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经验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9例,其中胫前动脉缺损6例,缺损长度6.0~12.6 cm;胫前动脉长段闭塞3例,闭塞长度8.0~16.8 cm,骨缺损长度3.0~6.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15.0 cm×21.5 cm^20.0 cm×30.0 cm,创面严重污染。一期清创后VSD处理5~17 d,控制炎症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2.0 cm×23.0 cm^16.0 cm×38.0 cm,外固定支架并行固定双下肢。二期手术:于一期手术后8~12周取出骨水泥后行自体骨植骨,同时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9例预后良好,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1例,愈合时间13~20 d,骨折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个月,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 徐继胜 朱鑫 陈阳 李国盛 经亚威 丁丁 支振亚 赵志坚 陈坤峰 张传林关键词:桥式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3例胫骨外露创面的体会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的13例患者,清创后采用 VSD 处理7-18 d ,待胫骨创面清洁后取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胫骨外露,本组切取皮瓣面积为5.0 cm x4.0 cm -12.0 cmx9.0 cm。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小腿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结论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陈坤峰 赵志坚 徐继胜 张传林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自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移位的髋臼骨折63例(64髋),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分类,单骨折17髋,复合骨折47髋;并分别采用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3例(64髋),按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39髋,满意复位20髋,不满意复位5髋。按改良的Merled’s 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优32髋,良16髋,可6髋,差10髋。单骨折组和复合骨折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4.1%和68.1%(P<0.05);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7.2%和56.0%(P<0.01)。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损伤,骨关节炎,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伤口浅部感染。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骨折的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与疗效之间有重要关系。 南运东 刘如月 王耀锦 张传林 徐长科关键词: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骨折内固定术 应用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24例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2月至2013年1月,对24例足踝及小腿部组织缺损患者行组织瓣移植修复,其中,应用髂骨皮瓣修复小腿骨及皮肤缺损4例,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足及小腿皮肤缺损3例,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3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部皮肤缺损13例,腓骨瓣串联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合并骨缺损1例. 结果 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移植骨瓣于术后3~6个月有骨痂形成,创面无1例发生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个月~4年,随访效果满意,供区无功能受限. 结论 应用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赵志坚 陈坤峰 张传林关键词:组织瓣 下肢 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25cm×20cm.最小12cm×10cm。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陈坤峰 张传林 贺长清关键词:背阔肌 肌皮瓣 显微外科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报道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35例,跟骨外侧切口皮肤坏死骨钢板外露面积最大19 cm×14 cm,最小10 cm×9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0 cm×15 cm,最小11 cm×10 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静脉吻合.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近端相吻合.结果 术后35例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34例顺利成活,1例出现远端边缘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经2~6年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足部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皮瓣成活率高,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陈坤峰 张传林 贺长清关键词:跟骨 显微外科 静脉桥接肢体缺损动脉46例 被引量:2 2002年 张传林 徐长科 刘如月 陈坤峰 赵志坚 赵锐关键词:静脉桥接 四肢创伤 动脉缺损 T_(10)至L_(5)椎弓根-椎体终板外植骨轴线在椎体前柱压缩愈合骨折应用的解剖研究 2023年 目的应用T_(10)至L_(5)新鲜干燥椎体标本行椎弓根(管)至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植骨轴线的设计,用于压缩愈合椎体前柱终板外植骨。方法应用16具T_(10)至L_(5)新鲜干燥椎体标本的椎弓根及侧面椎体测量椎弓根(管)椎体轴线长度、椎弓根(管)内矢径、椎体矢径、椎弓根(管)椎体轴线位置(f角)。椎体前柱压缩程度分度方法:Ⅰ°为椎体前柱压缩1/4内,Ⅱ°为1/4~2/4,Ⅲ°为2/4~3/4,Ⅳ°为3/4以上。利用入端的Saillant描述的f角±(记录为f角±度数),使其出现角度线对应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变为植骨轴线,形成f角±出现角度线,角度线对应压缩骨折终板为植骨轴线。结果f角为8°~10°时,植骨轴线可对应于椎弓根(管)椎体轴线上终板侧的Ⅱ°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f角为16°~18°时,植骨轴线对应于Ⅰ°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f角为-10°~-8°时,植骨轴线对应于椎弓根(管)椎体轴线的下终板侧的Ⅲ°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f角为-18°~-16°时,植骨轴线对应于Ⅳ°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结论以设计的T_(10)至L_(5)椎弓根(管)至压缩愈合椎体终板外植骨轴线植骨,可满足粒骨植入并因椎弓根(管)周围皮质骨坚韧,术式安全、简易。 张舜 陈坤峰 郭旗 徐长科 黄久勤 张传林关键词:胸椎 椎弓根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进行治疗的32例指骨Pilon患者,把这些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样本,抽调患者的手术资料开展回顾研究,观察患者取得的手术成效。结果手术结束之后,本次抽取的患者其骨折情况均有所好转,部分患者在术后4个星期后开始拆除外固定架,骨折开始愈合,患者手指在固定期间,没有出现感染,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标准对患者的手指功能进行评定,优18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针对指骨Pilon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方法,可使骨折伤者的受伤关节得到修复,逐步恢复原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继胜 张传林关键词:闭合复位 外固定架 指骨 PILON骨折 纤维蛋白黏合剂联合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效果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纤维蛋白黏合剂(fibrin sealant, FS)+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对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FS+TXA组和TXA组各50例。2组均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FS+TXA组术中假体安装前后应用FS对手术创面进行喷涂处理,准备关闭手术切口时给予TXA 1 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TXA组仅应用TXA。比较2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记录术后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FS+TXA组手术时间[(80.98±6.54)min]与TXA组[(80.60±6.5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TXA组术后总失血量[(339.74±117.69)mL]、隐性失血量[(199.74±112.87)mL]较TXA组[(507.18±178.09)、(336.98±188.97)mL]少(P<0.05),显性失血量[(140.00±66.66)mL]、术后输血率(6%)与TXA组[(170.20±95.56)mL、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TXA组、TXA组血红蛋白水平[(102.00±15.65)、(92.13±12.39)g/L]、红细胞压积[(30.74±4.74)%、(27.69±3.25)%]低于术前[血红蛋白:(129.50±14.16)、(131.64±15.57)g/L;红细胞压积:(39.12±4.26)%、(39.78±4.20)%](P<0.05),且FS+TXA组高于TXA组(P<0.05);术后2组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应用FS和TXA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较单纯使用TXA止血效果好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郭旗 张传林 黄久勤 郑稼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纤维蛋白黏合剂 氨甲环酸 失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