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瘤肝比均为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是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治疗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QOL,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瘤肝比是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刘浩徐琴孙晓凤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预后肝功能
案例式“翻转课堂”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案例式"翻转课堂"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8年3—6月中接受传染病学教学的17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个班级,其中2个班级的91名学生作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案例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流程为编写案例、编写课件、课堂教学及课后回顾和评估;另外2个班级的8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后复习及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的模式开展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3次案例测试与期末测试,并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对于本学期传染病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3次案例测试及期末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用、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于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的评价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式"翻转课堂"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效果。
徐琴刘丽云张跃新
关键词:传染病学教学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质量中的价值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7月接受传染病教学的2019-1、2019-2两个乡村医师班,共计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9-1班49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19-2班5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1次病例分析与1次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本学期传染病学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期末成绩与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综合考核成绩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掌握难点知识、提供学习效率、学习目标明确、巩固课堂学习、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赞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运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且该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赞同。
徐琴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刘浩
关键词:传染病学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122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类型、临床分型、肝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03/2014-12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RUCAM评分≥3分的122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进行数据统计,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为抗结核药(29.51%),其次为化疗及免疫抑制药(24.59%)、中药(19.67%);三种临床分型间的肝损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临床分型间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已成为目前新疆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需加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监测,防治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徐琴刘浩张跃新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型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