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素芳
-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量蛋白尿患者肾脏足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及细胞微丝骨架蛋白的免疫电镜研究
- 目的在表现大量蛋白尿的肾小球疾病,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肾小球微小病变(MCD),均可见足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伴有足细胞内微丝骨架的表达异常。但两种疾病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却明显不同,提示足细胞损...
- 师素芳王素霞章友康赵明辉邹万忠
- 文献传递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与正常人群体液状况的比较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比较并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及血液透析 (HD)患者的体液状况。方法 通过无创性方法 (Xitron 42 0 0生物电阻抗分析仪 )分别测定 45例CAPD患者、44例HD患者和 46例正常人的细胞外液 (ECW )、细胞内液 (ICW )和总体液量 (TBW ) ,用标准体重 (身高 -10 5 )进行标准化后比较。结果 CAPD组标准化细胞外液 (nECW )比HD透析前、HD透析后及对照组均高。HD透析前组nECW比对照组高 ,但透析后组与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D透析前与透析后组的标准化细胞内液 (nICW )没有显著变化 ,但是与CAPD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CAP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在体液分布 (ECW /TBW )上 ,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APD组与HD组患者间干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CAPD组患者体重与干体重之差为 ( 2 .6± 2 .4)kg ,与HD透析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而与HD透析后组 [( 0 .3± 2 .5 )kg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比血液透析患者更严重的容量超负荷。
- 赵黎佳师素芳王梅杜凤和汪涛
-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 IgA肾病病理分型的验证与再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IgA肾病的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一直以来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病理分型。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的制定过程非常严谨和科学,自2009年发表至今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国家对该分型进行了验证,但由于入选病例临床表现不同、随访过程中治疗方法不同、种族的差异,以及多为小样本、少终点事件的回顾性研究,因此导致目前验证研究的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最新的研究通过对目前已有的12项验证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发现系膜细胞增生病变、节段性硬化或粘连病变及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病变是影响IgA肾病肾脏预后的独立病理指标,内皮细胞增生病变不是影响肾脏预后的病理指标。IgA肾病病理分型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证实。
- 师素芳张宏
- 关键词:IGA肾病
- 他克莫司降低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尿蛋白的非免疫学机制
- 张庆娴朱厉师素芳刘立军吕继成张宏王海燕
- IgA肾病的血管病变被引量:11
- 2019年
- IgA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呈现多样性。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联合牛津分型MEST-C评分系统是预测IgAN预后的经典和可靠因素。实际上血管病变在IgAN病理中极为普遍,然而牛津分型中尚未包含血管损害。IgAN的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玻璃样变、管腔狭窄、内膜纤维化的小动脉病变以及微血管病(MA),两者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各不相同并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IgAN队列研究和国内外IgAN血管损害的研究,从发病率、疾病预后和发病机制方面分别综述,重点关注近年来微血管损害对临床高血压、肾脏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微血管损害可能的补体参与机制。IgAN的血管研究将为IgAN的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 侯婉音蔡青青师素芳王素霞吕继成张宏
- 关键词:预后血管损害
- 一个新月体型IgA肾病预后的简单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 杨仪赫师素芳吕继成刘立军陈旻崔昭陈育青赵明辉张宏
- 新型IgA肾病病理分型解读被引量:7
- 2010年
- IgA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近15年来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显示IgA肾病占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8.2%。病理学检查(免疫病理)是IgA肾病的确诊手段,近年来更认识到病理表现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和提示作用。
- 师素芳张宏邹万忠王海燕
- 关键词:IGA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学检查病理资料
- 新月体IgA肾病与新月体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IgAN)与新月体过敏性紫癜。肾炎(新月体HSPN)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活检确诊(新月体形成率≥50%)为新月体IgAN和新月体HSPN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全因死亡。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两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其预后预测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149例患者,包括127例新月体IgAN和22例新月体HSPN,平均年龄36岁,男性为主(61.7%),发病时24h尿蛋白量为4.4(2.8,6.9)g,血肌酐294(152,615)μmol/L。新月体IgAN和HSPN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上新月体IgAN患者硬化小球比例和新月体比例与HSPN患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3%比7.7%,63.6%比69.9%,均P〉0.05)。共有113例患者(75.8%)进入随访队列,包括97例新月体IgAN和16例新月体HSPN,两组患者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血浆置换的应用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77)。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6—189个月),共有62例(54.9%)达到ESRD或死亡,两组患者的预后在校正基线肾功能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65)。多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是血肌酐水平(职=1.002,95%CI:1.001—1.003,P〈0.001)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水平〉50%(HR=2.986,95%CI:1.046~8.530,P=0.041)。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以血肌酐为因变量的预后模型:P=exp(-3.166+0.655xScr)/[1+exp(-3.166+0.655xScr)1,该预后模型为独特“S”型曲线;当血肌酐≥570μmol/L时患者进入不可逆阶段,很难脱离透析;而加入血浆置换治疗后,不可逆点从570μmol/L升至725μmol/L,�
- 蔡青青解新芳李晓萍杨仪赫师素芳刘立军陈育青吕继成张宏
- 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病变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组织来源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病变(glomerular epithelial proliferative lesion, GEPL)的临床意义及其组织学来源。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本研究所接受治疗的特发性FSGS患者共74例,按照是否存在GEPL病变分为两组:GEPL组31例,非GEPL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活动性及慢性化病理改变进行半定量评估,并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随访。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小球增生上皮细胞的细胞表型表达情况。结果与非GEPL组相比,GEPL组的病程显著较短(P〈0.05);肾病综合征(NS)患者比例显著较高(P〈0.05);节段性硬化的肾小球比例显著较高(P〈0.05);病理活动性评分显著较高(P〈0.05);慢性化评分显著较低(P〈0.05)。29例随访患者中,GEPL组(16例)的肾脏存活率明显降低(P=0.049)。COX回归分析发现GEPL和Scr水平是导致肾衰竭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4和1.00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小球增生上皮细胞WT-1及Pcx表达缺失;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Pax-2和CK-8表达阳性。结论特发性FSGS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病变是急性期、活动性病变的病理表现,也可能为临床病情较重和肾脏存活预后不良的病理学指征。增生的肾小球上皮细胞缺乏足细胞表型,说明可能源于壁层上皮细胞,但不排除损伤的足细胞去分化、增生并表达壁层上皮细胞标记的可能。
- 师素芳王素霞章友康刘刚邹万忠
- 关键词:上皮细胞足细胞
- 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AT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IgAN随访队列中合并ATIN患者74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1比例选择IgAN不合并ATIN患者74例。分层抽样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及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E)、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球囊粘连(S)、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细胞/细胞纤维新月体(C)。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预后。终点事件采用复合终点,包括终末期肾病(ESRD)、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和eGFR下降>30%。Kaplan-Meier法计算并比较肾脏生存率,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肾脏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IgAN合并ATIN与不合并ATIN相比,肾活检时血肌酐显著升高[(185.6±83.2)μmol/L比(146.3±69.2)μmol/L,P=0.010],急性肾脏病(AKD)发生率更高(31.1%比5.4%,P<0.001),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比例显著增多(86.5%比58.1%,P<0.001)。随访1年内IgAN合并ATIN组平均eGFR明显上升[(39.7±14.6)ml·min^-1·(1.73m^2)^-1比(47.2±19.9)ml·min^-1·(1.73m^2)-1,P=0.017],而不合并ATIN组无明显变化[(60.0±30.5)ml·min^-1·(1.73m^2)^-1比(59.0±31.7)ml·min^-1·(1.73m^2)^-1,P=0.567]。IgAN合并ATIN组中位随访时间23.0个月,IgAN不合并ATIN组中位随访时间30.0个月,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内肾脏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ATIN不是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IgAN合并ATIN存在AKD的患者肾脏生存率比非AKD的患者高(Log-rank检验,χ^2=5.293,P=0.02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存在AKD的患者出现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下降79.2%(HR=0.208,95%CI:0.046~0.939,P=0.041)。结论IgAN中存在合并了ATIN这一特殊病理表型的一组患者,IgAN合并ATIN且临床存在AKD患者肾脏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较非AKD下降79.2%。
- 王丽莉师素芳刘立军吕继成王素霞邹万忠张宏
- 关键词:肾脏病理