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山
作品数:
3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廷志
河南农业大学
任国兰
河南农业大学
时向阳
河南农业大学
王莉
河南农业大学
孔黎黎
河南农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主题
3篇
诱导抗性
3篇
泡桐
3篇
抗性
3篇
丛枝病
2篇
泡桐丛枝病
2篇
抗病
2篇
抗病性
1篇
育苗
1篇
育苗方法
1篇
扫帚病
1篇
酶活性
1篇
苗木
1篇
根接
1篇
病原
1篇
病原物
机构
3篇
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3篇
任国兰
3篇
刘廷志
3篇
张松山
2篇
王莉
2篇
时向阳
1篇
郑兰长
1篇
郑铁民
1篇
李灵军
1篇
孔黎黎
传媒
2篇
河南农业大学...
1篇
河南林业科技
年份
1篇
1995
2篇
199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泡桐丛枝病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995年
测定了根接和皮接诱导处理后泡桐苗木及5a生幼树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醚解氨酶(PAL)总活性。结果表明,根接和皮接诱导处理的泡桐苗木和5a生幼树3种酶总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泡桐幼树丛枝病发病率诱导处理后3种酶活性的变化与泡桐幼树的抗病能力有相关性,根接诱导后的3种酶总活性最高,幼树发病率和感病指数都为零;皮接诱导后3种酶活性次之,幼树发病率为4.7%,感病指数为1.47;对照的3种酶活性最低,幼树发病率达59.2%,感病指数为33.54。
任国兰
刘廷志
时向阳
田光合
张松山
魏立栋
董西良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酶活性
抗病性
泡桐丛枝病诱导抗性的研究Ⅰ.病原物的诱导抗性
被引量:3
1994年
通过对种根采用根接、苗木采用皮接的方法,进行了泡桐丛枝病病原物诱导抗性试验。结果表明,根接后的当年苗木和皮接后第2年的苗木丛枝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中根接当年苗木发病率为4.28%~13.0%,皮接第2年苗木发病率为5.34%~11.76%,对照为0.83%~1.45%和1.14%。用经过根接和皮接诱导后的苗木造林,泡桐幼树丛枝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经根接处理后,幼树4a生丛枝病发病率均为零,皮接1次诱导后4a幼树发病率为0~4.17%,而对照发病率为19.8%~31.5%。本项研究结果初步证明,利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病原物诱导,可提高泡桐幼树的抗病力。
任国兰
刘廷志
郑兰长
时向阳
郑铁民
孔黎黎
张松山
王克俭
董西良
焦绍立
王莉
吴金生
关键词:
泡桐
抗病性
扫帚病
病原物
泡桐苗木对丛枝病诱导抗性方法的研究
1994年
泡桐丛枝病是我省发生面积最大的林木病害。利用嫁接诱导的育苗方法,可以根本上减轻该病危害。根接当年苗木发病率为1.47%—4.28%,皮接第二代苗木发病率为2.30%—5.34%,而对照为0.83—1.01%。用经过根接苗木造林2年后发病率为0,经过皮接苗木造林2年后发病率为0—4.17%;而对照发病率为16.6%—18.8%。经过诱导处理,抗性差的苗期发病,不发病者产生较强抗病性。
张松山
李灵军
任国兰
刘廷志
孔黎
董西良
王莉
吴金生
关键词:
苗木
丛枝病
泡桐
根接
诱导抗性
育苗方法
全文增补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