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德
- 作品数:85 被引量:3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均分散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工艺被引量:22
- 1999年
- 制备均分散纳米复合陶瓷的关键是使基质中的纳米相不团聚而均匀分布在其它组分中。
- 王昕张景德孙康宁尹衍升侯耀永侯耀永
- 关键词:纳米复合陶瓷
- 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战略被引量:1
- 2002年
- 1、构筑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科学思想、原理、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知识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纵观历史和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无不推崇创新,视创新为企业的生命.但是,要实现新材料研究的持续发展,决非仅仅靠某一环节、部门的创新活动,而必须构建适合于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直接依靠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的产业链,对应这三个环节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构成了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企业是创新体系的主体,也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的主体;高等院校主要是培训和开发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开发新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在这一创新的体系和链条中,过去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约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李赛强张景德
-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 一种低温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涉及到一种低温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化学沉淀法,即在溶液中Bi(NO)<Sub>3</Sub>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Bi(OH)<Sub>3</Sub>沉淀,经...
- 张景德栾骏鹏贾堡馨韩建勋
- 基于新工科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09
- 2019年
- 如何加快知识向能力转化,是大学教学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训练过程相互分离,流水线式教学模式很难打通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界面障碍,不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此,本文对"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基本要求进行重构,提出将知识、能力、实践、创新(KAPI)一体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并进行了初步实践。相关研究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孙康宁于化东梁延德张景德林建平徐向纮李晓东
- 关键词:教学方式改革
- 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碳化硅陶瓷为蜂窝状结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孔隙呈立体网格状无序联通,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的尺寸为20μm~30μm。所述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a.将基体原料...
- 张景德李子禾温家强韩桂芳
- 承载条件下材料声学显微结构偏转特征分析
- 1997年
- 对各种材料在承受不同压力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声学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不仅声速随承受载荷变化而变化,且声学显微组织也随承受载荷而变化。这种在弹性变形下表现出来的内部结构畸变。
- 孙康宁张景德刘援朝王昕尹衍升张送根
- 关键词:显微结构
- 一种从海水中采集淡水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海平面上利用海水低温冷能、太阳能、风能从海水中采集淡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风能或波浪能采集海洋低温冷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海水蒸发和凝结之间的温差,将从海水中蒸发出的淡水凝结在专门设计的凝水器上,再收集到...
- 孙康宁尹衍升张景德
- 钇铝石榴石纤维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钇铝石榴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低导热率、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增强材料、绝热耐火材料和光学材料。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年来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钇铝石榴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 李呈顺张玉军张景德龚红宇
- 关键词:钇铝石榴石
- 一种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领域,是一种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高岭土、滑石粉、氧化铝粉为基体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堇青石陶瓷胚体,该方法包括以质量计25~80%的高岭土、15~70%的滑石粉、5~60%的氧化铝...
- 张景德孙园园丁昌库韩建勋
- 基于思创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现思创融合的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目前,创新类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空档,并没有实现无缝对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论述怎样提高教师思创融合的教学能力;然后介绍如何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创融合的知识传授;最后,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搭建创新实践大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素养,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实现思创融合.
- 王素梅张景德孙康宁张琳边洁
- 关键词: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