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昉成
- 作品数:64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单克隆抗体在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检定中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利用单克隆抗体代替常规的人、猴免疫血清进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方法 选择适宜的单克隆抗体浓度与甲肝病毒进行中和试验 ,观察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 ;利用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 ,进行外源因子检查 ,并应用于鉴别试验。结果 此单克隆抗体可中和 10 5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 (CCID50 )甲肝病毒 ,比人、猴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高约 10 0倍 ;将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后进行血吸附及非血吸附外源因子检查 ,结果均为阴性 ;此单克隆抗体还可用于毒种鉴别试验。结论 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可代替人、猴免疫血清应用于毒种的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
- 钱汶陈悦青黄海鹰汪媛姜立民庄昉成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甲型肝炎
- 甲型肝炎病毒经人源二倍体细胞连续传代后的遗传特征
- 目的:通过将甲肝病毒野毒株H2/w在人源二倍体细胞连续传代,并测定其特定区段的基因序列,了解甲肝病毒的遗传变异特征.
方法:将甲肝病毒野毒H2/w适应到人源二倍体细胞KMB17并在其上连续传代25代,选取其中第...
- 唐彩华毛江森柴少爱庄昉成钱汶
- 关键词:甲肝病毒细胞培养RT-PCR甲型肝炎连续传代
- 文献传递
- 中国控制甲型肝炎之前景被引量:12
- 2004年
- 展望中国控制甲型肝炎 (甲肝 )之前景 ,考虑与甲肝流行相关的几个问题 :甲肝病毒 (HAV)的致病特点 ;HAV经粪 口途径传播及人群抗体水平状况。控制甲肝流行的有利因素 :HAV的基因结构稳定 ;绝大多数人HAV可归于Ⅰ型 ,株间核苷酸差异 <15 % ,且HAV只有 1个血清型 ,中和抗体可以中和不同基因型的HAV ;中国控制甲肝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10余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理论上甲肝是一种可用疫苗消灭的疾病 ,中国应为此做出贡献。
- 庄昉成毛江森
-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减毒活疫苗
- 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HPV16 L2E6E7)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用于疫苗发酵过程中的重组蛋白表达的监控。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兔抗HPV16 L2E6E7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商品化小鼠抗HPV16 E7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PV16 L2E6E7抗原参考品,建立抗原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及检测限,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建立了检测HPV16 L2E6E7抗原含量的夹心ELISA方法,抗原参考品系列浓度在19.53~1 250 ng·m L-1内有很好的线性(R2〉0.99)和回收率(90%~110%);特异性好,不受发酵液中宿主菌蛋白的干扰。结论建立了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重组抗原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该疫苗的发酵工艺的质控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 李剑波潘海桦姜云水吴洁陈刚高孟金素凤吴小红包佳源陈科达庄昉成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重组蛋白抗体
- 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HPV-18在宫颈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HPV预防性疫苗已成功上市,但其费用较高,且不能治疗已感染的患者及相关的损伤。多种靶向E6/E7抗原的HPV治疗性疫苗已进入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试验,包括活载体疫苗,多肽、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及细胞疫苗。此文就HPV治疗性活载体疫苗进行了综述。
- 吴小红陈科达吴洁庄昉成
- 关键词:宫颈癌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在宫颈癌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胞外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趋化因子CXCL12等相关受体及肿瘤信号调控通路作用引起持续的炎症反应,并最终促进肿瘤发生。在宫颈癌患者中,HMGB1的表达水平随宫颈癌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HMGB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应用RNA干扰技术可以抑制HMGB1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分化,这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 陈刚庄昉成
- 关键词:宫颈肿瘤炎症抗肿瘤药
- 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疫苗综合疗法的研究现状与临床潜力
- 2011年
- 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一直处于非常热门的地位,不少研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除了肿瘤细胞逃逸免疫机制外,HPV本身也有其特殊的逃逸机制,因此单一有效的治疗性疫苗研发有其一定的难度。从研究趋势上看,HPV治疗性疫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综合性治疗或许成为有效的最新的研究热点而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潜力。此文就目前的联合HPV治疗性疫苗的综合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展望了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 陈科达吴小红庄昉成
- 关键词:疫苗人乳头状瘤病毒
- 治疗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疫苗动物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发展能有效治疗重度HPV感染和宫颈癌术后免疫治疗的新型疫苗己成为使用生物技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组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其目标是研制用于HPV16病毒持续感染和宫颈...
- 庄昉成陈刚姜云水吴洁高孟李剑波陈科达陈悦青毛江森金素凤毛子安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动物免疫
- 文献传递
-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成品检定方法的优化
- 2006年
- 目的对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成品检定中关键性项目的检定方法进行优化。方法(1)感染性滴度检测:建立微量免疫荧光法,并与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比较;(2)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检测:比较反向间接血凝法、酶联免疫法的重复性、精确性;(3)水分含量测定:建立助溶剂加入法,并比较助溶剂加入前后冻干疫苗水分含量检测结果。结果(1)微量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与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相仿(P>0.05),重复性佳,可提前1周左右出结果;可用Leica Qwin荧光定量分析系统标定化判断结果。(2)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结果不稳定,2批疫苗5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39.12%,34.23%;酶联免疫法的重复性,精确性均较佳(CV)为2.12%,2.82%,回收率为101.73%。(3)助溶剂加入前后2批疫苗5次测定结果的CV分别由8.32%,9.03%降为1.85%,1.82%。结论微量免疫荧光法有望代替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用于疫苗滴度检测;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测定中酶联免疫法优于反向间接血凝法;加入助溶剂有利于提高疫苗水分含量检测的重复性。
- 钱汶陈军金巧军张轶侠陈悦青夏华良庄昉成邵健忠
- 关键词:感染性滴度水分含量
- HPV16型L2N120E7E6融合蛋白、基因、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2N120E7E6重组蛋白的密码子优化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9a,优化基因获得高效表达,表达水平占全菌的50%,表达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小鼠,实验结果表明该蛋...
- 田厚文赵莉毛子安庄昉成任皎高见冯靖庞正姜云水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