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力

作品数:28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5篇地震
  • 5篇电离层
  • 5篇有限元
  • 5篇VLF
  • 4篇断层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数值模拟研究
  • 4篇强震
  • 4篇库仑破裂应力
  • 4篇值模拟
  • 3篇地震发生
  • 3篇动力学背景
  • 3篇断裂带
  • 3篇有限差分
  • 3篇灾情
  • 3篇人工源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
  • 3篇龙门山断裂
  • 3篇龙门山断裂带

机构

  • 28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陕西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28篇廖力
  • 9篇杨建思
  • 8篇李平恩
  • 7篇赵庶凡
  • 6篇张东宁
  • 5篇张学民
  • 4篇刘盼
  • 3篇郑钰
  • 3篇姜旭东
  • 3篇徐志强
  • 3篇田宝峰
  • 2篇余永光
  • 2篇郭军
  • 2篇刘明星
  • 2篇王胜利
  • 2篇刘莎
  • 2篇韩炜
  • 2篇卜淑彦
  • 2篇吴忠良
  • 2篇李晓宇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失稳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考虑断层的软化特性,建立垂直于龙门山断裂带并包含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在内的汶川地震不稳定性地震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描述整个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状态和过程的平衡路径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汶川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过程,讨论了断层倾角和断层材料参数对地震失稳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只存在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和不稳定的地震失稳2种状态.断层倾角、初始内摩擦系数、初始黏聚力和强度曲线形状参数的增加会导致系统趋向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状态.而强度曲线胖度参数的增加有助于系统进入稳定的断层缓慢无震滑动状态.地震失稳前,在平衡路径曲线的应力峰值点和失稳点之间,断层错动加速,应变能开始释放并且应力开始减小,是失稳的前兆.最后在失稳点发生应力突跳,地震发生,其间伴随应变能的急剧释放、应力降和断层突然错动.无论是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还是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系统重新进入应力和应变能增加状态后,应力和应变能的增速由远场加载速度、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和围岩材料属性决定,与断层软化特性参数无关.
李平恩廖力廖力
关键词:汶川地震有限元
哨声波传播参数自动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程序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哨声波传播参数自动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程序产品,首先获取张衡卫星采集到的电磁场数据;电磁场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再利用训练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训练得到闪电哨声波检测模型,将测试数据...
王桥袁静廖力赵庶凡申旭辉
一种灾情获取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快速获取灾情的灾情获取系统,包括航拍装置、图像分析装置和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向航拍装置发出控制信息;所述航拍装置根据从遥控装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采集地面的灾情图像,并将采集的...
徐志强刘明星杨建思王胜利姜旭东郭军吴忠良王军田宝峰梁建宏郑钰余永光廖力李晓宇刘莎张东宁韩炜卜淑彦
文献传递
VLF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3~30 kHz的甚低频(Very-Low-ITcquency,VLF)电磁波对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闪电和地面VLF通信台等VLF波主要辐射源产生的VLF波能够渗透进入电离层,并以哨声波模式继续传播至磁层与高能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从VLF电磁波渗透电离层传播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模型验证以及模型在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对VLF波渗透进电离层之后的传播计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初步展望.
廖力赵庶凡张学民
关键词:计算方法
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应力演化与周缘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以巴颜喀拉块体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带的划分结果,引入深部三维速度结构,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青藏高原地区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测量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自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从库仑破裂应力角度研究了应力演化与强震的关系、强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构造加载对强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的发生可能与震源区总应力的增加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增加,表明汶川地震对2013年芦山地震有促进作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对发生在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有延迟作用.
李平恩廖力奉建州刘盼
关键词:库仑破裂应力有限元
太原盆地应力场演化与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太原盆地内尽管没有强震发生,小震却异常活跃,而研究太原盆地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工作比较少.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综合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地形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引入深部速度结构,建立包含太原盆地在内的山西地区三维粘弹性模型.以GPS观测值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测量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依次模拟了自公元512年以来太原盆地6级以上和山西地震带7级以上历史强震序列.计算结果显示,太原盆地内的3次6级以上历史地震均落在应力场增加值大于0.01MPa的区域,盆地近年来小震空间分布与现今应力增加值大于0.01MPa的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山西地震带内历史强震序列和长期构造加载对太原盆地内3次历史强震均有促进作用,太原盆地的地震活动性明显受区域当前应力水平的控制.
李平恩廖力刘盼
关键词:太原盆地应力场演化地震活动性数值模拟
2010年玉树7.3级地震前阿尔法导航信号场强异常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俄罗斯三个阿尔法发射站与中国两个接收站雅安和通海之间形成的6条链路,获取阿尔法导航信号监测仪的场强数据,针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3级地震开展了震例分析研究。发现玉树地震前3天4月10日10:30左右,主台—雅安链路和主台—通海链路f1频率的场强都出现了显著的负异常,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同时两组异常序列呈现较高相关性,分析认为异常可能来源于同一个低电离层扰动。通过对当日所有链路的数据与背景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东、西副台与雅安、通海链路的f1频率场强均无异常变化,进一步表明这次低电离层扰动在主台-雅安和主台-通海2条链路的有效探测范围中。此外,f2频率和f3频率在全部6条观测链路上均无明显异常,说明低电离层扰动区在f2和f3频率的有效探测范围之外。这些结果的综合分析为扰动源方位判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未来分析阿尔法监测数据提取地震异常的一种有效方法。
赵庶凡张学民廖力钱庚
关键词:地震前兆
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应力演化及鲁甸地震自发破裂模拟研究
2019年
巴颜喀拉块体活动导致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组7级以上地震序列,未来几年该块体仍是发生7级地震的主体地区。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从走滑运动向逆冲运动转换的构造动力学性质使得活动块体两个相邻边界带存在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研究表明近期逐渐加速的块体东边界强震序列是北边界强震活动的响应,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同样以左旋走滑的方式向东边界挤压,但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地震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强震大都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断裂带,东边界强震序列呈现加速状态;二是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在1973年炉霍7.6级地震后,已有40多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鲜有6.5级以上强震,在此次地震序列中表现出一种大震缺失的状态。因此,巴颜喀拉块体东南缘主要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和研究。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及震后粘弹性松弛在解释余震序列分布,分析强震序列相互作用关系及未来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研究者利用弹性位错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对龙门山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估计。一些研究者分别计算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后周边断层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以及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引起的同震和震后粘弹性松弛应力场变化,得到了汶川地震可能有效地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的结论。在应力演化过程中,震间构造应力加载对强震危险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目前比较流行的计算这部分应力积累的做法是采用"负位错"的理论进行计算,这一方法虽然简洁,但假设了断层是完全闭锁的,可能会造成一定误差。本文拟以巴颜喀拉块体区域构造活动作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边界约束,综合研究区域介质速度、密度结构最新反演结果计�
廖力
关键词:地震发生率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该次地震余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其中超过5.0级的强余震就有4次,具有不同于以往6.0级地震的独特特征.余震活动与震后区域应力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考虑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地表起伏和深部反演结果,建立长宁地区岩石圈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重建基本符合研究区GPS观测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测量结果的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进而依次模拟了长宁6.0级地震和5.0级以上强余震序列.通过计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分布,以及主震和5.0级强余震序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区域内非构造加载因素有关,余震活动明显受震后区域应力变化的控制.长宁地震后,于滩-长宁背斜在10 km深度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减小;而在3 km深度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增加,应力水平仍然较高.
李平恩廖力廖力
关键词:余震活动库仑破裂应力地球物理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自发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的东昆仑断裂带发生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现场考察和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破裂过程非常复杂的走滑地震事件.研究这次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对于认识大陆型特大地震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动力学破裂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能反映这次地震主要特征的三维非平面断层模型,并以地质考察、以及根据GPS和InSAR观测数据、远场地震记录得到的反演结果为约束,通过数值模拟重现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背景应力场、断层几何、摩擦系数对断层面滑移量分布、震源时间函数、破裂传播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发展成为具有超长破裂尺度的大型地震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沿东向的顺时针旋转特征和断层面较低的动摩擦系数.并且沿昆仑山口西地震断层面的动摩擦系数可能是非均匀的,由此产生了沿断层走向复杂变化的应力降,从而导致超剪切破裂的发生,并控制了断层面滑移量分布.
奉建州廖力李平恩李平恩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