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云
- 作品数:61 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对中医药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1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与重点
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数据显示,国内外教育界大致是将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并以3个建设不断递进层次,从而在课程建设体系上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这极大地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切实重视这项工作的积极性。3个层次的3类课程建设项目,既各自有所侧重,又互为补充。
- 徐建云
-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等中医教育精品教材
- 承淡安先生创建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主要成果
- 对承淡安先生开办《针灸杂志》的过程以及目的进行了阐述,对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组织网络进行了介绍,同时肯定了承淡安先生对中国针灸事业的贡献。
- 徐建云
- 关键词:针灸学组织网络中医事业
-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
- 文章尝试从历史、时代、世界视域,系统深入研究、凝炼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初步提炼为道法自然(道)、精诚仁和(医)、心身共养(养)、药取天然(药)。本课题首先进行了江苏地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社会认知认同情况分析。包括中医文化...
- 郑晓红王雷李开颜徐建云王旭东张宗明骆殊
- 关键词:中医学文化内涵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
- 文献传递
- 中医院校中医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刍议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就中医院校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设置为过渡或桥梁课程,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实行本科导师制。
- 徐建云申琪丁玲侯彬
-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医经典导师制
- 施肩吾及其医学见解被引量:1
- 2001年
-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唐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道士和气功养生家.施肩吾在青少年时代曾苦读经书,十数载寒窗,辛劳终于换来了收获,在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及第进士.他本可从此涉足仕途,求取一般文人学士企望的荣华富贵.然而他生性高洁,且畏宦海风波,故终生不仕而隐身入道,长期隐居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今江西新建县西,又名南昌山)修炼,自号栖真子,世称"华阳真人".著有《养生辨疑诀》、《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华阳真人秘诀》、《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另尚有诗集《西山集》10卷存世.施肩吾作为一名潜心修炼的道士,他对养生、气功、生育等医理均有相当的研究,颇具心得体会.本文愿就他在这些方面的医学见解作一综述.
- 徐建云
- 关键词:养生气功生育
- 郑钦安“三焦一气”思想治疗阳虚吐血证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吐血一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之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吐血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清代名医郑钦安精研经典,认为吐血之根本病机为气机之逆,并独创性地以"三焦一气"思想对阳虚吐血进行辨证施治。郑钦安之辨证以阴阳为总纲,再细辨三焦,并分三焦不同部位论治,临证治疗时重视培元阳、补中土、恢复气机升降,处方用药多师自张仲景,并结合自身经验加以发挥,善用干姜、附子、桂枝等辛甘之品以扶元阳。其三焦辨证结合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简化复杂内伤疾病辨证过程的同时,也提高了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准确度,故对三焦辨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现代临床治疗复杂的内伤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兰青徐建云
- 关键词:气逆郑钦安
- 民国时期首都国医院创设未竟之原由探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入手,初步勾画了当时民国要人和中医界名流创设首都国医院的经过,并着重从经济、政治、时机三方面剖析了创设未竟的主要原由:①建设所需的巨额经费无法及时筹措到位;②民国政府持观望冷漠态度,没有积极地予以全力支持;③正遇抗战非常时期,客观上缺乏顺利建设之和平氛围。
- 徐建云
- 关键词:医学史
- 论中医学对学医者的先天素质要求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中医强调学医者的先天素质要求的研究,得到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中医对学医者的先天素质要求具体有3个基本点: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强调选择合适的教育对象之重要性;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用因材施教的主张来引领具体的中医教育实践,是培育中医精英人才的正确有效的途径;③医非人人可学,强调学医者独特的先天素质是领悟中医精髓的前提。所有这些,对今天我们的中医教育当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 徐建云
- 关键词:英才教育因材施教中医教育先天素质
- 郭受天先生及其主要业绩
- 2016年
- 简要叙述了郭受天先生的生平,着重介绍了他在中医方面的三大主要业绩:参与筹建中央国医馆,参与创建南京国医传习所,主编中医学术期刊。
- 徐建云
- 简论中医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 1999年
- 熟知中国医学发展源流的学者都晓得,传统文化是中国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厚土;同样地中国医学又折射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光彩!因此,内涵丰富的中国医药学与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般地千丝万楼的密切联系。只有充分地懂得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和理解中国医学,发现和发掘中国医学所独有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宝藏,为在新时代弘扬中医文化,振兴中医事业服务。
- 徐建云
- 关键词:中医学医史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