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硕

作品数:45 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病毒
  • 10篇免疫
  • 10篇病毒样颗粒
  • 8篇蛋白
  • 8篇免疫原性
  • 7篇登革热
  • 7篇血小板
  • 7篇血小板减少
  • 7篇基因
  • 7篇发热
  • 7篇发热伴血小板...
  • 6篇特异
  • 6篇综合征
  • 6篇抗体
  • 5篇登革病毒
  • 5篇登革热病毒
  • 5篇血小板减少综...
  • 5篇疫苗
  • 5篇细胞
  • 5篇基孔肯雅病

机构

  • 4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烟台市疾病预...
  • 1篇遂宁市疾病预...

作者

  • 45篇张硕
  • 39篇李德新
  • 35篇李川
  • 34篇梁米芳
  • 31篇张全福
  • 22篇李建东
  • 9篇曲靖
  • 7篇芜为
  • 7篇刘琴芝
  • 6篇张福顺
  • 6篇刘林
  • 5篇韦艳
  • 5篇杭小同
  • 5篇苗芳
  • 4篇张爽
  • 4篇陆鹏
  • 4篇顾雯
  • 4篇王锋
  • 4篇王世文
  • 4篇王芹

传媒

  • 19篇中华实验和临...
  • 13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FITM1/2/3对SFTS病毒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在细胞水平初步探索IFITM1/2/3对SFTS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IFITM1/2/3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在过表达IFITM1/2/3的Vero和THP—1细胞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SFTS病毒的复制情况。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IFITM1/2/3表达质粒在Vero细胞及THP-1细胞内可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FITM1/2/3对SFTS病毒在细胞内的感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细胞感染早期,过表达的IFITM1/2/3对低剂量SFTS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IFITM1/2/3可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复制。
万佳张硕李阿茜曲靖李川李德新梁米芳
关键词:抗病毒作用
登革2型病毒ZS01/01株E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泌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登革2型病毒(DENV-2)ZSO1/01株E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进行研究。方法RT.PCR扩增DENV-2prM/E基因,通过融合PCR在prM基因前添加来自乙型脑炎病毒的信号肽序列,并将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缺失或替换为乙型脑炎病毒SA14-2株E基因相应序列,将上述基因元件分别克隆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5/FRT及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AcUW51-M中,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或Sf9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eence assay,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的表达与分泌。结果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或Sit)细胞后,E蛋白在细胞内均有效表达,而仅有携带乙脑信号肽且缺失或替换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上清中可检测到明显的E蛋白分泌。结论信号肽及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对登革病毒E蛋白的分泌至关重要,宿主细胞对其亦有一定影响。
张硕顾雯李川苗芳陆鹏曲靖韦艳张全福刘琴芝李建东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人群HBV S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免疫人群中感染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别、变异分布情况。探究及时接种对免疫人群感染HBV的影响。研究免疫人群感染者携带病毒变异特点。探讨免疫失败与逃逸突变的可能原因,评价病毒变异对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免疫策...
张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准种S基因
文献传递
多价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
登革病毒(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四个血清型,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可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感染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种虫媒病毒病。据WHO估计,全球有25-30亿人口面临感染登革...
张硕
关键词:登革病毒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国产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剂的比较
2014年
目的为中国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筛选合适的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IgM)检测试剂。方法选择市场销量较大的三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nti-HBc-IgM检测试剂,平行检测参比系统各3次,比较各试剂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以评价试剂的可靠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部分(Partial)AUC(pAUC)、固定特异度下灵敏度[Sensitivity at a Fix Specificity,Se(FPR=e)],以评价试剂的真实性。结果三种试剂的ICC均接近于1,一致性均好,两两比较中A试剂稳定性最好,变异性最小(Bootstrap法,P<0.05)。B试剂ROC位于最上方,AUC中位数最大,和A、C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法,P<0.05);B和C、A试剂的pAUC中位数和Se(FPR=0.05)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符合国家标准的三种试剂,以雅培试剂作为参照相比,综合评价结果,B试剂较好。
张爽王锋尹文娇张硕赵守军毕胜利沈立萍
关键词:可靠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微复制子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布尼亚病毒,可引起人类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们利用RNA聚合酶Ⅰ体系,分别构建SFTSV三个片段L、M、S微复制子,研究其非编码区调控功能。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或荧光素酶(Luciferase)分别插入SFTSV三个片段5′和3′非编码区之间,所形成的嵌合cDNA反向插入含RNA聚合酶I的表达载体pHH21中,获得SFTSV微复制子重组质粒L-GFP-pHH21、M-GFP-pHH21、S-GFP-pHH21、L-Luc-pHH21、M-Luc-pHH21和S-Luc-pHH21,分别与成功表达SFTSV聚合酶蛋白(L蛋白)和结构蛋白(N蛋白)的质粒VR1012-L和VR-1012-NP共同转染293T细胞,24~48h后观察GFP表达情况或检测萤光素酶表达量。L、M、S片段GFP微复制子均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荧光素酶定量结果显示其在不同节段非编码区中的表达量不同,提示SFTSV三个节段的非编码区启动微复制子转录和复制的强度不同。
于霞丽姜晓林王涛孙玉兰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毕振强李德新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反向遗传学报告基因
家养动物体表蜱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7
2012年
为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的传播机制,采集了山东疫区家养牛、羊和狗等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通过Real-time PCR筛查、病毒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蜱中的病毒。所采集的蜱,以长角血蜱为主,占91.4%。其中3头SFTSV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14%,并在其中一份羊体表蜱标本中分离到SFTSV病毒,命名为SDLZTick12。序列分析显示与我国在不同省份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病毒全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且病毒的抗原性和生长特性与人源病毒相同。本研究首次在山东疫区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并与人源病毒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提示蜱可能为该新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晓林王显军李建东丁淑军张全福曲靖张硕李川芜为姜梅梁米芳毕振强李德新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传播媒介
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用灭活纯化的SFTSV病毒颗粒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分别分泌抗糖蛋白单抗和核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进行鉴定,并初步进行单抗效价、中和活性及亲和力等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共筛选出13株稳定分泌抗糖蛋白(Glycoprotein,GP)单抗和7株稳定分泌抗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鉴定显示获得的单抗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抗GP单抗中6株针对Gn,7株针对Gc,大部分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滴度在1 280-20 480之间,其中4株抗Gn单抗具有中和活性。获得的7株抗NP单抗均与NP特异性结合,IFA滴度范围在5 120-20 480,均无中和活性。此外,经非竞争ELISA检测的两株抗GP单抗(1C8和1G8)均有较高亲和力。本研究为SFTS诊断方法的发展及SFTSV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阿茜刘林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3CD及P1蛋白,制备CA16病毒样颗粒,通过SDS-PAGE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VLPs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并对乳鼠经颅腔攻毒.对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重组CA163CD及P1蛋白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可以产生类似CA16病毒颗粒的大小为27 ~ 30 nm的VLPs.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A16 VLPs可以刺激产生较高水平的抗CA16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及中和抗体,乳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母传抗体保护率高达90%.结论 CA16 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母传抗体可以保护乳鼠抵御经颅腔的病毒攻击.
张福顺郝春生宋敬东张硕李阿茜刘林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秀玲李德新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病毒样颗粒免疫遗传学
登革2型病毒ZS01/01株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登革2型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DENV-2)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已构建的DENV-2 ZS01/01株病毒样颗粒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对分泌型VLPs进行大量培养并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其进行纯化.纯化的VLPs经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及中和试验等方法对体液免疫反应进行检测,ELISPOT法测定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登革2型病毒样颗粒表达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所得上清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电镜下可观察到类似于天然登革病毒的大小在45~55nm之间的病毒样颗粒.体液及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登革2型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登革E蛋白特异性抗体及一定水平的中和抗体,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刺激后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登革2型病毒病毒样颗粒免疫BALB/c小鼠后可引起一定水平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该研究结果为四价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张硕张福顺李川李建东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病毒样颗粒免疫遗传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