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瑜
- 作品数:70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公平工资:劳工与资本的桥梁——罗马天主教社会学说的工资和物权观念
- 工资及相关的物权观念,是对社会良心的测试——生活在良心缺失的社会,人不可能幸福,即使是富人。主张公平工资,强调工人的收入不能仅仅保证身体的温饱,而应充分保证他及家庭有尊严地生活;强调私有财产权不是绝对的,尘世的财富应造福...
- 彭小瑜
- 文献传递
- 新巴比伦神庙经济中的“喜尔库”被引量:1
- 1988年
- 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律总是体现在无限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之中,因此,世界各地区的古代社会各有其特点和独特面貌.从生产关系方面考察,不同地区的奴隶阶级有相同的本质,因而可以归入同一阶级范畴;但不同地区的奴隶又各有差异和特点.本文对于新巴比伦王国神庙经济中"喜尔库"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的考察,当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古代奴隶阶级和奴隶社会的认识.
- 彭小瑜
- 关键词:神庙奴隶阶级奴隶主奴隶社会两河流域自由民
- “修德以轻货财为首务”——对依纳爵社会和经济观念的现代反思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西方经济史的学者注意到,许多基督宗教人士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勃然兴起的时期,曾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对个人主义道德的批评。然而基督宗教的主流派别,包括罗马天主教,始终保留着与贪婪和剥削冲突的社会经济观念。在16世纪创立耶稣会的依纳爵·罗耀拉并不排斥工商业活动,而且认为不能回避市场经济带来的制度和生活变化。他严厉批评对财富的贪婪以及由此派生的野心和傲慢。他鼓励信徒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包括从事工商业,但是要求他们接济贫弱者,注重财富的社会公益性。耶稣会人士主要关注的不仅仅有传教和文化教育,还有繁重的济贫、照看孤儿、挽救娼妓等社会福利工作。在商业社会批评贪婪永远是惹人厌烦的事情,然而这是历史上基督宗教人士经常做的。他们的言行还说明,把基督宗教简单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文化,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一种思路。
- 彭小瑜
- 关键词:耶稣会基督教经济思想史
-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
- 2005年
- 王敦书胡德坤彭小瑜侯建新王晋新杨豫俞金尧向荣
- 关键词:学术前沿世界史知名学者
- “仇恨是死亡的种子”:托马斯·默顿的反战立场与世界和平理想
- 2021年
- 和历史上的很多修道人士一样,美国修士和作家托马斯·默顿(1915—1968年)由出世和孤寂的立场观察社会和世界局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所有人的同情和关爱。他不断强调说,这份同情和关爱必须延伸扩展到当时在冷战和越战中被看成是美国敌人的国家和人民。他写作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大量作品,批评了敌视社会主义阵营的美国政治家。他希望被这些政治家煽动和迷惑的民众能够意识到,真实的世界不可能被简单地划分为良善和邪恶两个部分,真实的情况不可能是美国和西方代表所有的善,不再需要为社会进步进行任何改良和变革,而与之竞争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邪恶的化身。在默顿看来,存在重大分歧的世界主要国家需要有足够的谦卑做出自我反省,有足够的人道主义精神向对手方展示善意和诚意,因为真正能够持久的世界和平,只能建立在这样一种态度的转变之上。
- 彭小瑜
- 基督教道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挑战——以《公益》杂志的战争与和平观为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美国天主教徒,特别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平信徒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担任神职的知识分子,秉承了基督教的和平和正义传统,因而能够对现代国际关系以及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意见往往不被政治家接受和转换为国家政策,但从长时段的效果来看,他们的声音影响了美国的民众,使他们意识到:世俗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应该不是诉诸武力的合法正当的理由。本文的论述主要以美国天主教平信徒创办的《公益》杂志为个案,阐释美国天主教知识分子在20世纪以及晚近时期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考和抉择。
- 彭小瑜
- 关键词:罗马天主教美国文化知识分子
- 英国中世纪王权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 彭小瑜
- 关键词:中世纪封建主义君主制
- 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三)——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被引量:4
- 2001年
- 彭小瑜
- 关键词:历史语境圣经绝罚
- 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被引量:8
- 2001年
- 中世纪西欧教会曾严厉镇压异端运动 ,同时又有一系列宽容的思想和举措。这是逻辑混乱或虚伪吗 ?教会法对异端分子的处理展现了基督教宽容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存在和运作 ,也说明这一宽容的渊源不是对真理的怀疑和冷漠 ,而是出自对神恩的信心、对他人良知的尊重。真理只能在历史进程中得以认知 ,而对宽容的评价也只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按照 1 2世纪教会法学家格兰西的理解 ,处分异端分子的方式和举措典型地展示了正义和仁慈统合于爱 ,而爱就是关怀人类的拯救。不论是对罪犯处以绝罚还是鼓励他们与上帝和教会和解 ,相应的教会法规范都应该遵循 ,但是解释和应用法律必须考虑时间、地点、案件和当事人的特殊情形 ,据此减免刑罚或停止律法的施行。有时教会宽恕异端分子 ,期望他们能因此更快地纠正谬误。宽恕 ,不应该是神职人员渎职的借口 ;严格执法 ,也不应该蜕变成贪图和炫耀个人权威的机会。教会法对株连的批评尤其值得借鉴。教会法关于宽容的原则在律法的解释和施行中并未得到完全贯彻 ,迫害和滥用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 ,可知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又怀抱宽仁之心何其难也 !
- 彭小瑜
- 关键词:教会法绝罚教会法法制史罗马天主教会异端
- 从奥斯曼帝国到科索沃——萨曼莎·鲍威尔攀登的道德高峰
- 2011年
- 长期以来,西方各国在国际关系上的强势不仅来自他们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他们主导着国际社会对话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在传统上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二战以后,尽管国家主权依然得到尊重,但统摄国际关系的话语,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优越感,日益向维护人权和人的尊严方向转移。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进步,是人道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西方社会民众认可的、符合西方各国利益的一个变化。我们对此的回应,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在策略上,都不应该是回避人权,而应该是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单纯谈论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是帝国主义时代的话语特色,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国际局势。回归道德的追求,恰如萨曼莎·鲍威尔的著作所展示的,是正在唤醒人类良知的、不可抗拒的潮流。
- 彭小瑜
- 关键词:道德底线国家主权话语体系美国外交政策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