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
- 作品数:75 被引量:254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心包内处理血管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王平彭浩黄丽杉陈兴隆彭俊
- 关键词:肺癌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行血管转流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伴有重度上腔静脉综合征的 7例晚期患者行血管转流手术。 3例施行了大隐静脉—颈 (内外 )静脉转流手术。 4例施行了左或右颈内静脉—右心耳或右心房的胸内人造大血管转流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 ,上腔静脉受压阻塞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转流术对治疗晚期肿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例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和积极意义。
- 李雄王平李永武黄丽杉熊健彭浩桂龙升陈兴隆李洪荣程宏忠彭俊张平川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转流手术晚期肿瘤并发症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1年
- 李雄王平李永武熊健黄丽杉彭浩桂龙升陈兴隆李洪荣程宏忠彭俊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 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研究在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4 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3周对病人进行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和Ig G检查,与此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K PA以及体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显著升高,CD8明显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 王璟彭俊
- 关键词:胸腺五肽化疗免疫状况
-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52例患儿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价患儿近期预后情况,其中39例患儿预后良好(mRS<3分),13例预后不良(mRS≥3分),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IgA、IgG及IgM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两组上述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以精神行为异常(84.62%)为主,大多为急性发病(80.77%),常伴有前驱性感染(69.23%);多因素分析显示,意识障碍(OR=1.430,95%CI:1.019~2.008)、入院mRS≥3分(OR=1.376,95%CI:1.013~1.868)及缓解期免疫异常(OR=1.573,95%CI:1.123~2.204)均是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以IgA、IgG及IgM水平增高最为显著,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CD3、CD4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以CD4降低和CD4/CD8比值降低更为显著(P<0.05);外周血CD4/CD8水平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574,P<0.05)。结论:意识障碍、入院mRS≥3分及缓解期免疫异常均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外周血CD3、CD4水平显著降低以及IgA显著增高与预后不良有关。
- 王惠萍段丽芬孙莹龚燕彭俊
- 关键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近期预后
- 保留胸肌腋下小切口在肺部手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王平彭俊李永武陈兴隆黄丽杉
- 关键词:肺疾病外科手术
- 对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其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对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其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195例患者分为胸腔镜组(83例)和开胸组(112例)。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胸腔镜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开胸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结束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和VO2max(最大摄氧量)。结果:在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FEV1、DLCO和VO2max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EV1、DLCO和VO2max均较手术前有所下降,P<0.05。在手术结束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EV1、DLCO和VO2max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3个月时,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量情况相比,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其肺功能均可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两种手术对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 徐艺崔凤仙戴俊陈红梅彭俊
-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功能
- 褪黑素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和油脂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LUGU为对象,研究了高光照联合缺氮条件下,外源添加褪黑素(melatonin,MLT)对H. pluvialis生物量、虾青素积累量、油脂含量以及与虾青素、油脂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氮胁迫、联合高光诱导条件下,外源添加10μmol/L MLT,虾青素积累量显著提高,最大虾青素积累量可达32. 37 mg/g,是对照组的2. 25倍;藻细胞内油脂的含量达到42. 84%,为对照组的1. 21倍。虾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bkt及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fad的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此外,研究了外源MLT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以及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ROS水平受到抑制,虾青素合成相关的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增强。研究表明,在高光照联合缺氮胁迫条件下,外源添加MLT有利于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为强化虾青素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 崔静丁巍余旭亚赵永腾彭俊
- 关键词:褪黑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酶活
- 腋下小切口进行肺部手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为减少开胸手术的创伤 ,探索腋下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腋下小切口对 8例肺部病变的患者施行了肺大泡切除术、肺良性病灶切除术和肺癌根治性手术。结果 8例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恢复明显加快。结论 腋下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开胸时间短 ,术后疼痛少 ,上肢功能受影响小、恢复快及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 彭俊王平李雄黄丽杉熊健李洪荣程宏忠彭浩
- 关键词:肺部手术术式
- 应用RNA-seq技术检测肺癌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应用RNA-Seq技术分析肺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基因表达,寻找与肺癌发病相关的基因,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对5例ⅡA期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集,采用qRT-PCR法检测10例肺癌(对照组)及癌旁组织中的6个关键基因(TFPI2、DKK1、CX3CL1、PSCA、DUOXA2、VSIG1)进行验证。结果ⅡA期肺癌与癌旁组织共有1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5个(28.5%),下调基因88个(71.5%)。qRT-PCR结果表明,与细胞增殖、凋亡和黏附相关基因TFPI2、DKK1、CX3CL1表达上调,PSCA、DUOXA2、VSIG1表达下调,该检测与RNA-Seq检测结果一致。结论ⅡA期肺癌与癌旁组织中共有123个差异表达基因,细胞增殖、凋亡、黏附和代谢相关基因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为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 杨泽平曾红杨洋安输郭晓汐郝倩徐天瑞彭俊刘莹
- 关键词:肺肿瘤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细胞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