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术后
  • 3篇胫骨
  • 3篇关节
  • 2篇止点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胫骨止点
  • 2篇胫骨止点骨折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疗效
  • 2篇螺钉
  • 2篇锚钉
  • 2篇可吸收
  • 2篇可吸收螺钉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带线
  • 1篇带线锚钉

机构

  • 14篇玉溪市人民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传林
  • 11篇陆景华
  • 9篇张锡光
  • 4篇王双能
  • 4篇杜绍良
  • 3篇滕兆伟
  • 3篇刘建平
  • 2篇吴玉怀
  • 1篇张毅
  • 1篇王福科
  • 1篇许丽芬
  • 1篇张开全
  • 1篇朱芸
  • 1篇张琛
  • 1篇孙添明
  • 1篇马丽梅

传媒

  • 3篇云南医药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子间重建并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2014年
目的探讨转子间重建并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8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板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股骨转子间重建并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评估以及髋关节康复情况。结果两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随访12~2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转子间重建并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股骨近端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也可以用于内固定失败的翻修,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张传林张锡光陆景华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一种应用统计分析数据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统计分析数据记录装置,包括记录板、背板、收纳槽、收纳框和转杆,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侧转动连接有收纳框,收纳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收纳框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
刘建平吴玉怀张传林马丽梅
文献传递
可吸收螺钉或缝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5例后交叉韧带胫骨结节止点撕脱性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或)锚钉固定修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骨折术后Ⅰ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膝关节后内侧切口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损伤小等优点;可吸收螺钉和(或)缝线锚钉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方法。
杜绍良张锡光陆景华王双能张传林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缝线锚钉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对比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6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R组)和LMWH组(L组),R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平均80.7岁;L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平均81.3岁;患者于术后第1~35天,R组给予利伐沙班10 mg qd口服,L组予LMWH每天4250 U皮下注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R组DVT发生率为6.25%,L组18.1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不增加其他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更加有效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陆景华张锡光滕兆伟张传林
关键词: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保留梨状肌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保留梨状肌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保留梨状肌组(47例)和未保留梨状肌组(50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肢体长度变化、术后1月、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保留梨状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肢体长度变化、术后1月HHS等方面均优于未保留梨状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梨状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有效控制双下肢不等长,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苗绍刚陆景华张传林张毅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
手指肌腱开放性离断伤门诊治疗漏诊15例分析
2009年
手指肌腱离断伤后,多数患者经过门诊治疗,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但也不乏漏诊病例。现对我科从199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5例漏诊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陆景华张锡光张传林张开全张琛
关键词:手指外伤
早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病人共45例,术后传统时间下床活动的病人38例,比较两组间患者输液天数、平均住院日以及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早下床组术后平均输液天数缩短了4.4d,平均住院日减少了3.09d,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具有可行性。
王双能张锡光陆景华张传林杜绍良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下床活动健康教育
腰椎骨折手术相关隐性失血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手术相关隐性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随访资料完整的126例行腰椎骨折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内固定联合减压患者81例,内固定联合减压并植骨患者45例。依术前术后平均红细胞压积变化计算出患者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 126例患者围手术期实际失血总量为(926.45±332.56)ml,明显多于显性失血量(524.38±212.4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隐性失血量为(402.07±112.23)ml。植骨组、无植骨组真实失血量均明显高于显性失血量,且植骨组隐性失血量多于无植骨组患者的量(P<0.05)。结论腰椎骨折手术相关隐性失血量失血量较大,应引起临床关注。
杜绍良张锡光滕兆伟陆景华张传林王双能
关键词:腰椎骨折隐性失血
MicroRNA调节骨质疏松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
张锡光滕兆伟朱芸刘建平孙添明张传林岳乔宁赵丽娟许丽芬李学
主要技术内容: (1)通过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的miR-542-3p可通过调控SFRP1,及其下游ALP,RUNX2和OCN的表达,进一步调控骨质疏松模型B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首次提出了miR-542-3...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信息学
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及骨不连
<正>~~
陆景华张锡光张传林杜绍良王双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