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
- 作品数:46 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人居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的人居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环境变化与自然资源管理技术领域,方案包括:基于与目标人居环境对应的目标地理空间相关的多源数据和地理位置坐标,构建人居环境地理信息数据库;基于数据库中的...
- 马瑞衢徐坚刘林岳
-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被引量:19
- 2005年
-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系统,它由乡村旅游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部分构成,包括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大气、地貌、土壤和生物;人文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建筑、聚落、服饰、语言、精神风貌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结构交叉,能流关系复杂。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互动的辨证关系,自然和人文两个子系统是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两个子系统相关因子的进步和优化,但也可能造成对两个子系统及其因子的破坏。
- 蒙睿周鸿徐坚
- 关键词:乡村旅游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
- 浅析中国山地村落的聚居空间被引量:47
- 2002年
- 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个性鲜明 ,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等 ,其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聚环境 ,近年来逐步受到世人的瞩目。山地村落由于所处地形地貌的特殊性 ,空间特征明显 ,形象清晰 ,无论是选址、布局、意境追求、景观建构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意象和外在景观 ,构成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村落文化景观。开展中国山地村落聚居空间的系统研究 ,不仅是文化研究、乡土研究的需要 ,而且也是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及现代旅游文化村落设计的需要。特别是在传统村落面临急剧损毁的今天 ,倡议传统村落及其保护研究 ,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乡土建筑、地方文化、景观资源三方面入手 ,提出山地村落研究的基本框架 ,主要分析中国山地村落环境空间、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等的形成及布局特点 ,并试图探讨以下几个论点 :对中国山地村落的类型及境界进行分类 ;阐述中国传统的、系统的村落规划思想 ;对山地村落作多维空间的立体图象研究 ,寻求景观后深刻的文化影像 ;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措施等等。希望能对山地村落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
- 徐坚
- 关键词:山地村落乡土建筑地方文化景观资源
- 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2017年
- 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是该特殊地理环境下人类生产生活、自然气候条件变化、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文章通过2013年解译、监督分类后的大理市遥感影像图与大理市的高程、坡度、坡向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来分析环洱海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景观格局受高程、坡度影响明显,受坡向的影响不明显。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经过长期的自然适应过程形成了:高原湖泊和人类生活区域均处在彼此的核心影响范围内;人工干扰性强的农业景观和人工建设区景观集中分布于坝区,干扰性弱的集中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地区;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由于政策的原因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原因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性;环高原湖泊周围的人居空间较易形成以线穿点的发展模式,且聚落的大小差异明显等特有的高原山地特征。
- 卢钖钖徐坚汪小圆
- 关键词:高原湖泊人居环境
- 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高原山地聚落地处复杂的自然环境,具有可建设用地上单元面积人口密集、自然及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复杂、山水景观独特等特点。在今天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在适应性的前提下,对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将延续其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思想和乡土建筑中长期适应后形成的生态理念,为科学、可持续地进行高原山地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基于此,该文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对其所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背景、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与其未来发展相符合,并与其所在高原山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居环境建设策略。
- 徐坚汤晨苏方芳
- 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研究——以成都宽窄巷子街区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宽窄巷子是北方胡同街巷形制在成都的"孤本",其空间形态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空间句法通过空间分割和尺度转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能够直观描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基于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运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对宽窄巷子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选取全局整合度、平均深度、协同度、可理解度、视线整合度5个参数分析宽窄巷子空间形态,旨在为宽窄巷子形态、文态、业态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传承宽窄巷子历史文脉。
- 杨聆徐坚
- 关键词:空间句法历史街区
- 云南宗教园林景观特色营造——晋宁盘龙寺区旅游规划设计侧记被引量:2
- 2007年
- 云南宗教环境造景特点是儒道佛思想对自然的态度、对人神的关系抽象化后,在寺庙和绿化关系、寺庙园林绿化配置方法、绿化选择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这种体现超越了单纯的植物搭配、美学行为,融合整体环境、背景、城镇聚落、文化内涵、神话传说等,以其整体气氛塑造和神化宗教环境。结合云南晋宁盘龙寺旅游区规划设计就以上特点进行剖析。
- 徐坚姜鹏
- 关键词:园林景观旅游
- 山地村落城镇化中的景观学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云南大理作为白族聚居地,在与苍洱大地景观的适应过程中,形成"大分散、小聚合"的总体景观格局特征、水平层面的"同"模式和垂直层面的"柱"模式特征,具有鲜明的山地地域特色。本文主要探讨在目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作为人工景观组成环境的微观因子——村落,针对其主要存在问题,在改造与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景观学的相关理论做指导,避免出现"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 徐坚周盛君李冰
- 关键词:村落
-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互通与服务区绿地生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运用植物生态群落学研究方法,依据景观生态学和原理,对宁杭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与服务区绿地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分析得出互通区的总体生态指标较服务区好。以此调查为基础,提出适宜宁杭高速沿线的绿地模式,以期对高速公路互通与服务区绿地建设有所借鉴。
- 姜鹏徐坚
- 关键词:宁杭高速公路服务区绿地生态分析
- 塑造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云南石林县阿诗玛东路美化、亮化改造工程侧记被引量:1
- 2003年
- 从分析云南石林县阿诗玛东路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入手 ,表述城市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支持着多元化的繁荣城市的生活 ,更以其形体环境加强具有集体感、归属感。
- 徐坚丁宏青
-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