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电针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 2011年
-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蒋亚文张音
- 关键词:电针拔罐肩周炎
-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被引量:6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针与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效能,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温针组,每组37例。均穴取犊鼻、内膝眼、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频率5Hz,连续波;温针组行温针灸治疗,每次每穴2壮,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运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病情严重指数及综合疗效等指标,于治疗前、1疗程后和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有效,电针组的临床愈显率为64.7%(22/34),温针组为40.0%(14/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1),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1),两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相当(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KOA的治疗各有侧重,电针偏向于镇痛,温针偏向于缓解关节僵硬,电针总体疗效优于温针灸。
-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
- 关键词:电针温针疗法
- 电针与单纯针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白介素改变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与单纯针刺组(31例)。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配穴方法,穴取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关元、足三里等,电针组在疼痛关节附近选一组阿是穴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留针30min,然后针背俞穴,接电针仪,留针15min;单纯针刺组取穴、针法均与电针组相同,只是不予接电针仪。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变化。结果:电针与单纯针刺对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系列IL-1、IL-4、IL-6、IL-10均有较显著的作用(P<0.01,P<0.05),但从治疗后指标变化的绝对值和改善值来看,电针降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1的作用优于单纯针刺组(均P<0.05);升高关节滑液中IL-4作用优于单纯针刺(P<0.05);降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6作用两组基本相当(P>0.05),但改善值上外周血中IL-6的变化,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治疗后在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10升高的绝对值上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作用基本相当(均P>0.05),但其改善值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均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降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致炎性IL-1、IL-6的含量,提高抑炎性IL-4、IL-10的含量,改善RA发生、发展的内环境。
- 欧阳八四车建丽高洁张音李俊杨海洲胡天燕吴元建杨熳
- 关键词:电针针刺类风湿关节炎白介素
- 针刺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疗效。
- 张音李威
-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刺中药外洗
- 针灸治疗脑出血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疗效的可视化预测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 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预测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三维重建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央前回手结区域的皮质脊髓束(CST)纤维,分析在不同CST受损情况下,针灸康复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以及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的变化差异.结果 CST未受损患者康复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T部分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CST完全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束成像技术能直观显示中央前回手结相关CST纤维受损情况,对于CST部分断裂的患者来讲,针灸能明显改善手的运动功能.
- 贡志刚张荣俊蒋文斌付志辉张音
- 关键词:脑出血针灸皮质脊髓束
- 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行抗病毒药物治疗,12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对照组为6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3、8、12天的VAS止痛疗效比较(评分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支沟、阳陵泉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抗病毒药物治疗。
- 张音李威蒋亚文
- 关键词:带状疱疹支沟穴阳陵泉穴
- 远道刺临床运用举隅
- 2000年
- 张音
- 关键词:音哑摆头痔疮出血远道刺针刺疗法
-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受损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DTI技术三维重建20例脑卒中患者病变侧CST,分析CST受损情况与针灸治疗前后患者Brunnstrom肢体评分的关系。结果:针灸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CST损伤程度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相关,脑卒中患者CST受损部分越少,早期针灸治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结论:DTI显示的CST受损情况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相符,有助于病情的客观评估。
- 蒋亚文张音李威
-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治疗弥散张量成像皮质脊髓束
- 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指标改变,确定电针对RA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电针组(34例)与对照组(即单纯针刺组,34例)。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配穴方法,整体取穴以阳经为主,局部取穴依以痛为腧原则,疏经通络,祛风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电针与单纯针刺对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P<0.05),电针组对关节滑液中TNF-α的改善作用等同于单纯针刺组,但在外周血的作用上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治疗后在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VEGF降低,电针组的效应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的降低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的含量,改善RA发生、发展的内环境,提高临床效果。
- 欧阳八四高洁车建丽张音李俊杨海洲胡天燕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
- 针刺(结合揿针)治疗戒烟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戒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揿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尼古丁咀嚼胶替补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戒烟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
- 张音
- 关键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