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α-三噻吩(α-T)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效果,与溴氰菊酯类药物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及对抗性品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WHO推荐的方法(幼虫浸渍法)测定α-T对白纹伊蚊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幼虫的LC50、LC95,α-T作用后抗性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平均化蛹时间及平均羽化时间。结果:α-T对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幼虫的LC50为9.09μg/L,敏感品系幼虫LC50为5.34μg/L;α-T与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为1.70,α-T与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溴氰菊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α-T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发育和羽化:实验组的累计化蛹率(73.41%),累计羽化率(55.17%)明显低于对照组(83.44%、85.48%),平均化蛹时间(5.52 d)、平均羽化时间(5.91 d)均较对照组(3.87 d3、.16 d)明显延长。结论:α-T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的蚊幼虫,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杀虫剂。
- 张玲敏张倩吕慧芳朱佩娴
- 关键词: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毒杀作用
- 血吸虫病小鼠肝脏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动态观察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感染组与正常组,于感染后第6、9、11、13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剖杀作病理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肝脏羟脯氨酸(Hy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在感染后第6、9周时明显升高(P<0.01),之后逐步回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PA含量先下降,后又升高,但在各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B在早期变化并不明显。HA、LN及肝脏HyP的含量,在感染后各个时期与正常组比都明显升高,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急性期时肝脏损伤较为严重,检测血清PA含量可以更敏感、及时、特异地反映肝脏的损伤及贮备状况,而HA、LN则可以反映血吸虫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 张倩张玲敏卢业成李凯杰范志刚
- 关键词:血吸虫肝功能
- 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成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模块管理方法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对照组(n=1285),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院内危重症转运患者为观察组(n=1794),分别应用传统管理方法转运和应用模块管理方法转运。比较两组护士安全转运管理措施执行准确率、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执行安全转运管理措施不准确138例,其中转运前准备45例、转运时监测32例、转运时交接28例、转运意外应急处理18例、转运后质控及上报1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转运过程发生意外310例,其中输液管道异常36例、仪器故障2例、引流管异常1例、气管插管异常1例、氧流量不符15例、病人病情加重或出现不适255例,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诊科院内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实行分模块管理,可提高转运安全管理质量,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曾凤兰王志良张倩
-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于感染后第4周末治疗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L-NAME),于第10周末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剖取肝脏。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测定血清NO、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感染组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血清中HA、LN、AST、ALT等指标显著升高,肝组织内Hyp含量也明显增加。与感染组相比:L-Arg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评分降低显著,低剂量组虽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L-Arg高、中剂量组血清LN、HA、AST、ALT的水平和肝组织Hyp的含量有所降低;低剂量组HA、LN、AST、ALT的水平虽然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Hyp水平降低明显;抑制剂组血清LN、HA、AST、ALT含量和肝组织Hyp的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NO的水平随着精氨酸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精氨酸抑制剂组NO的水平降低明显。结论NO能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和减轻肝纤维化所造成的损伤作用。
- 张玲敏李凯杰张倩范志刚李薇
- 关键词:一氧化氮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肝纤维化血吸虫病
- 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 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I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 范志刚张玲敏张倩贾琴李凯杰朱佩娴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L-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