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宇平

作品数:145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7篇显像
  • 22篇显像剂
  • 21篇肿瘤
  • 19篇放射性
  • 14篇荧光
  • 13篇正电子
  • 13篇受体
  • 12篇酰亚胺
  • 11篇化合物
  • 11篇甲氧基
  • 10篇核素
  • 10篇核医学
  • 9篇药物
  • 9篇生物性能
  • 9篇羟基
  • 9篇白桦酸
  • 9篇PET显像
  • 9篇23-羟基白...
  • 7篇正电子发射
  • 7篇正电子发射断...

机构

  • 137篇江苏省原子医...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卫生部
  • 3篇东南大学
  • 3篇江南大学附属...
  • 2篇江南大学
  • 2篇无锡市妇幼保...
  • 2篇美国国立卫生...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核医学国家重...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145篇徐宇平
  • 138篇杨敏
  • 133篇潘栋辉
  • 89篇王立振
  • 52篇赵富宽
  • 46篇杨润琳
  • 45篇张波
  • 15篇王颂佩
  • 14篇王广基
  • 14篇罗世能
  • 14篇陈飞
  • 12篇唐婕
  • 11篇曹国宪
  • 10篇李晓敏
  • 8篇陈正平
  • 7篇叶文才
  • 7篇项景德
  • 7篇陆春雄
  • 6篇陈小元
  • 6篇刘春仪

传媒

  • 11篇中华核医学与...
  • 4篇核技术
  • 3篇同位素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1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4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导引下^(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肺肿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与目的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析32P-CP-PLLA粒子植入对荷VX2肺癌兔肿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荷瘤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1组-3组为治疗组;4组为对照组。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总放射性活度为93MBq、185MBq和370MBq的32P-CP-PLLA粒子分别植入1组、2组和3组肿瘤组织内。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治疗后第0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18F-FDG PET/CT显像,观察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最后1次PET/CT显像后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比较肿瘤细胞形态和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第0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SUVmax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4天,1组、2组和3组SUVmax值分别为1.1±0.19、0.80±0.10和2.85±0.15,均较对照组(5.61±0.50)明显下降。第7天-第14天时,1组和2组SUVmax较第3天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治疗后第3天-第14天,3组SUVmax较第0天显著上升,并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同期3组SUVmax明显低于对照组SUVmax。HE染色显示近粒子处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严重。3组可见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1组-2组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bcl-2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bax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cl-2/bax比值明显下调(P<0.05)。凋亡基因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32P-CP-PLLA粒子持续照射可直接杀伤VX2肿瘤细胞从而抑制其葡萄糖代谢功能。远离粒子处虽可见存活肿瘤细胞,但凋亡基因表达明显异于对照组。32P-CP-PLLA粒子可通过电�
潘栋辉杨敏徐宇平王立振刘璐黄培林
关键词:肺肿瘤18F-脱氧葡萄糖
一种超支化的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的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超支化的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1223670840000011.GIF" he="289"...
严骏杰杨敏潘栋辉徐宇平杨润琳王立振王辛宇王荣荣赵富宽张波
177Lu-液态金属ROS放疗增敏剂的合成及对小鼠乳腺癌疗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177Lu标记超支化聚合物(HG)修饰的液态金属纳米液滴(LMND)@HG,探索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使用超声破碎法制备LMND@HG,再通过合金化作用进行177Lu标记,得到177Lu-LMND@HG,检测其标记率、血浆稳定性和细胞毒性。构建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瘤体注射177Lu-LMND@HG进行肿瘤抑制实验,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实验对其抑瘤机制进行初步验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成功采用177Lu标记LMND@HG,标记率95%以上,产物不需后续纯化,且5 d后血浆中放化纯仍>9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888 kBq(40 mg/L)177Lu-LMND@HG对4T1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细胞存活率[(16.48±7.81)%]明显低于相同剂量177LuCl 3[(85.77±8.87)%;F=77.81,t=11.73,P<0.001]与40 mg/L LMND@HG[(46.53±5.75)%;t=6.20,P<0.001]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生物分布实验表明,瘤体注射后5 d 177Lu-LMND@HG仍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肿瘤抑制实验结果表明,1.48 MBq 177Lu-LMND@HG较177LuCl 3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肿瘤体积:(222.66±97.70)与(789.13±245.04)mm 3;F=18.55,t=4.29,P=0.005]。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显示,1.48 MBq与3.70 MBq 177Lu-LMND@HG均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177Lu-LMND@HG可造成双链DNA的断裂,同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与血管新生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177Lu-液态金属基活性氧(ROS)放疗增敏剂,制备方法高效便捷,产物稳定性高、在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放疗增敏效果。
严骏杰宿晨林剑涵王辛宇潘栋辉徐宇平王立振陈重阳杨敏
关键词:同位素标记小鼠光学成像
一种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荧光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0993074090000011.GIF" he="168" imgCon...
严骏杰杨敏潘栋辉徐宇平杨润琳王立振赵富宽张波
文献传递
一种酶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环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环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液相体系中,将二胺、异腈、醛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环肽。本发明的酶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环肽的方法,将二胺引入多组分反应,在酶的催化下通过分子间扩链和分...
严骏杰杨敏潘栋辉徐宇平杨润琳王立振赵富宽张波
文献传递
整合素αvβ3分子探针18^F-Alfatide在肺癌患者中的生物学分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18^F-氟化铝螯合的聚乙二醇环RGD二肽(Alfatide)在肺癌患者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肿瘤组织对18^F-Alfatide的摄取。方法选取15例疑拟肺癌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56+9)岁,按体质量静脉注射18^F-Alfatide3.7MBq/kg,静卧60min后行体部及头部PET/CT扫描,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端,勾画ROI并计算SUVmax和SUVmean。对肿瘤石蜡标本切片后进行整合素仅。αvβ3免疫染色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18^F-Alfatide摄取和αvβ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中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18^F-Alfatide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液清除快,肌肉及血液本底低,肝、脾及肾脏放射性摄取较高,肺部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肿瘤组织的SUVmax与SUVmean。分别为4.27±1.32与2.75±0.77,T/NT为15.19±9.33;肿瘤组织18^F-Alfatide摄取水平随αvβ3,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增加(rs=0.765,P〈0.05)。结论18^F-Alfatide具有较好的体内生物学分布特性,相应的PET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αvβ3,表达水平。
郁春景米宝明翁鸢潘栋辉徐宇平陈飞陈小元杨敏万卫星
关键词:肽类氟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一种<Sup>18</Sup>F标记的PRGD2化合物、其药盒、药盒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Sup>18</Sup>F标记的PRGD2化合物、其药盒、药盒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PET显像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放射性药物及核医学技术领域。所述药盒内包括NOTA-PRGD2和氯化铝,NOTA-PRGD2与...
杨敏陈小元郞立新潘栋辉徐宇平罗世能
多巴胺D2受体显像剂^(131)I-nalepride的制备和动物体内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显像剂131I-nalepride(131I-(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三丁基锡苯甲酰胺)的制备以及在小动物体内的性质,评价其在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以(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三丁基锡苯甲酰胺为标记前体,用双氧水法进行131I-nalepride的标记,行ICR小鼠生物分布特性实验,并对SD大鼠进行阻断实验和脑部放射自显影研究。结果 131I-nalepride标记率和放化纯均大于95%;ICR小鼠生物分布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31I-nalepride在小鼠纹状体中摄取最多,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nalepride 4h后,纹状体与小脑比值即达111.87,12h后达到最高,为416.97;SD大鼠阻断实验和脑部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在注射131I-nalepride后,纹状体与小脑的光密度比值从7.43±0.86降至1.07±0.18,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131I-nalepride与多巴胺D2受体特异性结合很高;131I-nalepride进入血液后迅速被组织摄取,其中以肝、肾的早期摄取最高,肝为(14.82±3.88)%ID/g,肾为(10.28±1.65)%ID/g,各脏器的清除均较快。结论 131I-nalepride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多巴胺D2受体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显像剂并作为工具药筛选、评价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
王立振杨敏徐宇平潘栋辉陈飞
关键词:受体多巴胺D2显像剂生物分布
σ受体及其在肿瘤核医学中的应用
2006年
σ受体是一类非阿片受体,其在各种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度保守。通过对其分类、功能、分布、配体及其在肿瘤核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
徐宇平杨敏曹国宪
关键词:肿瘤核医学
一种结合α-突触核蛋白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涉及一种结合α‑突触核蛋白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Ⅰ所示:<Image file="DDA0004790658180000011.GIF" he="138" imgContent="dra...
杨敏徐宇平严骏杰王辛宇潘栋辉王立振陈重阳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