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中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管移植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小口径血管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口径
  • 2篇肌细胞
  • 1篇动脉
  • 1篇血管壁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相容性材...
  • 1篇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机构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张燕中
  • 4篇刘阳
  • 4篇曹谊林
  • 4篇崔磊
  • 3篇刘伟
  • 2篇许志成
  • 2篇陈瑾君
  • 2篇殷德民
  • 1篇曹颖
  • 1篇曹颖
  • 1篇许志成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聚羟基乙酸复合物置入裸鼠皮下构建人工血管(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有实验表明聚羟基乙酸支架材料已成功在裸鼠及大型哺乳动物体内构建形成了组织工程化软骨、骨、肌腱等组织,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能否在裸鼠皮下形成血管样结构?目的:采用新生婴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形成的复合物移植于裸鼠皮下,验证其形成血管样结构的可行性。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1/06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新生婴儿脐带来源于本院妇产科健康新生儿,经产妇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用26只3~4周龄清洁级裸鼠,雌雄不拘,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聚羟基乙酸购自Alban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新生婴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包绕于硅胶管使成管状结构后移植于20只裸鼠皮下为实验组,将未接种细胞的单纯聚羟基乙酸置入其余6只裸鼠皮下。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置入后第2,6周后取出两组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III因子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裸鼠2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结果:移植物置入2周后,两组移植物均有管状结构形成;置入6周后,对照组管形结构消失,围绕硅胶管有极薄的纤维组织包裹形成,抽去硅胶管后,纤维组织失去支撑,无法维持管型结构。实验组抽去硅胶管后,新生组织仍维持管型结构。②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物置入2周后,两组均可在镜下观察到大量未完全降解的聚羟基乙酸,对照组内少有细胞成分,实验组内可见多量细胞存在;置入6周�
刘阳张燕中陈瑾君殷德民曹颖许志成刘伟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人工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小口径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组织的方法。 方法 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新生婴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材料上 ,形成细胞 材料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包绕于硅胶管使成管状结构后移植于裸鼠皮下 ,第 2及第 6周后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血管组织大体结构与天然血管相似 ,免疫组化显示组织工程化血管最内层有Ⅷ因子阳性细胞覆盖 ,管壁内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及散在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存在。结论 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形成具有与正常血管组织学结构相似的血管。
刘阳张燕中陈瑾君殷德民曹颖许志成刘伟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小口径血管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犬腹主动脉缺损的初步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犬腹主动脉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犬自体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接种于管型PGA支架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回植修复自体犬腹主动脉缺损,术后螺旋CT等检测血流通畅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管在回植后24小时内即发生了栓塞,而实验组则维持血流通畅至少达术后1周。结论应在组织工程化血管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适当力学刺激促使其成熟后再回植修复缺损。
刘阳张燕中刘伟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生物材料血管移植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小口径血管的实验研究
本文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小口径血管的方法,以期解决临床理想血管移植替代物匮乏的难题.
刘阳张燕中陈瑾君殷德民曹颖许志成刘伟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小口径血管血管移植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构建组织的方法和环境是组织工程研究所涉及的另一重要环节,对于能否最终形成新生组织以及新生组织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中膜组织的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犬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PGA)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包绕于硅胶管使成管状结构后移植于裸鼠皮下,第2,6,11周后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裸鼠皮下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在不同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特征。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形成具有与天然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相似的血管。
刘阳张燕中许志成刘伟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血管壁生物医学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