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此类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从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治疗的21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70岁),双极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置换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21例患者中,死亡6例,随访1年3个月~8年2个月,平均随访5年3个月,无髋关节感染及术后行走引起的脱位。两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患者行走时股前区轻度疼痛,一个月后缓解。疼痛发生率为1.4%。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较好的选择,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 曲彦隆杨卫良陆晓峰王毅张波
-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骨水泥髋假体
- 骨水泥聚合反应热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骨水泥生物材料常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粘接固定、椎体压缩骨折术中压缩椎体填充、骨肿瘤刮除术后骨残腔填补等。骨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不可避免地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组织而造成热损伤。该文就骨水泥聚合反应热损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曹建飞陶可张波
- 关键词:骨水泥热损伤
- 氧化锆陶瓷与皮肤组织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采用皮内半植入模型,对氧化锆陶瓷与皮肤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做出评价,从而讨论其作为经皮骨植入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氧化锆陶瓷试件部分地植入兔背部的皮下组织,一端经皮肤组织外露。分别于植入术后5、101、5、30、60d时处死各组实验动物,运用大体和一般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皮肤组织与实验材料的生物学反应。结果氧化锆陶瓷材料植入初始引起周围皮肤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至10d炎症反应减轻,有疏松的纤维包膜形成。15d时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纤维包膜增厚。30d时炎症反应消退,形成较为致密的厚层纤维包膜,有少许淋巴细胞浸润。60d时纤维包膜变薄、无炎细胞浸润。结论氧化锆陶瓷材料与皮肤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单继刚张波宋科官张涛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氧化锆陶瓷
- 单侧外固定架弹性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被引量:4
- 1999年
- 1994年6月~1997年12月我们应用浙江产单侧外固定架先后治疗四肢骨折6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64例中男52例,女12例;年龄7~65岁,20~45岁者占90%以上。新鲜骨折5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胫骨16例,肱骨3例,桡骨...
- 张震宇张波王毅辛风杨群刘家滨李力壮徐麟生张信英
- 关键词:四肢骨折外固定架
- 发生于股骨干中段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
- 2008年
- 病例介绍患者,文某某,女,39岁。因左股部渐进性痛3个月于2007年10月24日入院。查体:左下肢跛行。左股部皮肤无红热,中段偏内侧深触痛明显,并可触及一硬性肿物。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左髋膝关节活动正常,远端运动感觉正常。化验: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23,钙磷正常,体温正常。
- 王超叶海明张波
- 关键词:中段细胞型股骨干腹股沟淋巴结膝关节活动下肢跛行
- 持续被动运动防治髋、膝关节术后僵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1999年
- 髋、膝关节术后粘连,关节僵直,一直是髋、膝关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CPM机(continuouspasivemotion,CPM)防治髋、膝关节术后粘连,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CPM组:共224...
- 张震宇王毅张波
- 关键词:关节手术髋关节膝关节术后僵直
- 全文增补中
- 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几点措施被引量:3
- 2001年
- 纪青张波王毅张育成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及其在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特殊性。方法 分析 49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急 ,症状重 ,CT及MRI分辨率虽高 ,但易出现假阴性。腰椎管造影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其不足 ;由于游离在椎管间盘组织的压迫 ,神经根多处于固定状态 ,术中移动神经根及摘除髓组织时易损伤神经根及硬膜囊。结论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 ;术前应详读X线CT、MRI等资料 ,有疑问时应行椎管造影 ;在取出游离于椎管内的间盘组织时 。
- 王毅杨卫良杜劲松张波纪青宋科官杨国夫张涛曲彦隆
- 关键词:病理
- 骨水泥聚合反应与冷却对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模拟骨水泥外溢在周围骨骼肌中的固化放热过程,研究其聚合放热对骨骼肌的损伤作用及加予4℃生理盐水局部灌注冷却对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只,雌雄不限,体重220~250g,采用左右侧对照,分别在左右侧臀大肌注入现配骨水泥1mL,同时右侧加予4℃生理盐水局部灌注冷却。采用针式温度计连续测量两组骨水泥固化过程中骨水泥-肌肉界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后1d、4d.7d各处死4只,切取与骨水泥接触部位的肌肉,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对比两组局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肉眼、镜下观察骨水泥-肌肉界面的肌肉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两组局部最高温度分别为(61.58±2.75)℃和(44.73±2.03)℃,40℃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227.83±22.21)S和(53.33±15.79)S,均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分别为(571.67±7.92)8和(575.00±8.00)S,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与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4℃水组的局部肌肉组织细胞形态改变较轻,炎性细胞浸润少,组织修复时间短。结论骨水泥聚合反应可对周围骨骼肌造成热损伤,加于4℃水局部冷却可明显降低局部最高温度及缩短40℃以上持续时间,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和缩短修复时间。若能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将对预防术后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曹建飞张晟叶海明王超熊奡辛风张波
- 关键词:骨水泥骨骼肌热损伤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患肺透明膜病(HMD)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2月~1999年12月我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3172例新生儿中,HMD 98例,发病率为3.09%,其中足月儿8例,占HMD的8.16%;围产期窒息的足月新生儿HMD发病率高于无围产期窒息者;妊娠合并糖尿病共48例,发生HMD 11例,发生率为22.92%,其中足月儿发生HMD 3例,占HMD的27.27%。无糖尿病组共3 124例,发生HMD 87例,发生率为2.78%。产程未开始行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HMD,其发病率高于产程开始后行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者(P<0.05);男婴的发病率高于女婴。结论 做好孕妇保健,防止早产,及早治疗合并糖尿病孕妇,正确处理围产期窒息,剖宫产尽可能在分娩发动后施行,有可能减少HMD的发生,同时不应忽略足月儿的HMD。
- 韩旭赵爽王淑荣于丹梅张波刘杰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