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小鼠
  • 3篇免疫
  • 3篇棘球蚴
  • 3篇包虫
  • 3篇包虫病
  • 3篇包虫病患者
  • 3篇病患
  • 3篇虫病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受体
  • 2篇泡球蚴
  • 2篇泡球蚴感染
  • 2篇脾细胞
  • 2篇转录
  • 2篇组织化学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志
  • 7篇温浩
  • 6篇林仁勇
  • 5篇王俊华
  • 4篇吐尔洪江·吐...
  • 3篇张传山
  • 3篇张雪
  • 3篇单骄宇
  • 2篇周洋
  • 2篇邵英梅
  • 2篇李亮
  • 2篇金一帮
  • 1篇吕国栋
  • 1篇魏晓丽
  • 1篇蒋铁民
  • 1篇卢晓梅
  • 1篇赵晋明
  • 1篇巫姜
  • 1篇姜涛
  • 1篇李涛

传媒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泡球蚴感染小鼠IL-17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与检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检测泡球蚴感染小鼠IL-17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用于泡球蚴病小鼠IL-17基因检测。方法通过腹腔注射100μl泡球蚴组织匀浆液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感染1个月后处死,提取肝脏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登陆GenBank,得到IL-17基因(U43088.1)全序列,选取保守序列,应用pri mer 5设计引物,β-actin作为内参,以10倍梯度稀释IL-17 PCR产物为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以确定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IL-17基因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用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IL-17基因无非特异性扩增,各样品熔解温度均在81.0℃,熔解峰单一;mRNA检出限为1×102pg,106~102pg总RNA均有扩增;泡球蚴感染1个月后,IL-17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008728±0.000984)和(0.003823±0.0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源IL-17基因实时定量RT-PCR检测体系。经检测,小鼠感染泡球蚴1个月后IL-17基因表达增加,表明IL-17在泡球蚴感染免疫调节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张志王俊华张传山吕国栋卢晓梅姜涛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泡球蚴实时荧光定量RT-PCRIL-17
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及表型特点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形态及其细胞表型特点。方法囊型包虫病患者组(cystic echinococcosis,CE)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healthy donor,HD)15例,采外周血(肝素抗凝)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贴壁培养,施加重组细胞因子培养6d,诱导成DC,采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HLA-DR、CD1a、CD8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D组比较,CE组PBMC诱导的DC表面的树突状突起较少,且细胞表面的CD86、HLA-DR、CD1a、CD80表达降低(P<0.05)。结论CE组患者PBMC诱导的DC形态不典型,表面分子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降低,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减弱。
刘弓伯邵英梅单骄宇吐尔洪江·吐逊张雪阿尔孜古丽·吐逊张志蒋铁民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细胞表型
棘球蚴囊液对小鼠脾细胞IL-17及Smad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BALB/c小鼠脾细胞白介素(IL)-17和Sma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以不加任何干预为对照组,囊液处理组为实验组。定时取样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脾细胞IL-17表达在囊液处理6h和12h后升高(1.000±0.207 VS 3.672±0.746和1.000±0.154 VS 5.525±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细胞Smad2表达在培养1h后升高(1.000±0.077 VS 2.069±0.098)在12h后降低(1.000±0.110 VS 0.247±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分析发现IL-17基因与Smad2基因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1。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小鼠脾细胞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推测其可能与宿主抗棘球蚴感染的机制有关。
金一帮周洋王俊华吐尔洪江.吐逊魏晓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张志张传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李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林仁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包虫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温浩
关键词:棘球蚴囊液脾细胞白介素17SMAD2
慢性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4、7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探讨慢性囊型包虫病(C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s)2、4、7基因表达变化及血清IL-10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42例慢性CE患者与28例健康对照组(NC)外周血中TLR2、4、7 mRNA的表达,GAPDH作为内参基因;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的浓度.t检验比较两组间TLR2、4、7及IL-10的表达差异;TLR2、4、7的表达水平间及它们与血清IL-10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CE组的TLR2、TLR4、TLR7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比NC组的表达增高,其中CE组的TLR2是NC组的7.3倍,TLR4是NC组的3.6倍,TLR7是NC组的3.6倍.CE组的TLR2、TLR4、TLR7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0729±0.4006、5.0976±1.6682、0.6481±0.2574;NC组的TLR2、TLR4、TLR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468±0.0435、1.4067 ±0.3279、0.1804±0.0568.与NC组相比,CE组的TLR2、TLR4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7、0.033),而TLR7则无统计学意义(P=0.0862).慢性CE组、NC组外周血清IL-10分别为(17.6770±1.6298)pg/ml、(9.4898±0.7049)pg/ml,且慢性CE组与NC组的IL-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在慢性CE组中,外周血PBMC的TLR2与TLR4在mRNA相对表达水平上呈正相关(r=0.1135,P=0.036),其他均无相关.结论 TLR2、TLR4参与了慢性囊型包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TLR2、TLR4可作为囊型包虫抗原的受体,与不同抗原成分相互作用,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同时在血清IL-10分泌增高的作用下共同促使机体向Th2型免疫应答方向发展,从而对囊型包虫感染所产生的免疫逃避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骄宇吐尔洪江·吐逊王俊华张志李亮张雪张传山刘涛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TOLL样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水平
转录因子维甲酸孤独受体γτ与刀叉样盒蛋白-3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中的mRNA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孤独受体γτ(RORγτ)和刀叉样盒蛋白-3(FoxP3)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中的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54例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志愿者(HD)组20例,肝囊型包虫病(CE)组20例,肝囊型包虫病复发(RCE)组1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τ和FoxP3的mRNA表达,并用t检验分析其结果。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ORγτ和FoxP3的扩增效率为90%-100%,批内和批间实验循环阈值(α)变化〈0.2。与HD组比较,RORγτ(RORγτ拷贝/GAPDH拷贝)在CE组和RCE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t=2.79,P〈0.05),而CE组和R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P〉0.05)。FoxP3表达(FoxP3拷贝/GAPDH拷贝)在CE组和RCE组中较HD组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t=0.02,P〉0.05)。RORγτ/FoxP3的比值在CE和RCE组中较HD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3,t=0.35,P〈0.01),而CE和R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ORγτ和FoxP3的mRNA表达结果准确可靠。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表达升高,RORγτ/FoxP3表达且以降低RORγτ表达降低起主导作用。这可能与肝包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逃避现象有关。RORγτ/FoxP3的比值比单独检测RORγτ或FoxP3更能客观评价肝囊型包虫病感染过程中的免疫逃避状态。
吐尔洪江·吐逊邵英梅单骄宇张志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肝囊型包虫病转录因子免疫逃避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表达及其与干扰素-γ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IFN-γ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专家组包虫病标准化分型原则将患者分为肝包虫活性组(38例)和肝包虫无活性组(25例),20例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阳性表达率,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总体分布采用X2检验,PD—L1阳性表达率和IFN-γ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肝包虫活性组、肝包虫无活性组和正常对照组PBMC表面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3.8%、10.9%±2.5%和9.1%±2.5%,肝包虫活性组与正常对照组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包虫活性组、肝包虫无活性组和正常对照组PBMC涂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9%±3.4%、10.6%±2.9%和9.5%±3.6%,肝包虫活性组与正常对照组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0,P〈0.05)。肝包虫活性组、肝包虫无活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表达分别为(141±38)μg/L、(124±32)μg/L和(105±42)μg/L,肝包虫活性组与正常对照组IFN-γ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5)。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BMC的PD-L1阳性表达率与血清IFN-γ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59,0.61,P〈0.05)。结论PD—L1可能在IFN-γ的作用下发挥着促进肝包虫免疫逃避的重要作用。
巫姜李涛张志赵晋明王俊华张雪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免疫组织化学法
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Foxp3及Smad4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BABL/c小鼠脾脏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对特异分子Foxp3(叉头蛋白3)及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下游信号通路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ABL/c小鼠作为脾细胞供者,用研磨法分离脾脏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与细粒棘球蚴囊液共同培养)和对照组,取1×105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分别在1、3、6和12 h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oxp3以及Smad4的基因表达。结果 qRT-PCR显示,细粒棘球蚴囊液处理1、3和12 h,实验组Foxp3表达量分别为4.577±0.317、8.517±0.978和7.406±0.822,对照组分别为9.274±0.451、3.297±0.408和2.464±0.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粒棘球蚴囊液处理1 h和12 h,实验组Smad4表达量分别为3.862±1.417和1.690±0.248,对照组分别为1.689±0.221和3.600±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oxp3与Smad4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r=-0.991,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小鼠脾脏细胞中Treg相对特异分子Foxp3有上调作用,而对TGF-β1的下游信号通路Smad4有下调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提示细粒棘球蚴侵染宿主的过程中可能通过负调控TGF-β信号通路而造成宿主Treg细胞的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的免疫逃避。
周洋金一帮王俊华吐尔洪江·吐逊魏晓丽张志张传山李亮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囊液脾细胞FOXP3SMAD4
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IL-17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与检测
目的:建立检测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IL-17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用于泡球蚴病小鼠IL-17基因检测。观察泡球蚴(Em)感染Balb/c小鼠肝脏中IL-17的表达,探讨其在泡型包虫感染免疫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 ...
张志
关键词:泡球蚴实时荧光定量RT-PCRIL-17SYB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