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河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牙槽嵴植骨术后上颌骨生长变化规律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 2002年
- 研究牙槽嵴植骨术对Wistar大白鼠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选用 40只Wistar大白鼠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第 4、6、8周龄手术组。应用定位X线头影测量技术 ,在术前和术后每隔两周对所有实验动物进行一次上颌骨长、宽、高三个方向生长发育状况的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 :(1) 4周龄和 6周龄手术组 ,上颌骨长度及前部垂直高度均小于对照组。 (2 ) 8周龄手术组 ,上颌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前部高度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随手术时间的提前 ,上颌长度和前部高度的发育障碍更加严重。 (4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4周龄、6周龄和 8周龄手术组 ,上颌的宽度发育没有受到影响。结论 :牙槽嵴植骨术会严重影响上颌骨长度和高度的发育 。
- 宋晖魏奉才张凤河李国菊王克涛郭小玲
- 关键词:上颌骨
- 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 4 5例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浅叶肿瘤及浅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 1月、12月随访 ,4 5例中出现涎瘘 1例 ,无复发、无患侧面部凹陷畸形、无口干症状。结论 :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涎瘘、患侧面部凹陷畸形及口干症的发生 。
- 宋晖张凤河王凤英
- 关键词:腮腺浅叶切除术并发症腮腺肿瘤
- 生物活性玻璃修复颌骨骨腔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修复25例颌骨骨腔缺损。术后定期进行颌骨曲面断层X线检查和随访观察,发现骨缺损修复快,植入的生物活性玻璃与骨组织及软组织均融合良好,并具有止血作用。提示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性和生物相容性。
- 魏奉才张凤河徐欣王克涛
- 关键词:颌骨缺损生物活性玻璃
- 不同形状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骨植入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将两种不同形状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家兔颅骨缺损区,于术后第2、4,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规则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出现较多的异物巨细胞,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两种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都有活跃的骨组织生长,未见明显的骨组织生长障碍。
- 张凤河孟海峰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995年
-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张凤河,宋晖黄萍(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济南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2)八十年代初,Nyman等 ̄[1]阐述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tissueregeneration,简称GTR)技术。...
- 张凤河宋晖黄萍
-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生物材料骨缺损修复再生修复牙周韧带牙槽骨
- 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单纯应用倍骼生以及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 2 0例。术后定期进行颌骨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复合自体颗粒骨组较单纯倍骼生组骨缺损修复快。两组中倍骼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都有较好结合 ,这表明倍骼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 ,而复合自体颗粒骨可诱导骨组织形成 。
- 宋晖张凤河
- 关键词:齿槽突裂倍骼生骨修复
-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995年
-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张凤河综述(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济南250012)孙永清,孙涌泉审校(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济南250012)随着先天性和后天性畸形如外伤、炎症或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不断增多,研制理想的生物医学材料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成为医学...
- 张凤河
- 关键词:复合材羟基磷灰石纤维蛋白粘合剂红骨髓骨诱导性骨性结合
-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附加明胶复合体骨膜下植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将两种不同形状的颗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A)及附加明胶(G)的复合体植入家兔下颌骨颊侧骨膜下,分别于2、4及12周处死,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对12周标本进行骨形成的组织定量对比。结果显示,植入区稳定无移动,宿主骨与HA(HA+G)呈骨性结合,但HA组部分标本出现颗粒漏出。组织学发现各组植入区之间骨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体植入不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生物相容性好,新骨形成有膜内成骨及化生骨两种方式。明胶做为粘附剂,可有效控制HA颗粒移动,不妨碍骨形成。
- 张凤河孙涌泉孙永清王佩玉袁锡兰
- 关键词:磷灰石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