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消防总队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球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肠球菌所致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临床分离标本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分离出万古霉素中介株7株,占总分离总数的4.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VRE).粪肠球菌中有17株同时为氨基糖甙类耐药株(HLAR),占粪肠球菌的16.0%;屎肠球菌中有48株同时为HLAR,占屎肠球菌的72.4 %.结论 应重视肠球菌引起感染,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肠球菌感染状况,有效地预防肠球菌所致感染.
- 张东霞
-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别记录每个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各项指标的阳性情况和AFP水平。结果在这些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分析中,HBV-M阳性80例(88.9%),,HBs Ag、HBe Ab和HBc Ab阳性(小三阳)44例(48.9%),HBs Ag、HBe Ag和HBc Ab阳性(大三阳)21例(23.3%)。而且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AFP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患者(P<0.01)。结论乙肝病毒是诱发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病因,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会导致AFP水平升高。
- 张东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血清甲胎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尿分析仪测定与沉渣镜检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法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尿分析仪法及尿沉渣镜检法分别对选取的1800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然后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的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白细胞:尿分析仪法阳性率为7.9%,镜检法为12.1%,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尿分析仪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尿分析仪法阳性率为12.7%,沉渣镜检法阳性率为9.8%,尿分析仪法阳性率高于沉渣镜检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尿分析仪与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应用中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张东霞
- 关键词:尿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法红细胞白细胞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样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检测的符合情况。方法尿样随机取自我院2009年6月~8月门诊和住院送验晨尿为检查标本1800份,采样后2h内完成进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并比较。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仪优点:可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液进行计数,作出定量报告,有助于血尿、尿路感染患者等的疗效监控;对尿内红细胞形态的鉴别,有助于临床了解泌尿系统出血部位;尿内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管型等仅能在4h内保持稳定如时间长会影响尿液检验质量,UF-100保证大批量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可靠性改善尿液检验质量,提供可靠信息。
- 张东霞
- 关键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免疫层析法(PCT-Q)、免疫散射比浊法对196例疑似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按照出院诊断将资料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阳性80例(86.02%),非感染组阳性2例(5.26%),两组比较有(P<0.001,χ2=75.15);病毒感染组PCT阳性1例(1.54%),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109.30)。细菌感染组CRP阳性27例(29.03%);非感染组CRP阳性4例(10.53%),两组比较,P=0.026<0.05(χ2=4.96),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阳性3例(4.61%),与细菌感染组比较,P<0.001(χ2=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临床早期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PCT水平,可判断疗效和预后。CRP对协助诊断儿童感染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与PCT组相比,其检出率和敏感度均低于PCT。
- 张东霞梅园丁秦东春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